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340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其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下中间板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的下固定板,上中间板与上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下中间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工作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层弹簧结构来顶持连接柱,即上弹簧组和下弹簧组相互配合并共同顶持连接柱;在洗衣过程中,当滚筒出现振动时,连接柱随着滚筒同步振动,此时,上弹簧组的上弹簧单体和下弹簧组的下弹簧单体反复伸缩压紧,进而缓冲滚筒的振动。故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振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洗衣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用电器,洗衣机已进入至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其中,滚筒洗衣机是一种重要类型的洗衣机。对于滚筒洗衣机而言,其是一种利用滚筒翻滚清洗衣物的设备,由于衣服在滚筒内分布不均匀,在利用滚筒洗衣机清洗衣服的过程中,滚筒洗衣机的机身经常会出现剧烈的振动。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滚筒洗衣机普遍都安装有相应的减振结构,其中,减振结构安装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与底座之间,且减振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减振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且减振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该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稳定性好且减振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下中间板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的下固定板,上中间板与上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下中间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其中,所述上弹簧组包括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上弹簧单体,上弹簧单体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上中间板抵接。其中,所述下弹簧组包括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下弹簧单体,下弹簧单体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下中间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抵接。其中,所述上中间板与所述下中间板之间装设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间隔柱,间隔柱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其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下中间板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的下固定板,上中间板与上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下中间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工作时,本技术通过双层弹簧结构来顶持连接柱,即上弹簧组和下弹簧组相互配合并共同顶持连接柱;在滚筒洗衣机清洗衣服的过程中,当滚筒出现振动时,连接柱随着滚筒同步振动,此时,上弹簧组的上弹簧单体和下弹簧组的下弹簧单体反复伸缩压紧,进而缓冲滚筒的振动。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具有减振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连接柱        2——上固定板     3——上中间板      4——下中间板    5——底座          6——下固定板7——上弹簧组      71——上弹簧单体  8——下弹簧组      81——下弹簧单体  9——间隔柱。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1,连接柱1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2,上固定板2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3、下中间板4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5的下固定板6,上中间板3与上固定板2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7,下中间板4与下固定板6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8。进一步的,上弹簧组7包括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上弹簧单体71,上弹簧单体71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上固定板2和上中间板3抵接;下弹簧组8包括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下弹簧单体81,下弹簧单体81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下中间板4和下固定板6抵接。需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上弹簧单体71和下弹簧单体81通过螺栓安装固定, 与上弹簧单体71对应的螺栓螺装于上固定板2与上中间板3之间,与下弹簧单体81对应的螺栓螺装于下固定板6和下中间板4之间,上弹簧单体71和下弹簧单体81套装于相应的螺栓。更进一步的,上中间板3与下中间板4之间装设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间隔柱9,间隔柱9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上中间板3和下中间板4螺接。工作时,本技术通过双层弹簧结构来顶持连接柱1,即上弹簧组7和下弹簧组8相互配合并共同顶持连接柱1;在滚筒洗衣机清洗衣服的过程中,当滚筒出现振动时,连接柱1随着滚筒同步振动,此时,上弹簧组7的上弹簧单体71和下弹簧组8的下弹簧单体81反复伸缩压紧,进而缓冲滚筒的振动。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具有减振效果好且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1),连接柱(1)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2),上固定板(2)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3)、下中间板(4)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5)的下固定板(6),上中间板(3)与上固定板(2)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7),下中间板(4)与下固定板(6)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向延伸且上端部装设于滚筒洗衣机的滚筒的连接柱(1),连接柱(1)的下端部装设有上固定板(2),上固定板(2)的下方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且间隔布置的上中间板(3)、下中间板(4)以及装设于滚筒洗衣机底座(5)的下固定板(6),上中间板(3)与上固定板(2)之间装设有上弹簧组(7),下中间板(4)与下固定板(6)之间装设有下弹簧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组(7)包括有呈圆周环状分布的上弹簧单体(71),上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江李伟岑君妮杨志勤沈雪江岑泽玮徐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飞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