小型中空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213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包括内、外模板,锁模气缸,双导杆及牵引板,锁模气缸设在牵引板和内模板之间,气缸轴端部铰接拉臂,拉臂与曲柄铰接,曲柄两端铰接连杆,连杆与固定在内外模板上的铰链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同步调整操作方便,合模平稳,提高了制塑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中空成型机的合模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通常中空成形机的合模装置为液压直压式,即通过液压油缸一端直接与内模板固定连接,而外模板则通过齿轮、齿条和与牵引板固接的导杆带动,保证内模板和外模板同步相向运动,这种合模装置制造成本高,并且操作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的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包括外模板,内模板、双导杆和牵引板,双导杆滑动配合穿伸于内模板的上、下套筒,并且导杆一端固接外模板,导杆另一端固接牵引板,在内模板、外模板和牵引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滚轮,滚轮与导轨配合,导轨固定在模板导轨架上,其特征在于:在内模板和牵引板之间设有锁模气缸,气缸轴的上端与拉臂的一端铰接,在内模板与气缸之间设有曲柄支架,曲柄支架上端设有曲柄,曲柄一端与前连杆的后端铰接,前连杆的前端与固定在内模板上的铰链座铰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拉臂的另一端和后连杆的一端铰接,后连杆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板上的铰链座铰接。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开模状态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合模状态结构原理图。本技术包括外模板11,内模板9,双导杆10、15和牵引板13,双导杆10、15滑动配合穿伸于内模板的上下套筒,并且导杆10、15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牵引板及外模板11固紧,在外模板11、内模板9和牵引板13的下端分别设有滚轮8,滚轮8与导轨配合,导轨固定在模板导轨支架7上,在内模板9和牵引板13之间设有锁模气缸6,气缸轴的端部-->与拉臂12一端铰接,在内模板9与气缸6之间设有曲柄支架1,曲柄支架1上部设有曲柄3,曲柄3一端与前连杆4一端铰接,前连杆4另一端与固接在内模板9上的铰链座5铰接,曲柄3另一端与后连杆14一端和拉臂12另一端铰接,后连杆14另一端与固接在牵引板13上的铰链座2铰接。由图1所示,气缸轴收缩时,拉臂12拉动曲柄3逆时针转动,推动前连杆4和后连杆14向两侧运动,使得内模板9和外模板同步相向运动,从而实现合模。由图2所示,气缸轴伸张时,拉臂推动曲柄3顺时针旋转,使前连杆4和后边杆14推动牵引板13和内模板同步相向运动,则内、外模板9、11相背运动从而实现开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包括外模板(11)、内模板(9)、双导杆(10、15)和牵引板(13),导杆(10、15)滑动配合穿伸于内模板(9)的上、下套筒,并且导杆(10、15)一端固接外模板(11),导杆(10、15)另一端固接牵引板(13),在内模板(9)、外模板(11)和牵引板(13)的下端分别设有滚轮(8),滚轮(8)与导轨配合,导轨固定在模板导轨架(7)上,其特征在于:在内模板(9)和牵引板(13)之间设有锁模气缸(6),气缸轴的端部与拉臂(12)一端铰接,在内模板(9)与气缸(6)之间设有曲柄支架(1),曲柄支架(1)上端设有曲柄(3),曲柄(3)一端与前连杆(4)的后端铰接,前连杆(4)前端与固定在内模板(9)上的铰链座(5)铰接,曲柄(3)另一端与拉臂(12)的另一端和后连杆(14)的一端铰接,后连杆(14)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板(13)上的铰链座(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小型中空成型机合模装置,包括外模板(11)、内模板(9)、双导杆(10、15)和牵引板(13),导杆(10、15)滑动配合穿伸于内模板(9)的上、下套筒,并且导杆(10、15)一端固接外模板(11),导杆(10、15)另一端固接牵引板(13),在内模板(9)、外模板(11)和牵引板(13)的下端分别设有滚轮(8),滚轮(8)与导轨配合,导轨固定在模板导轨架(7)上,其特征在于:在内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国孙继昌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鲁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