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816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17:25
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以及N个第二栅极驱动芯片,N为正整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具有输入接脚以及第一电流输出接脚,第一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输入接脚接收参考电气信号并依据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参考电流,第一电流输出接脚输出参考电流。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具有电流输入接脚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接脚,且由电流输入接脚接收参考电流并由输入接脚输出参考电流。其中,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以及第二栅极驱动芯片还依据参考电流来分别产生至少一第一输出信号及至少N个第二输出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栅极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栅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图1绘示已知的栅极驱动装置100的方块图。已知的栅极驱动装置100包括串接的栅极驱动芯片110以及120。栅极驱动芯片110具有输入接脚INPAD1及输出接脚OUPAD1,栅极驱动芯片120则具有输入接脚INPAD2及输出接脚OUPAD2。其中,栅极驱动芯片110的输出接脚OUPAD1耦接至栅极驱动芯片120的输入接脚INPAD2,栅极驱动芯片110的输入接脚INPAD1则接收电压VB。栅极驱动芯片110中的偏压电路112通过输入接脚INPAD1来接收电压VB并依据电压VB来使栅极驱动芯片110的功能区块电路111产生输出信号(栅极驱动信号)GD1。另外,栅极驱动芯片110中,输入接脚INPAD1以及输出接脚OUPAD1是相互连接的,并藉此将电压VB由输入接脚INPAD1经由输出接脚OUPAD1传送至栅极驱动芯片120的偏压电路122。功能区块电路111及112会分别依据偏压电路112以及122依据其所接收到的电压VB而分别产生的电流I1以及I2来分别产生输出信号GD1以及GD2。然而,由于栅极驱动芯片110以及120间制程参数的差异,偏压电路111以及112所依据电压VB所分别产生的电流I1以及I2有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功能区块电路111以及112所分别产生的输出信号GD1以及GD2也会产生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种栅极驱动装置,使其中的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不因制程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特性的输出信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以及N个第二栅极驱动芯片,N为正整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具有输入接脚以及第一电流输出接脚,第一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输入接脚接收参考电气信号并依据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参考电流,第一电流输出接脚输出参考电流。第二栅极驱动芯片串连耦接,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具有电流输入接脚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接脚,且由电流输入接脚接收参考电流并由输入接脚输出参考电流,第一级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电流输入接脚耦接至第一电流输出接脚以接收参考电流。其中,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以及第二栅极驱动芯片还依据参考电流来分别产生至少一第一输出信号及至少N个第二输出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以及电流产生器。各栅极驱动芯片具有共享接脚,栅极驱动芯片的共享接脚相互耦接。电流产生器的一端耦接至各栅极驱动芯片的共享接脚,电流产生器的另一端耦接至参考接地电压,其中,各栅极驱动芯片产生至少一输出信号,并且,各栅极驱动芯片依据控制信号来使输出信号拉高至驱动电压或使电流产生器拉低输出信号至参考接地电压。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栅极驱动装置中的多个栅极驱动芯片相同的参考电流,并使各栅极驱动装置依据所接收的相同的参考电流来产生输出信号。如此一来,各栅极驱动芯片间的制程参数的变异将不会影响到输出信号的特性,有效提升栅极驱动装置所产生的多个输出信号的均匀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已知的栅极驱动装置100的方块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200的示意图。图3A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300的示意图。图3B~3C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300的多个实施方式。图4A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400的示意图。图4B~4C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400的多个实施方式。图5A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的第一栅极驱动芯片的一实施方式。图5B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选择器512的一实施方式。图6绘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600的示意图。图7A绘示本专利技术更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700的示意图。图7B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编程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器701的一实施方式。图8A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800的示意图。图8B~8E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800的不同实施方式。图9A~9C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900的不同实施方式。[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栅极驱动装置110、120、810~8N0、910、920:栅极驱动芯片811~813、911~91N、921~92N:栅极驱动电路111:功能区块电路112、122:偏压电路210、310、410、510、610、710: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21~22N、321、421、52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11、2211~22N1、311、3211、411、4211、511、611、6211:功能区块电路512:选择器701:可编程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器7011:命令暂存器7012: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器801、901:电流产生器811、821:控制器8111~811N、9111~911M:子驱动电路OT:输出端R:电阻SGD11:子输出信号CT1:子控制器VGH、VGHM、VGL:驱动电压INPAD1~INPADN:输入接脚OUPAD1~OUPADN:输出接脚ES1、VS1:参考电气信号IR:参考电流GD1~GDN:输出信号VB:电压TRIM:调整信号MR11、MR12、MR21、MR22:电流镜IS1、IS2:参考电气信号产生器T1~T6、TN1、TN2、TP1、TP2:晶体管GND:参考接地电压SW1~SW4:开关TL1:传输导线SPIS:可编程接口以接收命令信号EPAD1~EPADN:共享接脚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装置200的示意图。栅极驱动装置200包括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以及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21~22N。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具有输入接脚INPAD1以及电流输出接脚OUPAD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21~22N则分别具有电流输入接脚INPAD2~INPADN以及电流输出接脚OUPAD2~OUPADN。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通过其输入接脚INPAD1接收参考电气信号ES1。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并依据参考电气信号ES1产生参考电流IR。其中,参考电流IR被传送至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的电流输出接脚OUPAD1,参考电流IR并通过电流输出接脚OUPAD1被传送至第一级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21。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还包括功能区块电路211,参考电流IR除被传送至电流输出接脚OUPAD1外,亦被传送至功能区块电路211。功能区块电路211则依据所接收的参考电流IR来产生输出信号GD1。具体一点来说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所产生的输出信号GD1可以用来作为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信号。也就是说,输出信号GD1是一个用来驱动显示面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驱动高电压以与门极低电压电平间转态的信号。当输出信号GD1由栅极驱动高电压转态至栅极低电压电平时,功能区块电路211可以依据参考电流IR来拉低输出信号GD1的电压电平。附带一提的,功能区块电路211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的输出信号GD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21的电流输入接脚INPAD2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210的电流输出接脚OUPAD1相耦接,并且,第二栅极驱动芯片221通过电流输入接脚INPAD2接收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栅极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一第一栅极驱动芯片,该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具有一输入接脚以及一第一电流输出接脚,该第一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该输入接脚接收一参考电气信号并依据该参考电气信号产生一参考电流,该第一电流输出接脚输出该参考电流;以及N个第二栅极驱动芯片,该N个第二栅极驱动芯片串连耦接,各该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具有一电流输入接脚以及一第二电流输出接脚,且由该电流输入接脚接收该参考电流并由该输入接脚输出该参考电流,第一级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该电流输入接脚耦接该第一电流输出接脚以接收该参考电流,N为正整数,其中,该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以及该N个第二栅极驱动芯片还依据该参考电流来分别产生至少一第一输出信号及至少N个第二输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各该栅极驱动芯片具有一共享接脚,该多个栅极驱动芯片的共享接脚相互耦接;以及一电流产生器,该电流产生器的一端耦接至各该栅极驱动芯片的共享接脚,该电流产生器的另一端耦接至一第一参考电压,该电流产生器在该各该栅极驱动芯片的共享接脚与该第一参考电压间提供一参考电流,其中,各该栅极驱动芯片产生至少一输出信号,各该栅极驱动芯片依据一控制信号来使该输出信号在该第一参考电压及一第二参考电压间进行转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各该栅极驱动芯片包括至少一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二参考电压,其第二端产生该输出信号,其中控制端接收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接收该控制信号,且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对应的该共享接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能谢致远黄杰忠游宗颖
申请(专利权)人: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