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棒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2662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棒的热处理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通过校直机校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之间;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之间,介质水温≤40℃,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1.75±0.25m/min;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min;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之间,保温时间50±10min;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min,温度≤200℃;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之间,冷却时间60±10min: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棒料表面和心部均为回火索氏体显微组织,无游离和网状铁素体存在,硬度偏差范围在2HRC以内,每米长度跳动在≤0.25m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通过校直机校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之间;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之间,介质水温≤40℃,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1.75±0.25m/min;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min;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之间,保温时间50±10min;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min,温度≤200℃;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之间,冷却时间60±10min: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棒料表面和心部均为回火索氏体显微组织,无游离和网状铁素体存在,硬度偏差范围在2HRC以内,每米长度跳动在≤0.25mm以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金属热处理旨在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金属件力学及机械性能,为后续加工及最终产品提供所需的综合性能要求。传统的热处理是将棒料在热处理电阻炉中进行淬火,再进行高温回火,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污染环境,且对加工的棒料长度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旨在解决上述的问 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C之间;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C之间,介质水温< 40°C,介质浓度6± I %,进给速度为 1.75±0.25m / min ;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C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 / min ;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C之间,保温时间50± IOmin ;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 / min.温度(200 0C: 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C之间,冷却时间60土 IOmin ;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 min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棒料表面和心部均为回火索氏体显微组织,无游离和网状铁素体存在,硬度偏差范围在2HRC以内,每米长度跳动在0.25mm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C之间;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C之间,介质水温< 40°C,介质浓度6± I %,进给速度为 1.75±0.25m / min ;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C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 / min ;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C之间,保温时间50± IOmin ;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 / min,温度(200 °C: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C之间,冷却时间60土 IOmin ;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 min之间;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本专利技术使用电感应加热代替传统加热源对钢件实现淬火、表面加热、整体穿透加热和局部热处理,其加热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污染,属清洁生产,与传统加热相比,可节约电能30%,所采用的感应加热调质热处理同时也提高了被加工质件的能级,满足了市场对调质棒料的需求。本专利技术中共采用三段感应设备,其加热原理完全相同,加热温度的高低通过对电压的控制来实现。包括感应预热加热、感应淬火加热以及感应回火加热。为使工件在加热时间内充分加热以达到工艺要求温度,需对工件进行预热加热,预热加热为后续的淬火加热做好准备。淬火加热主要功能是使工件温度达到淬火工艺要求温度。回火加热主要功能是使工件温度达到回火工艺要求温度, 为后续的回火保温工序做好淮备。【权利要求】1.一种,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 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C之间; 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C之间,介质水温< 40°C,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 1.75±0.25m / min ; 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C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 / min ; 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C之间,保温时间50± IOmin ; 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 / min,温度(200 °C: 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C之间,冷却时间60土 IOmin ; 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 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 / min之间。【文档编号】C21D1/42GK103484640SQ201310416848【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专利技术者】金丹 申请人:天津晋绥木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棒的热处理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之间;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之间,介质水温≤40℃,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1.75±0.25m/min;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min;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之间,保温时间50±10min;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min,温度≤200℃: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之间,冷却时间60±10min;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晋绥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