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4792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03:56
在室外机组(10)中,电气器件单元(60)包括:与室外风扇(40)的吹出一侧连通使该吹出一侧的空气流入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流入口(61)、以及与室外风扇(40)的吸入一侧连通使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电气器件单元内的电气器件进行冷却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分体式空调装置正得到广泛普及。在这种室外机组中,在机壳内设置有送风扇及压缩机等电气设备,并且还设置了安装有控制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基板等电气器件的电气器件单元。并且,当空调装置进行运转时,由于安装在电气器件单元中的电气器件会发热,所以因该发热而导致电气器件单元内部环境的温度上升,从而有可能出现电气器件产生故障等问题。于是,如专利文献I所示,通过在设置于机壳内部的电气器件单元的侧面上设置开口部以及/或者狭缝以在内部确保空气通路,从而来谋求对电气器件的冷却。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由于空气被送风扇吹向机壳的外部,因而机壳内部的空气压力就成为比大气压低的空气压力(即,负压)。电气器件单元设置在形成有负压空间的机壳内部。并且,在上述电气器件单元的内部,借助离送风扇较近的空气与离送风扇较远的空气之间的压力差在电气器件单元的内部形成了空气流。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 - 2185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不过,由于电气器件单元设置在形成有负压空间的机壳内部,所以在离送风扇较近的空气与离送风扇较远的空气之间压力差较小。为此,在电气器件单元内部流动的空气所产生的风量就会较小。由此,就存在无法充分地对电气器件进行冷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增大在电气器件单元内部流动的空气所产生的风量,以充分冷却内部的电气器件。—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在该室外机组的机壳20内部,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0、朝该机壳20外部吹出空气的送风机40、以及安装有电气器件70的电气器件单元60 ;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包括:与所述送风机40的吹出一侧连通使该吹出一侧的空气流入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流入口 61、以及与所述送风机40的吸入一侧连通使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 62。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机壳20的内部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0、送风机40以及电气器件单元60。在电气器件单元60上,设置有与送风机40的吹出一侧连通的流入口 61、和与送风机40的吸入一侧连通的流出口 62。电气器件单元60使送风机40吹出一侧的空气从流入口 61流入。并且,电气器件单元60使已流入的空气从流出口 62朝着送风机40的吸入一侧流出。若送风机40吹出空气,机壳20内部送风机40吸入一侧的空气压力就成为比大气压低的压力(即,负压)。另一方面,送风机40吹出一侧的空气压力就成为比大气压高的压力(即,正压)。为此,送风机40吹出一侧的空气就会借助送风机40吹出一侧的空气与吸入一侧的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从电气器件单元60的流入口 61流入。已流入的空气在通过电气器件单元60的内部后从流出口 62朝着送风机40的吸入一侧流出。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机壳20的侧面具有吸气口 25,并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与所述吸气口 25相向而设,所述送风机40包括风扇41以及设置为将该风扇41的外周围起来的喇叭状部件43,并且构成为该送风机40设置在所述机壳20内部的比所述吸气口 25靠上部的位置上并朝上方吹出空气,在所述机壳20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喇叭状部件43的周边部的电气器件单元60。在所述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机壳20的侧面形成有吸气口 25。在机壳20的内部,与吸气口 25相向地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0。在机壳20内部的比吸气口 25靠上部的位置上设置有送风机40。该送风机40包括风扇41和喇叭状部件43。喇叭状部件43设置为:将风扇41的外周围起来。借助风扇41的转动从吸气口 25吸入到机壳20内部的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30中进行热交换以后,通过喇叭状部件43被朝着机壳20的外部吹出。在机壳20的内部,电气器件单元60设置在喇叭状部件43的周边部。为此,在机壳20的内部,比风扇41和喇叭状部件43靠下方的空间就会扩大。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喇叭状部件43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并且该电气器件单元60的下端部设置在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靠上部的位置上。在所述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电气器件单元60设置在使该电气器件单元60的至少一部分与喇叭状部件43在高度方向上相重叠的位置上。电气器件单元60的下端部设置在比室外热交换器30靠上部的位置上。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二或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机壳20中,在设置有所述送风机40及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室2b、与设置有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的位于下部的第二室2a之间设置了支承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底部的撑条20a、20d。在所述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机壳20中,形成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室2b和比该第一室2b靠下部的第二室2a。并且,在第一室2b中设置有送风机40和电气器件单兀60,在第二室2a中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0。在机壳20中,在第一室2b与第二室2a之间设置有撑条20a、20d。该撑条20a、20d支承电气器件单元60的底部。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的底部形成有所述流出口 62,在所述撑条20a、20d上形成有将从所述流出口 62流出的空气引向第二室2a的空气口 28。在所述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电气器件单元60的底部形成有流出口 62。在撑条20a、20d上形成有空气口 28。若送风机40吹出空气,机壳20内第二室2a中的空气压力就成为比大气压低的压力(即,负压)。另一方面,送风机40吹出一侧的空气压力就成为比大气压高的压力(即,正压)。为此,机壳20内第一室2b中的空气就会借助第一室2b中的空气与第二室2a中的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从电气器件单元60的流入口 61流入。已流入的空气在通过电气器件单元60的内部后从流出口 62流出。已流出的空气经形成在撑条20a、20d上的空气口 28朝机壳20的第二室2a流出。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四或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撑条20a、20d上,形成有使从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开始延伸的电气布线通过的布线开口 29。在所述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撑条20a、20d上形成有布线开口 29。布线开口 29使从电气器件单元60开始延伸的电气布线通过。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五或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的流出口 62与所述撑条20a、20d上的空气口 28彼此错开地设置在水平方向上。在所述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中,设置成:使电气器件单元60的流出口 62与撑条20a、20d上的空气口 28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错开。也就是说,当从上方向下看时,使流出口 62与空气口 28的口彼此不重叠。为此,例如即使第二室2a—侧的水分经空气口 28流入第一室2b 一侧,也会由于流出口 62与空气口 28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而使得水分很难经流出口 62到达电气器件单元60的内部。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四?第七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气器件单兀60构成为能朝着机壳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20 JP 2011-1142151.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在该室外机组的机壳(20)内部,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0)、朝该机壳(20)外部吹出空气的送风机(40)、以及安装有电气器件(70)的电气器件单元(60),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包括:与所述送风机(40)的吹出一侧连通使该吹出一侧的空气流入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流入口(61)、以及与所述送风机(40)的吸入一侧连通使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20)的侧面具有吸气口(25),并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与所述吸气口(25)相向而设, 所述送风机(40)包括风扇(41)以及设置为将该风扇(41)的外周围起来的喇叭状部件(43),并且构成为该送风机(40)设置在所述机壳(20)内部的比所述吸气口(25)靠上部的位置上并朝上方吹出空气, 在所述机壳(20)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喇叭状部件(43)的周边部的电气器件单元(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器件单元(6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喇叭状部件(43)在高度方向上重叠,并且该电气器件单元(60)的下端部设置在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靠上部的位置上。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竿尾忠贺川幹夫神谷成毅小池史朗中川裕介竹内知久樱井克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