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700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设备将一整合式测试板枢接一三维翻转装置,该整合式测试板具有测试区、储存部与第一插拔式传输部,并设置一具有第二插拔式传输部的控制装置,以通过该第二插拔式传输部插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使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整合式测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插拔式传输部的设计,使该三维翻转装置作动时,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与第二插拔式传输部间无任何电性连接,以提高该三维翻转装置旋转的速度与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三维动态的。
技术介绍
目前半导体封装件的种类繁多,如:光电装置(opto electronic devices)或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等,而该微机电系统的种类繁多,如影像传感组件、射频组件(RF circuits)、加速计(accelerators)、陀螺仪(gyroscopes)、微制动器(micro actuators)或压力传感器(process sensors)等。随着半导体封装件的电性功能增加,半导体封装件的检测方式也越重要,以确保产品的良率。对于陀螺仪而言,除了一般线路测试的外,通常还会测试运动状态(如倾斜角度)的可靠度。一般用于测试陀螺仪的设备包含三维翻转装置,以提供各种方向运动状态的测试。然而,该三维翻转装置的作动空间很大,因而会有缠绕外围电线的问题,所以必须限制该三维翻转装置的作动路径以避开外围电线,致使某些方位角度无法测量。因此,业界遂发展出一种避免缠绕外围电线的测试设备,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第201128194号或如图1所示,现有测试设备I包括一三维翻转装置10、一承载台11、一第一控制装置12以及一第二控制装置13。该三维翻转装置10具有一架体100、连结该架体100的一第一轴件101与一第二轴件102,该第一轴件101与第二轴件102相互垂直,且该第一轴件101枢接该承载台11。该承载台11上设有一第一无线传输部110与多个测试座111,且该第一无线传输部110电性连接该些测试座111,以发射测试信息。该第一控制装置12可为一般笔记型计算机,其具有一第二无线传输部120与内存(图略),用以接收测试信息与储存信息,且该第一与第二无线传输部110、120可为一蓝牙传输模块、射频传输模块或其它等效的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二控制装置13设于该架体100上且具有电源模块130,该第二控制装置13用以控制该三维翻转装置10进行翻转、该些测试座111与该第一无线传输部110的信息传输控制、测试流程控制、数据的编码转码等相关检测控制。由上可知,现有测试设备I是通过第一与第二无线传输部110、120的设计而达到完全无线化,以克服缠绕外围电线的问题,所以使该三维翻转装置10的旋转不受限,以提升测试的品质。然而,于同时使用多台现有测试设备I时,各台设备的第一与第二无线传输部110,120的信号容易互相干扰,导致该第一控制装置12所接收的信息不正确。此外,当该三维翻转装置10旋转时,该些测试座111与该第一无线传输部110会进行信息传输,若该三维翻转装置10的旋转速度过快或角度不适当,将影响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与正确性,所以该三维翻转装置10的旋转仍需维持一定范围的速度与角度,以致于无法进一步提高该三维翻转装置10的旋转速度与角度。又,现有测试设备I中,该第二控制装置13设于该架体100上,所以容易遭外力碰撞而损坏。另外,现有测试设备I中,该内存设于外部的计算机(即该第一控制装置12)中,若该计算机遗失或感染病毒,将导致整台测试设备I无法运作。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提高该三维翻转装置旋转的速度与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测试设备通过将所需的电子模块整合于一整合式测试板上,再将该整合式测试板枢接该三维翻转装置,该整合式测试板具有测试区、第一插拔式传输部、及电性连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的储存部,并设置一具有第二插拔式传输部的控制装置,以通过该第二插拔式传输部插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使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整合式测试板。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可得到一种测试方法,其包括:将测试件置放于该整合式测试板的测试区上;接着,翻转该三维翻转装置,且该整合式测试板量测该测试件,以储存量测所得的信息;之后,停止翻转该三维翻转装置;接着,将该控制装置的第二插拔式传输部插接于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上,以令该控制装置获得量测所得的信息。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通过该第一与第二插拔式传输部的设计,无需使用无线通讯设备,所以可避免现有控制装置接收不正确信息的问题。此外,通过插拔式传输部的设计,使该三维翻转装置作动时,该第一与第二插拔式传输部间无任何电性连接,以提高该三维翻转装置的旋转速度与角度。又,其所需的电子模块整合于该整合式测试板上,所以于该架体上可无任何电子模块,因而该电子模块不易遭外力碰撞而损坏。另外,其将该储存部设于该整合式测试板中,所以使用者不需担心计算机遗失或感染病毒等现有技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测试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测试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2测试设备;10、20三维翻转装置;100、200 架体;101、201 第一轴件;102,202 第二轴件;11承载台;110第一无线传输部;lll、211a 测试座;12第一控制装置;120第二无线传输部;13第二控制装置;130电源模块;21整合式测试板;210第一插拔式传输部;211 测试区;212电子模块;22控制装置;22a、22b 传输线;220第二插拔式传输部;23取放装置;3测试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所以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左”、“右”及“一”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也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试设备2,其包括:一组三维翻转装置20、一枢接该三维翻转装置20的整合式测试板21、一插拔式电性连接该整合式测试板21的控制装置22、以及一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22的取放装置23。所述的三维翻转装置20具有一架体200、连结该架体200的第一轴件201与第二轴件202,该第一轴件201与第二轴件202相互垂直,且该第一轴件201枢接该整合式测试板21。所述的整合式测试板21具有至少一测试区211、一第一插拔式传输部210、多个电子模块212、及电性连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210且为多个电子模块212所用的储存部(设于该整合式测试板21内部,因而图未示),而该储存部为内存。于本实施例中,该整合式测试板21具有相对的两表面,且该测试区211设于该整合式测试板21的至少一表面上,并于该测试区211上具有多个测试座(mult1-sitesocket) 211a,以同时承载多个测试件3。此外,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210外露于该整合式测试板21表面。又,该电子模块212可为旋转角度自我检测模块(on-board self-calibrat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设备,其包括:三维翻转装置;整合式测试板,其枢接该三维翻转装置,且具有测试区、第一插拔式传输部及电性连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的储存部;以及控制装置,其具有第二插拔式传输部,以通过该第二插拔式传输部插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使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整合式测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设备,其包括: 三维翻转装置; 整合式测试板,其枢接该三维翻转装置,且具有测试区、第一插拔式传输部及电性连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的储存部;以及 控制装置,其具有第二插拔式传输部,以通过该第二插拔式传输部插接该第一插拔式传输部,使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整合式测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三维翻转装置具有架体、连结该架体的第一轴件与第二轴件,该第一轴件与第二轴件相互垂直,且该第一轴件枢接该整合式测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整合式测试板具有相对的两表面,且该测试区设于该整合式测试板的至少一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整合式测试板还具有旋转角度自我检测模块、电源供应模块、嵌入式自动化测试模块以及动态信号连结模块。5.—种测试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测试设备,其包含控制装置、三维翻转装置以及枢接该三维翻转装置的整合式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招庆曹正中蔡永昌廖立涵
申请(专利权)人: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