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283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搅拌式反应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可以自动化控制反应釜的加工状态,及时有效地对反应釜内的加工状态变化做出反馈;还包括控制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第二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釜体内壁的底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和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均设置在釜体的内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釜体内部空腔的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与控制器相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搅拌式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搅拌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反应釜是一种内部具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常在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釜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和动力单元,搅拌桨通过搅拌轴与动力单元传动相连;然而,现有的反应釜,存在控制方式单一、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同时也难以对反应釜内的物料加工状态变化做出及时的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化控制反应釜的加工状态,及时有效地对反应釜内的加工状态变化做出反馈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本技术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以及套装在所述内轴外侧的外轴,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外轴上,所述第二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内轴的底端,所述内轴和外轴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传动相连、并且所述内轴和外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均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空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内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外轴的顶部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电动机以及设置在电动机输出端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还包括控制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包括内轴以及套装在内轴外侧的外轴,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第一搅拌桨固定在外轴上,第二搅拌桨固定在内轴的底端,内轴和外轴与第一动力单元传动相连、并且内轴和外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釜体内壁的底部,并且第二搅拌装置与第二动力单元相连,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和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均设置在釜体的内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釜体内部空腔的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与控制器相连;这样,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反向转动,可以有效地混合釜体内的物料,但是在离心力的作用,釜体内部中心位置的物料密度与外围的密度难免会不一致,而第二搅拌装置就可以起到进一步均匀混合的作用;另外,釜体内不同位置的物料温度也有可能不一样,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下,控制器可以有效判断并控制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开闭状态和转速,第一搅拌装置控制物料围绕轴向的运动,第二搅拌装置控制物料轴向的运动;这样,在控制器和各种传感器的监控下,可以自动化控制反应釜的加工状态,及时有效地对反应釜内的加工状态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包括釜体I和搅拌机构,还包括控制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包括内轴2以及套装在内轴外侧的外轴3,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4和第二搅拌桨5,第一搅拌桨4固定在外轴3上,第二搅拌桨5固定在内轴2的底端,内轴2和外轴3与第一动力单元传动相连、并且内轴2和外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搅拌装置6垂直设置在釜体I内壁的底部,并且第二搅拌装置6与第二动力单元7相连,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液位计10和控制器11,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液位计10均设置在釜体I的内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釜体I内部空腔的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液位计10、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7与控制器11相连;这样,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反向转动,可以有效地混合釜体内的物料,但是在离心力的作用,釜体内部中心位置的物料密度与外围的密度难免会不一致,而第二搅拌装置就可以起到进一步均匀混合的作用;另外,釜体内不同位置的物料温度也有可能不一样,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下,控制器可以有效判断并控制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开闭状态和转速,第一搅拌装置控制物料围绕轴向的运动,第二搅拌装置控制物料轴向的运动;这样,在控制器和各种传感器的监控下,可以自动化控制反应釜的加工状态,及时有效地对反应釜内的加工状态变化。本技术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内轴2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齿轮12,外轴3的顶部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13,第一动力单兀包括电动机14以及设置在电动机输出端的转轴15,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16,第一齿轮12通过中间齿轮17与第三齿轮16传动相连,第二齿轮13与第三齿轮16传动相连;这样,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内轴与外轴的反向运转。本技术的自动搅拌式反应釜,控制器11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搅拌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以及套装在所述内轴外侧的外轴,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外轴上,所述第二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内轴的底端,所述内轴和外轴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传动相连、并且所述内轴和外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均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空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搅拌式反应爸,包括爸体和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空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以及套装在所述内轴外侧的外轴,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外轴上,所述第二搅拌桨固定在所述内轴的底端,所述内轴和外轴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传动相连、并且所述内轴和外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黎燕裴强缪黎丽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华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