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海专利>正文

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277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下方的壳体,冷却箱上设置多排供丝束穿过的丝网筒,在冷却箱和送风装置之间设置多孔板,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来自于送风装置的冷空气透过通风孔进入丝网筒的外部,并通过丝网筒的外圆周进入丝网筒的内部,将进入到丝网筒内部且由喷丝装置喷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冷却成细丝,丝网筒的外圆周处形成有流通空间,流通空间连通同一排的相邻丝网筒、不同排的相邻丝网筒以及冷却箱的不同内壁,通过控制进入流通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量,使得流通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的风压与丝网筒内部的风压的差值基本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下方的壳体,冷却箱上设置多排供丝束穿过的丝网筒,在冷却箱和送风装置之间设置多孔板,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来自于送风装置的冷空气透过通风孔进入丝网筒的外部,并通过丝网筒的外圆周进入丝网筒的内部,将进入到丝网筒内部且由喷丝装置喷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冷却成细丝,丝网筒的外圆周处形成有流通空间,流通空间连通同一排的相邻丝网筒、不同排的相邻丝网筒以及冷却箱的不同内壁,通过控制进入流通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量,使得流通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的风压与丝网筒内部的风压的差值基本一致。【专利说明】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属于合成丝束冷却

技术介绍
在生产合成丝束时,由喷丝板微孔中喷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在冷却装置中用吹冷空气的方式强制冷却,在短时间内凝结固化成细丝。冷却装置中冷风的风压、风速对上述聚合物熔体细流凝结固化后所形成细丝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上述均匀性主要是指细丝的直径、强力、延伸度等。因此维持外界冷却条件的均匀稳定(主要是控制风速的均匀稳定),对于纺出高质量的细丝十分重要。中国专利文献CN201377007Y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单排合成丝束的冷却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其具有上部件和下部件形成的冷却箱,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在其本身之间包围有具有多个长丝通道的多孔板。在冷却箱上部件内部设有呈一排状布置的多个冷却筒,所述冷却筒分别具有透气的筒壁并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地分别从上方的长丝入口穿透上部件直至多孔板的长丝通道。在冷却箱下部件内部设有多个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从多孔板的长丝通道延伸至下面的长丝出口。冷却空气到冷却箱中的输入通过下部件的纵向侧上的空气入口实现。为了使得冷却筒在整个外周上获得均匀的冷却空气流,所述冷却筒以排状布置、平行且偏离中心地设置在冷却箱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并且,其公开了两种可以实现冷空气由冷却箱下部件均匀性地进入冷却箱上部件中的改进方案,即多孔板在面向空气入口的纵向侧上的自由出口面积小于多孔板在相对的冷却筒纵向侧上的自由出口面积;或者将在冷却箱下部件和上部件之间的多孔板设计成对于冷却筒两侧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穿孔,从而可以将多孔板在冷却空气的入口区域内的自由面积设计成小于在后面的离开入口的区域内的自由面积。该种改进方案对于单排合成丝束的冷却的均匀化是有利的。随着合成丝束生产量的增加,传统的单排合成丝束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即冷却装置上设置单排丝网筒)已逐渐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排丝网筒环吹风冷却装置对上述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双排丝网筒环吹风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冷却箱100和壳体200,所述壳体200适于与用于输送冷空气的风道300连通。其中冷却箱100包括上部件101和下部件102,上部件101上开设有两排平行且相互均匀错开的圆形孔,圆形孔内安装有丝网筒103,从而在冷却装置上形成双排丝网筒103,丝网筒103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可供冷却箱100内部的冷空气进入,聚合物熔体细流从双排丝网筒103的上部进入,在双排丝网筒103内部被上述冷空气冷却。下部件102的上部与上部件101连接,下部与壳体200密封固定在一起,下部件102与壳体200之间设有多孔板201,多孔板201上的大孔与丝网筒103的数目一致且位置对应,供丝网筒103穿过并与设在壳体200内部的丝网筒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多孔板201上还均匀分布有许多小孔,可供冷空气从壳体200内部穿过到达下部件102内部。丝网筒座是设在壳体200内部的用于安装丝网筒103的安装座,为中空筒状,且其内部空间与壳体200内部用于流通冷空气的空间不相连通。当丝网筒座上固定安装丝网筒103后,冷空气从壳体200内部经多孔板201的小孔进入长方体形的下部件102内部,并进一步从丝网筒103的小孔位置进入丝网筒103内部用于冷却聚合物熔体细流;而位于壳体200内部的冷空气必须经过下部件102才能进入到丝网筒安装座内部。现有的这种双排丝网筒环吹风冷却装置使用了类似于上述中国专利文献CN201377007Y中的设计,即靠近冷却箱前端104的那一排丝网筒103的中心连线距离冷却箱前端104的距离大于靠近冷却箱后端105的另外一排丝网筒103的中心连线距离冷却箱后端105的距离,以使从壳体200经过多孔板201的通风孔111进入到下部件102流通空间的冷空气的量较为均匀一致。但是即便采用了上述设计仍存在下述问题:为了使风速均匀,双排丝网筒103使用了两排平行且相互均匀错开的排布方式,但是每一排的边缘都有一个丝网筒103距离下部件102 —侧内壁的距离较长,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余空间106,空余空间106位置处空间较大,且空气由较多数量的小通风孔111吹进,而这一狭小位置附近的可将空气排出的丝网筒103密度较低,也就是说在这一狭小位置,单位时间内将空气通过丝网筒103排出的排出量较中间部分要少,因而造成空余空间106位置处的空气压力上升。空气压力上升后,靠近空余空间106位置的丝网筒103受到较大压力,进一步使得靠近空余空间106位置的丝网筒103内部空气排出量增加,造成风速较大,从而造成丝束冷却装置中不同丝网筒103内部的风速不均匀,进而影响了细丝产品的均匀性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冷却得到的细丝产品存在均匀性缺陷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多排细丝产品均匀冷却的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多排供丝束穿过的风筒组件,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适于从送风装置中将冷空气引入到所述冷却箱内部的多孔板,所述风筒组件的外圆周处形成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连通同一排的相邻所述风筒组件、不同排的相邻所述风筒组件以及所述冷却箱的不同内壁,通过控制进入所述流通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量,使得所述流通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的风压与所述丝网筒内部的风压的差值基本一致。所述冷却箱为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具有第一内壁和与所述第一内壁连接的第二内壁,多排所述丝网筒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壁设置,相邻排的所述丝网筒交错设置,不同排的靠近所述第二内壁处的所述丝网筒中,至少有一个所述丝网筒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流通空间大于其它丝网筒与该内壁之间形成的其它流通空间,通过减少单位时间内透过所述通风孔而进入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内的冷空气量,使得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内的风压与所述其它流通空间内的风压基本一致。与所述第一流通空间相对处的所述多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密度小于与所述其它流通空间相对处的所述多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密度,以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到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内的冷空气量与进入到所述其它流通空间内的冷空气量基本一致。与所述第一流通空间相对处的所述多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小于与所述其它流通空间相对处的所述多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以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到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内的冷空气量与进入到所述其它流通空间内的冷空气量基本一致。不同排的靠近所述冷却箱的第二内壁处的多个所述丝网筒的中心连线为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排合成丝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00),所述冷却箱(100)内设有多排供丝束穿过的丝网筒(103),所述冷却箱(100)底部设有适于从送风装置中将冷空气引入到所述冷却箱(100)内部的多孔板(2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筒(103)的外圆周处形成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连通同一排的相邻所述丝网筒(103)、不同排的相邻所述丝网筒(103)以及所述冷却箱(100)的不同内壁,通过控制进入所述流通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量,使得所述流通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的冷空气的风压与所述丝网筒(103)内部的风压的差值基本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