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用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23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用绞车,包括电机、输出轴、连接臂、卷筒和内转轴。输出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内转轴套于输出轴,多个连接臂均匀垂直穿过内转轴的轴心,套筒的内壁与连接臂连接,钢缆的一端连接在卷筒上。由于本卷筒为空心且内转轴上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又与卷筒内壁连接,从而使电机输出轴受均匀分布,降低了输出轴端部与卷筒接触处的断裂风险。连接臂分散了作用于卷筒的力,多个连接臂更是将作用于卷筒的作用力分散成为微小的多份,从而使绞车在大负荷工作下电机与卷筒之间不易断裂,提高了绞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用绞车,包括电机、输出轴、连接臂、卷筒和内转轴。输出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内转轴套于输出轴,多个连接臂均匀垂直穿过内转轴的轴心,套筒的内壁与连接臂连接,钢缆的一端连接在卷筒上。由于本卷筒为空心且内转轴上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又与卷筒内壁连接,从而使电机输出轴受均匀分布,降低了输出轴端部与卷筒接触处的断裂风险。连接臂分散了作用于卷筒的力,多个连接臂更是将作用于卷筒的作用力分散成为微小的多份,从而使绞车在大负荷工作下电机与卷筒之间不易断裂,提高了绞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专利说明】钻井用绞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用绞车,尤其是一种受力均衡的钻井用绞车。技术背景绞车,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卷扬机,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传统的绞车结构,其电机输出轴直接与卷筒的一端连接,输出轴受力点为输出轴的端部与卷筒的连接处,在负荷大时该处焊缝容易断裂。由于绞车是中小型矿山的主要提升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影响全矿生产,甚至导致全矿停产和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负荷工作时,电机输出轴与卷筒连接处不易断裂的>J-U ρ?α装直。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钻井用绞车,包括电机、输出轴、连接臂、卷筒和内转轴。输出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内转轴套于输出轴,多个连接臂均匀垂直穿过内转轴的轴心,套筒的内壁与连接臂连接,钢缆的一端连接在卷筒上。由于本卷筒为空心且内转轴上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又与卷筒内壁连接,从而使电机输出轴受力均匀分布,降低了输出轴端部与卷筒接触处的断裂风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为多个且均穿过内转轴的轴心,并且与卷筒的内壁均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底座和两个固定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固定座相对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卷筒两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卷筒与底座之间存在间隙,为缠绕在卷筒上的链条提供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优选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筒包括筒体、两个卷轴、护圈,护圈套于筒体的两端,转轴与筒体两端连接,转轴与筒体同轴设置,所述钢缆的一端固定在筒体上。护圈为链条提供限位,防止链条脱离筒体缠绕在转轴上,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更加可靠。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轴承,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孔,轴承固定于固定孔中,所述转轴与轴承过盈配合。筒体通过轴承转动固定在固定座上,能降低转轴与固定孔之间的摩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连接臂分散了作用于卷筒的力,多个连接臂更是将作用于卷筒的作用力分散成为微小的多份,从而使绞车在大负荷工作下电机与卷筒之间不易断裂,提高了绞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他附图。图1为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2为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图3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输出电机,2-输出轴,3-连接臂,4-卷筒,5-内转轴,6-底座,7-固定座,8-钢缆,401-筒体,402-转轴,403护圈,701-固定孔。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钻井用绞车,包括驱动电机1、输出轴2、连接臂3、卷筒4、内转轴5和钢缆8,输出轴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I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内转轴5套于输出轴2,连接臂3均匀垂直穿过内转轴5的轴心,套筒4的内壁与连接臂3连接,钢缆8固定在卷筒4上。驱动电机I通过转动带动卷筒4转动,卷筒4放出或者回收钢缆8,从而实现绞车升降作用。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上述连接臂3为多个且均穿过内转轴5的轴心,并且与卷筒的内壁均相连,设置多个连接臂3可以将加诸于卷筒4上的力分担为多个微小的作用力,绞车在大负荷工作下电机与卷筒之间不易断裂,提高了绞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底座6和两个固定座7,所述驱动电机I固定在底座6上,两个固定座7相对设置在底座6上,所述卷筒4的两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7上,所述卷筒4与底座6之间存在间隙。卷筒4在固定座6上转动。实施例4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轴承8,所述固定座7上设置有固定孔701,轴承9固定与固定孔701中,所述转轴402与轴承9过盈配合。实施例5 如图4所示,上述卷筒4包括筒体401、两个转轴402、护圈403,护圈403套于筒体401的两端,卷轴402与筒体401两端连接,转轴402与筒体401同轴设置,钢缆8的一端固定在筒体401上。护圈403为链条提供限位,防止链条脱离筒体401缠绕在转轴402上,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更加可靠。【权利要求】1.钻井用绞车,包括驱动电机(I)、卷筒⑷和钢缆(8),所述钢缆(8)固定在卷筒(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2)、连接臂(3)、内转轴(5),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I)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转轴(5)套于输出轴(2),所述连接臂(3)穿过内转轴(5)的轴心,所述卷筒(4)的内壁与连接臂(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用绞车,其特征结构在于:所述连接臂(3)为多个且均穿过内转轴(5)的轴心,并且与卷筒(4)的内壁均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用绞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6)和两个固定座(7),所述驱动电机(I)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两个固定座(7)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卷筒(4)的两端转动固定于两个固定座(7)之间,所述卷筒(4)与底座(6)之间存在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井用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4)包括筒体(401)、转轴(402)、护圈(403),护圈(403)套于筒体(401)的两端,转轴(402)与筒体(401)两端连接,转轴(402)与筒体(401)同轴设置,所述钢缆(8)的一端固定在筒体(4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用绞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9),所述固定座(7)上设置固定孔(701),轴承(9)固定于固定孔(701)中,所述转轴(402)与轴承(9)过盈配口 ο【文档编号】B66D1/28GK103466492SQ201310386924【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专利技术者】贺昶明 申请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井用绞车,包括驱动电机(1)、卷筒(4)和钢缆(8),所述钢缆(8)固定在卷筒(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2)、连接臂(3)、内转轴(5),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转轴(5)套于输出轴(2),所述连接臂(3)穿过内转轴(5)的轴心,所述卷筒(4)的内壁与连接臂(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昶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