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锦明专利>正文

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667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基座、管接头、按钮、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调节基座上设有调节连接部,管接头的一端与调节连接部转动连接;连轴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按钮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连轴座的朝外一侧设有第二卡槽;管接头与调节基座的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组装时,按钮、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均设于安装缺口内,且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分别转动地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钮和连轴座连接。这样,在角度调节过程中强度大的连轴片不会因按钮转动而发生变形,转动平稳,不歪斜,保证了按钮的上端可牢牢地卡在角度调节卡位上,三脚架的角度控制稳定,调节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基座、管接头、按钮、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调节基座上设有调节连接部,管接头的一端与调节连接部转动连接;连轴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按钮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连轴座的朝外一侧设有第二卡槽;管接头与调节基座的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组装时,按钮、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均设于安装缺口内,且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分别转动地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钮和连轴座连接。这样,在角度调节过程中强度大的连轴片不会因按钮转动而发生变形,转动平稳,不歪斜,保证了按钮的上端可牢牢地卡在角度调节卡位上,三脚架的角度控制稳定,调节效果好。【专利说明】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
本技术属于三脚架
,特别涉及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折叠三角架都是采用向外拨拉角度控制板来实现角度,其中有一种按钮式折叠三脚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如专利号为:200820079937.2,为一种按钮式折叠三角架本体结构的中国专利,但是现有的这种按钮式折叠三脚架的按钮仅通过一带扭簧的转轴设于管接头的安装缺口内,由于扭簧的强度较小以及扭簧与按钮之间是点连接,按扭固定效果较差,容易松动,造成三脚架角度调节不稳定,而且操作按钮使其转动时会出现歪斜,也会对三脚架角度调节和稳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角度调节过程中按钮转动平稳,不歪斜、不松动,三脚架的角度控制稳定,调节效果好的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有调节基座、管接头、按钮,所述调节基座上设有调节连接部,所述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有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所述连轴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所述按钮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轴座的朝外一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管接头与所述调节基座的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 ;组装时,所述按钮、连轴片、连轴座和复位弹簧均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内,且所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分别转动地卡在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和连轴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与所述连轴片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是横向贯通所述按钮的“C”形槽,所述第二卡槽是横向贯通所述连轴座的“C”形槽,所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分别横向卡入至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的底面还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连轴座的朝外一侧还设有支撑面,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压紧连接在所述支撑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和弹簧安装孔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按钮的底面;相应地,所述第二卡槽和支撑面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连轴座的朝外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三脚架角度调节过程按钮会绕第一转轴部转动,同时第二转轴作出相应互转的配合,此时强度非常大的连轴片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使按钮转动平稳,不歪斜、不松动,保证了按钮的上端可牢牢地卡在调节连接部的角度调节卡位上,三脚架的角度控制稳定,角度调节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有调苄基座1、管接头2、按钮3、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 ;其中,所述调苄基座I上设有调节连接部11,所述调节连接部11上设有转轴孔111和角度调节卡位112 ;所述管接头2的一端通过转轴螺丝7与调节连接部11转动连接,且该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 21 ;所述连轴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所述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与连轴片4 一体成型;所述按钮3的底面从上至下依设有第一卡槽31和弹簧安装孔32,且第一卡槽31是横向贯通按钮3的“C”形槽;所述连轴座5的朝外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卡槽51和支撑面52,且第二卡槽51是横向贯通连轴座5的“C”形槽。组装时,所述按钮3、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均设于安装缺口 21内,且连轴座5通过其和穿过管接头2的固定螺丝8固定,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分别横向卡入并转动地卡在第—^槽31和第二卡槽51内,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按钮3和连轴座5连接,即复位弹簧6的一端设于弹簧安装孔32内,另一端压紧连接在所述支撑面52上。这样,本技术所述的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通过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扭簧和转轴,对三脚架角度调节操作同样方便、快捷,而且在调节过程按钮3会绕第一转轴部41转动 ,同时第二转轴42作出相应互转的配合,此时强度非常大的连轴片4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使按钮4转动平稳,不歪斜、不松动,保证了按钮3的上端可牢牢地卡在调节连接部11的角度调节卡位112上,三脚架的角度控制稳定,角度调节效果非常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有调节基座(I)、管接头(2)、按钮(3),所述调节基座(I)上设有调节连接部(11 ),所述管接头(2 )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连接部(1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有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所述连轴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所述按钮(3)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31),所述连轴座(5)的朝外一侧设有第二卡槽(51);所述管接头(2)与所述调节基座(I)的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 21);组装时,所述按钮(3 )、连轴片(4 )、连轴座(5 )和复位弹簧(6 )均设于所述安装缺口(21)内,且所述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分别转动地卡在所述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51)内,所述复位弹簧(6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3 )和连轴座(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与所述连轴片(4) 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31)是横向贯通所述按钮(3)的“C”形槽,所述第二卡槽(51)是横向贯通所述连轴座(5)的“C”形槽,所述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分别横向卡入至所述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5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的底面还设有弹簧安装孔(32),所述连轴座(5)的朝外一侧还设有支撑面(52),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设于所述弹簧安装孔(32)内,另一端压紧连接在所述支撑面(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脚架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有调节基座(1)、管接头(2)、按钮(3),所述调节基座(1)上设有调节连接部(11),所述管接头(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连接部(1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有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所述连轴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所述按钮(3)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31),所述连轴座(5)的朝外一侧设有第二卡槽(51);所述管接头(2)与所述调节基座(1)的连接端设有安装缺口(21);组装时,所述按钮(3)、连轴片(4)、连轴座(5)和复位弹簧(6)均设于所述安装缺口(21)内,且所述第一转轴部(41)和第二转轴部(42)分别转动地卡在所述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51)内,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3)和连轴座(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聂锦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