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690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包括:外护套、通信电缆、控制电缆;所述通信电缆位于所述外护套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为1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的外侧;所述外护套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将通信电缆与控制电缆集束在一起,从而简化了布线步骤,通过内部填充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提高整体抗拉伸能力及柔韧性能,够避免轨道机车在高速运行中因晃动或拉伸造成的电缆断芯现象,从而使电缆满足轨道机车运行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包括:外护套、通信电缆、控制电缆;所述通信电缆位于所述外护套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为1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的外侧;所述外护套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本技术提供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将通信电缆与控制电缆集束在一起,从而简化了布线步骤,通过内部填充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提高整体抗拉伸能力及柔韧性能,够避免轨道机车在高速运行中因晃动或拉伸造成的电缆断芯现象,从而使电缆满足轨道机车运行的要求。【专利说明】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机车的发展,机车的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车体与车体之间的电能与电信号传输越来越多,车体之间的电缆也越来越多,而传输控制信号的电缆多是小截面的线芯,连接在车体之间时不仅布线麻烦,维护不便,而且轨道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破坏电缆线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简单,具有高强度抗拉伸能力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包括:外护套、通信电缆、控制电缆;所述通信电缆位于所述外护套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为I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的外侧;所述外护套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控制电缆之间固接。优选的,所述通信电`缆分别与所述控制电缆固接。本技术提供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将通信电缆与控制电缆集束在一起,从而简化了布线步骤,通过内部填充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提高整体抗拉伸能力及柔韧性能,够避免轨道机车在高速运行中因晃动或拉伸造成的电缆断芯现象,从而使电缆满足轨道机车运行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包括:外护套1、通信电缆2、控制电缆3 ;所述通信电缆2位于所述外护套I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3为I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2的外侧,所述通信电缆2、控制电缆3是电力、控制信号和变频信号传输的载体;夕卜护套I是保护电线电缆的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人、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所述外护套I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4。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相邻的所述控制电缆3之间固接,防止外护套I内的通信电缆2、控制电缆3在轨道机车运行过程中错位变形。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通信电缆2分别与所述控制电缆3固接,进一步固定通信电缆2、控制电缆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护套、通信电缆、控制电缆; 所述通信电缆位于所述外护套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为I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的外侧; 所述外护套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控制电缆之间固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缆分别与所述控制电缆固接。【文档编号】H01B7/18GK203386497SQ201320482489【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专利技术者】张尚勇, 顾铭 申请人:上海新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机车车体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通信电缆、控制电缆;所述通信电缆位于所述外护套的中部,所述控制电缆为1根以上并分布在所述通信电缆的外侧;所述外护套内的空隙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勇顾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