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105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包括有定滑轮、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第一碳棒,定滑轮与顶端板连接,中端板装设在顶端板的下方,底端板装设在中端板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融合了市面上两种支架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束缚住重锤,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重锤相对于支架的摩擦,可以使小车的轨迹稳定下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其重锤能够更好的被束缚在支架之内,并使无碳小车的轨迹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无碳小车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属于无碳小车支架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碳小车,使用的支架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柔性支架,该种支架利用线绳对无碳小车的重锤进行一定的束缚。基本机构大部分是上下两块板,板上留有一圈孔用于穿线。其优点在于重量轻,可以减轻无碳小车整车的重量。缺点在于,线绳的束缚能力不够,重锤的摆动程度依然很大,对于车子轨迹的影响较大。另一种是筒式支架,该种支架在主体上与上述支架基本相同,对于重锤束缚的方式则是用纸筒或者塑料筒。其优点在于可以很好的束缚重锤的摆动,减少了重锤摆幅对于小车轨迹的影响。缺点在于重锤与筒壁的接触过多,损失了大量的能量。此外,支架对于轨迹有很大影响,因为大部分车子的支架顶部都采用定滑轮的设计,所以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定滑轮与重锤的距离越来越远,力矩越来越大,重锤的摆动幅度将会越来越大。由于重锤的质量很大,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会对小车的轨迹造成较大影响。即现有无碳小车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轨迹不稳定的问题。这个问题会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但无碳小车的支架对于重锤的束缚情况对于无碳小车的轨迹具有明显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碳小车支架。本技术能够很好的束缚住重锤,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重锤相对于支架的摩擦,可以使小车的轨迹稳定下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无碳小车支架,包括有定滑轮、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第一碳棒,定滑轮与顶端板连接,中端板装设在顶端板的下方,底端板装设在中端板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支架融合了市面上两种支架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束缚住重锤,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重锤相对于支架的摩擦,可以使小车的轨迹稳定下来。本技术使其重锤能够更好的被束缚在支架之内,并使无碳小车的轨迹更加稳定,本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无碳小车支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碳小车支架,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滑轮1、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第一碳棒5,定滑轮I与顶端板2连接,中端板3装设在顶端板2的下方,底端板4装设在中端板3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5依次穿过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碳棒5依次穿过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所设的通孔,并通过胶水与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碳棒5上装设有两块中端板3,两块中端板3沿第一碳棒5上下设置,即成阶梯放置,且中端板3为做出有凹槽的结构,两块中端板3的凹槽相对设置,绳子的一端与定滑轮I连接,绳子的另一端与重锤连接,重锤放置在两块中端板3的相对凹槽之间。即从定滑轮处I放下绳子将重锤拴住。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根第一碳棒5上还分别装设有两根用于束缚重锤的第二碳棒6,共四根第二碳棒6。本实施例中,上述四根第二碳棒6装设在下端的中端板3与底端板4之间。在小车出发的时候,重锤升至两块中端板3之间。行驶过程中,重锤在支架内会出现晃动,但是被四根第二碳棒6很好的束缚住,第二碳棒6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碳棒5的直径比第二碳棒6的直径大。其中第一碳棒5的直径是10mm。第二碳棒6的直径是4mm。本实施例中,上述定滑轮I与顶端板2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顶端板2、中端板3、底端板4都是亚克力板。本技术在使用时,重锤放置在两块中端板3之间的凹槽中,再从定滑轮I处放下绳子将重锤拴住。在小车出发的时候,重锤升至两块中端板3之间。行驶过程中,重锤在支架内会出现晃动,但是被四根第二碳棒6很好的束缚住。本技术的支架融合了市面上两种支架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束缚住重锤,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重锤相对于支架的摩擦,解决无碳小车的轨迹不稳定问题,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主权项】1.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滑轮、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第一碳棒,定滑轮与顶端板连接,中端板装设在顶端板的下方,底端板装设在中端板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通过胶水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碳棒上装设有两块中端板,两块中端板沿第一碳棒上下设置,且中端板为做出有凹槽的结构,两块中端板的凹槽相对设置,绳子的一端与定滑轮连接,绳子的另一端与重锤连接,重锤放置在两块中端板的两相对凹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两根第一碳棒上还分别装设有两根用于束缚重锤的第二碳棒,共四根第二碳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四根第二碳棒装设在下端的中端板与底端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碳棒的直径比第二碳棒的直径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碳棒的直径是10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碳棒的直径是4_。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滑轮与顶端板通过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包括有定滑轮、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第一碳棒,定滑轮与顶端板连接,中端板装设在顶端板的下方,底端板装设在中端板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支架融合了市面上两种支架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束缚住重锤,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重锤相对于支架的摩擦,可以使小车的轨迹稳定下来。本技术使其重锤能够更好的被束缚在支架之内,并使无碳小车的轨迹更加稳定,本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无碳小车支架。【IPC分类】A63H17-26【公开号】CN204543544【申请号】CN201520272936【专利技术人】王叶飞, 于兆勤, 郭刚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碳小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滑轮、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第一碳棒, 定滑轮与顶端板连接,中端板装设在顶端板的下方,底端板装设在中端板的下方,且两根第一碳棒依次穿过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所设的通孔,并与顶端板、中端板、底端板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飞于兆勤郭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