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及空调器,适用于导风结构技术领域,出风口导风导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二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或滑动以改变出风范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关闭时为贴于所述出风口内侧壁。上述空调器包括空调箱体,所述空调箱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出风口导风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及具有该出风口导风结构的空调器,其出风口大小可调,制冷、制热区域可调,制冷、制热损失小,能耗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及空调器,适用于导风结构
,出风口导风导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二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或滑动以改变出风范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关闭时为贴于所述出风口内侧壁。上述空调器包括空调箱体,所述空调箱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出风口导风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及具有该出风口导风结构的空调器,其出风口大小可调,制冷、制热区域可调,制冷、制热损失小,能耗低。【专利说明】出风口导风结构及Si.调器
本技术属于导风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空调器,制冷制热时主要是针对整个房间,而实际上对用户而言,有价值的送风范围并没有整个房间那么大,如图1所示,对人体之外的其他区域制冷制热是一种浪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其由于制冷制热区域不可调,导致制冷、制热损失大,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及空调器,其出风口大小可调,制冷、制热区域可调,制冷、制热损失小,能耗低。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二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或滑动以改变出风范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外侧或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边缘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封盖或开启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关闭时贴于所述出风口内侧壁。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截面呈曲线状或直线状或呈楔形。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或/和第二导风板3与所述出风口相向的一面上设置有锯齿槽或波纹槽。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侧或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边缘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所述第一导风板滑动或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驱动件。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为柔性导风板,具体表现为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出风口内侧壁。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或/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的旋转驱动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导杆和电机,所述导杆沿直线滑动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所述导杆上设置有齿条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齿条部啮合的齿轮。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导杆和电机,所述导杆沿弧线滑动或转动设置,所述导杆呈弧状且内侧设置有齿条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齿条部啮合的齿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箱体,所述空调箱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出风口导风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及空调器,其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或/和第二导风板,使出风口的送风区域可以调节,具体应用中,可调节至人体或需降温区域处,使送风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区域性,减小了送风区域,不仅减小了制冷或制热的能量损失,以降低产品能耗,而且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了送风区域,可以使流速增大,让风送得更远,也可以使送风区域内降温或升温速度快,降温或升温效果明显。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保证相同的送风距离下,由于出风口可以调节减小,使可相应地降低风轮的转速等,从而降低产品功耗,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空调器的送风范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的送风范围示意图;图5 (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 (b)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 (C)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 (d)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 (e)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导风结构中设置有锯齿槽的第二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图7 C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停机时的剖面图;图7 (b)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时的剖面图;图8 C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器停机时的剖面图;图8 (b)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时的剖面图;图9 Ca)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空调器停机时的剖面图;图9 (b)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时的剖面图;图10 (a)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第二连杆和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 (b)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第二连杆和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 (a)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空调器停机时的剖面图;图11 (b)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时的剖面图;图12 Ca)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空调器停机时的剖面图;图12 (b)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可以应用于空调器、空调扇等具有出风口的产品上。本实施例中,以空调器的室内机为例阐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空调器具有空调箱体1,空调箱体I上设置有出风框(图中未标识),出风框上设置有出风口 10。如图2?图4所示,上述出风口导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 10处的第一导风板2和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2的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标识),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第一导风板2。出风口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 10处的第二导风板3和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3转动或滑动以改变出风范围的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标识),第二导风板3与第一导风板2之间区域大小可调节。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3可以由独立控制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可以改变出风口 10的送风角度,形成不同的送风模式,进而可满足客户的不同使用需求。这样,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或/和第二导风板3,使出风口 10的送风区域可以调节,具体应用中,可调节至人体或需降温区域处,使送风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区域性,减小了送风区域,不仅减小了制冷或制热的能量损失,以降低产品能耗,而且在流量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二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或滑动以改变出风范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外侧或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边缘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封盖或开启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关闭时贴于所述出风口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龙,岳宝,吕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