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564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其包括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包括上中间基板、两个上平直连接部及两个上弧形连接部,下连接块包括下中间基板、两个下平直连接部及两个下弧形连接部,各上、下平直连接部及各上、下弧形连接部分别开设有螺装固定孔,上中间基板与下中间基板通过螺丝固定。上、下连接块分别与相应侧的钢型材连接,上、下连接块分别通过螺装固定孔固定相应侧的钢型材;上、下平直连接部用于配合固定方形钢型材,上、下弧形连接部用于配合固定圆形钢型材。故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两钢型材之间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高、抗冲击韧性高,且能够适用于方形钢型材以及圆形钢型材连接,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necting piece of combined ste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connecting piece of stee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upper connecting block includes an intermediate substrate, two on the flat connecting part and two arc-shaped connecting part, a lower connecting block comprises an intermediate substrate, the two connecting part and two straight down an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lat upper and lower arc connecting part provided with screw fixing holes on the intermediate substrate and the intermediate substrate fixed by screws.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steel section connection, steel profiles of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block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screw fixing hole is fixed at the corresponding side; the upper and lower flat connecting part is used with fixed square steel sections, an upper and a lower connecting part is used with fixed round steel profil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conne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steel profil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onnection strength and high impact toughness,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square steel section bar and the circular steel section bar connection, and has strong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的钢结构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一些相互对接形式的连接机构,并利用钢板或焊接形式闭合;然而,对于大跨度的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以及超高层建筑而言,传统的连接形式不能适应地震等剧烈晃动灯灾害对钢结构连接部分的冲击,连接质量很难保证,其主要原因在于:焊接连接的冲击韧性低,应力集中突出且焊接质量不易保障;且轧制钢板连接件形状单一,连接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该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地保证两钢型材之间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高、抗冲击韧性高,且能够适用于方形钢型材以及圆形钢型材连接,适用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包括有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上中间基板,上中间基板上表面的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平直连接部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弧形连接部,各上平直连接部和各上弧形连接部分别占上中间基板上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上平直连接部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上弧形连接部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下连接块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下中间基板,下中间基板下表面的边缘部朝下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平直连接部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弧形连接部,各下平直连接部和各下弧形连接部分别占下中间基板下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下平直连接部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下弧形连接部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各上平直连接部、各下平直连接部、各上弧形连接部以及各下弧形连接部分别开设有螺装固定孔,上中间基板与下中间基板通过螺丝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其包括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包括上中间基板、两个上平直连接部及两个上弧形连接部,下连接块包括下中间基板、两个下平直连接部及两个下弧形连接部,各上平直连接部、各下平直连接部、各上弧形连接部以及各下弧形连接部分别开设有螺装固定孔,上中间基板与下中间基板通过螺丝固定。上连接块及下连接块分别与相应侧的钢型材连接,上连接块及下连接块分别通过螺装固定孔固定相应侧的钢型材;上平直连接部和下平直连接部用于配合固定相应的方形钢型材,上弧形连接部和下弧形连接部用于配合固定相应的圆形钢型材。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两钢型材之间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高、抗冲击韧性高,且能够适用于方形钢型材以及圆形钢型材连接,适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I—上连接块11—上中间基板12—上平直连接部 13—上弧形连接部2—下连接块21—下中间基板22—下平直连接部 23—下弧形连接部3——螺装固定孔4——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包括有上连接块I和下连接块2,上连接块I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上中间基板11,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平直连接部 12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弧形连接部13,各上平直连接部12和各上弧形连接部13分别占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上平直连接部12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上弧形连接部13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下连接块2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下中间基板21,下中间基板21下表面的边缘部朝下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平直连接部22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弧形连接部23,各下平直连接部22和各下弧形连接部23分别占下中间基板21下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下平直连接部22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下弧形连接部23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各上平直连接部12、各下平直连接部22、各上弧形连接部13以及各下弧形连接部23分别开设有螺装固定孔3,上中间基板11与下中间基板21通过螺丝4固定。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上连接块I和下连接块2分别与相应侧的钢型材连接,具体的:上连接块I通过相应的上平直连接部12或者上弧形连接部13与相应侧的钢型材连接,下连接块2通过相应的下平直连接部22或者下弧形连接部23与相应侧的钢型材连接;其中,上平直连接部12、上弧形连接部13、下平直连接部22或者下弧形连接部23分别通过相应的螺装固定孔3固定相应侧的钢型材。需进一步解释,上平直连接部12和下平直连接部22用于配合固定相应的方形钢型材,上弧形连接部13和下弧形连接部23用于配合固定相应的圆形钢型材;故而,本技术可以通过上平直连接部12与下平直连接部22配合实现两根方形钢型材连接,也可以通过上弧形连接部13与下弧形连接部23配合实现两根圆形钢型材连接,还可以通过上平直连接部12与下弧形连接部23配合或者上弧形连接部13与下平直连接部22配合实现一根方形钢型材与一根圆形钢型材连接。需进一步指出,本技术的上中间基板11、上平直连接部12以及上弧形连接部13为一体式结构,下中间基板21、下平直连接部22以及下弧形连接部23也为一体式结构,且上中间基板11和下中间基板21通过螺丝4紧固连接,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本技术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及抗冲击韧性。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两钢型材之间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高、抗冲击韧性高,且能够适用于方形钢型材以及圆形钢型材连接,适用性强。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连接块(1)和下连接块(2),上连接块(1)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上中间基板(11),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平直连接部(12)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弧形连接部(13),各上平直连接部(12)和各上弧形连接部(13)分别占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上平直连接部(12)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上弧形连接部(13)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下连接块(2)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下中间基板(21),下中间基板(21)下表面的边缘部朝下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平直连接部(22)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下弧形连接部(23),各下平直连接部(22)和各下弧形连接部(23)分别占下中间基板(21)下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下平直连接部(22)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下弧形连接部(23)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各上平直连接部(12)、各下平直连接部(22)、各上弧形连接部(13)以及各下弧形连接部(23)分别开设有螺装固定孔(3),上中间基板(11)与下中间基板(21)通过螺丝(4)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钢结构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连接块(I)和下连接块(2),上连接块(I)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上中间基板(11),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平直连接部(12)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上弧形连接部(13),各上平直连接部(12)和各上弧形连接部(13)分别占上中间基板(11)上表面的边缘部的六分之一圆弧段,两个上平直连接部(12)的对称平面与两个上弧形连接部(13)的对称平面呈“十”字形交叉;下连接块(2)包括有呈圆形状的下中间基板(21),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