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成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12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橡胶成型方法及装置,在一机台顶面固设的下模板顶面套设一中模板,中模板顶面设有凹穴,凹穴底面有数个贯穿孔,一上模板固设在机台上方,且底面设有一压块,先将中模板套置于下模板上,启动压缸上升至定位,使中模板的凹穴顶面与上模板的压块对合成一容室,再将橡胶流体射入容室内,压缸继续上升加压,使压块压合入凹穴内,而将橡胶流体从贯穿孔压入中、下模板之间加压成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的成型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橡胶产品品质的橡胶成型方法及装置。橡胶是多数产业制件的原料,制造方法如压模成型、射出成型等,以射出成型为例,是将橡胶原料加热成流体,再以高压射入模具中,而硫化成型,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在阳模1的顶面及阴模2的底面,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的模穴3,该阴模2的顶面设有多个对应模穴3的放射状流道4,各流道4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5,该通孔5可以导引射出流体进入该阳模1与阴模2之间,该模穴3间另外设有相通的小流道6,该小流道6可分配射出流体至每一模穴3内,而各别成型。如图3所示,是以往橡胶射出成型的流程图,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成型机的压缸(图未示)必须快速上升,但是,为了避免模具碰撞损坏,当压缸上升定位后,就减速上升,直到该阳模1与阴模3对合后,而射出成型,再开模取出成型物。但是,上述的射出成型装置及方法仍然有缺点,例如对于体积小却要大量制造的橡胶成型物,往往需要具备多个模穴,才能一次大量成型橡胶成型物,且橡胶制品必须要有一定的压力才能成型,但是,因为射出的橡胶流体经多个放射状流道4,再进入模穴3内时压力会变小,没有象原先射出的压力大,该模穴3之间的小流道6相通,以分配射出流体至每一模穴3内,为了增加模穴3的数量而导致流道4的设计的长度不同,该流道4愈长,相对应的模穴3压力损失就愈严重,且橡胶流体填满模穴3所需的时间也愈长,使同一批成型物中,会有不同的品质,且成型物会产生许多的接缝形成不良品,不但产品的品质不容易控制,且不良品出现的机率高,造成原料的浪费、制造成本增加及生产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成型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橡胶产品品质、减少不良品、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主要特征在于该橡胶成型装置,包括一个机台、一个下模板、一个中模板及一个上模板,该下模板固设在机台的顶面,该中模板套设在该下模板顶面,该中模板顶面设有一个凹穴,在该凹穴底面设有多个贯穿孔,该上模板固设在机台上方,该上模板底面设有一个压块,该压块可密合入该凹穴内。而成型方法是先将该中模板套置在下模板顶面,启动该成型装置的压缸上升至定位,使该中模板的凹穴顶面与该上模板底部的压块对合形成一个容室,再将橡胶流体射入该容室内,该压缸继续上升加压,使该压块压合入凹穴内,并将该橡胶流体从贯穿孔压入该中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加压成型最后,开模取出橡胶成型物,如此,可增加橡胶成型物的成型压力,并且压力稳定,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减少不良品以及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橡胶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一、套置中模板将设有一凹穴的中模板顶面套置在下模板顶面;二、形成容室启动成型装置的压缸上升至定位,使该中模板的凹穴顶面与上模板底面的一压块对合形成一个容室;三、射出橡胶流体于容室将橡胶流体射出在该容室内,使该橡胶流体充满容室;四、加压成型压缸继续上升加压,使压块压合入凹穴内,而将橡胶流体从凹穴内的多个贯孔压入中模板与下模板的模穴间加压成型;五、开模开模取出橡胶成型物。该成型装置设有一个机台,以及一个可控制机台升降的压缸,该机台顶面固设一个下模板,该下模板顶面设有多个模穴,有一个固设在该机台上方且相对该下模板位置的上模板;该下模板的顶面套设一个中模板,该中模板底面设有多个与下模板模穴相对应的模穴,该中模板顶面设有一个凹穴,该凹穴的范围可含盖所有模穴,该凹穴底面设有多个与所有模穴相通的贯通孔,该上模板底面设有一个与该凹穴相对应的压块,该压块可密合入该凹穴内,该压块中心处设有一个射出孔。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橡胶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以往橡胶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以往橡胶射出成型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板运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板另一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橡胶成型方法及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4、5所示,该成型装置10包括一个机台11、一个下模板20、一个中模板30及一个上模板40。该机台11有一个压缸12,该压缸12可控制该机台11的升降。该下模板20固设在该机台11顶面,该下模板20顶面设有多数个模穴21及两个引导销22。该中模板30设有四个套孔31,其中两个套孔31套置在该下模板20顶面的两引导销22上,且该中模板30底面设有多数个与该下模板20模穴21相对应的模穴32,该中模板30顶面设有一个凹穴33,该凹穴33的范围可含盖所有的模穴32,该凹穴33底面设有多数个与该模穴32相通的贯穿孔331。该上模板40固设在该机台11上方且相对在该下模板20的位置处,该上模板40底面设有一个与该凹穴33相对应的压块41,以及与该套孔31相对应的导引销42,该压块41可密合在该凹穴33内,该压块41中心设有一个射出孔411。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如图5、6、7所示,包含有套置中模板、形成容室、射出橡胶液在容室内、加压成型及开模等五个步骤一、套置中模板以人工或机械自动套置方式,将该中模板30的套孔31对准套入该下模板20顶面的导引销22,并于机械自动套置方式,如图4所示,该机台11上方设有两个对称的跨座13,该两跨座13可供中模板30锁固,每一跨座13各连接设有一支导杆14,该导杆14可活动地穿置在一个开孔15中,并且该导杆14上螺置的套块16可控制该跨座13的下死点,当该压缸12上升至定位,该下模板20的导引销22就可穿入该中模板30的套孔31中,使该中模板30套置在下模板20上,且该压缸12如果上升,该中模板30会随该跨座13连接的导杆14上升,该压缸12下降,使该导杆14上的套块16卡置在该开孔15时,则该中模板30与跨座13回至原位,只有该下模板20随机台下降。二、形成容室启动该成型装置10的压缸12上升至定位,使该中模板30的凹穴33顶面与该上模板40底面的压块41对合形成一个容室50。三、射出橡胶流体于容室将橡胶流体60从该压块41的射出孔411射出,使该橡胶流体60充满该容室50中。四、加压成型当该橡胶流体60充满该容室50时,该压缸12会继续上升加压,使该压块41压合入该凹穴33内,并将该橡胶流体60从该凹穴33内的多数个贯穿孔331压入该中模板30与下模板20的模穴21、32之间,而加压成型。五、开模最后,开模取出橡胶成型物。本专利技术橡胶成型的方法与装置,因射出的该橡胶流体60是预先射入该凹穴33与压块41形成的容室50内,该压缸12随即上升加压,使该压块41将容室50内的橡胶流体60由贯穿孔331压入该模穴21、32之间而成型,所以不会有以往放射状流道造成压力的损失,且压力比以往射出的压力增加数倍,并且压力稳定平均,可以加大橡胶成型的密度,这种橡胶成型物品质佳,可消除接缝,减少不良品,节省制造成本,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压缸12分成两段式上升,但是,因为到定位后,就会立即射出该橡胶流体60,并且继续上升,因该容室50接受橡胶流体60的速度比以往的放射状流道更快,因此,可以缩短射出时间,具有较佳的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橡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橡胶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一、套置中模板将一个顶面设有一凹穴的中模板套置在一下模板顶面;二、形成容室启动成型装置的压缸上升至定位,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橡胶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一、套置中模板:将一个顶面设有一凹穴的中模板套置在一下模板顶面;二、形成容室:启动成型装置的压缸上升至定位,使该中模板的凹穴顶面与一上模板底面的一压块对合形成一个容室; 三、射出橡胶流体于容室:将橡胶流体射出在该容室内,使该橡胶流体充满容室;四、加压成型:该压缸继续上升加压,使该压块压合入该凹穴内,将该橡胶流体从该凹穴内的多个贯穿孔压入该中模板与下模板的模穴之间,而加压成型;五、开模:开模取出橡胶 成型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