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1212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侧设置有插孔,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插孔处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插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凸起;所述椅背下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接在所述插孔内从而使椅背和底座插接连接,所述插入部上开有与所述凸起相扣接的凹槽。车辆在起步、刹车以及在碰撞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椅背和底座发生移动时,将促使底座的插孔底部的凸起扣接到椅背的插入部上的凹槽内,从而使得椅背和底座的插接连接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侧设置有插孔,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插孔处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插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凸起;所述椅背下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接在所述插孔内从而使椅背和底座插接连接,所述插入部上开有与所述凸起相扣接的凹槽。车辆在起步、刹车以及在碰撞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椅背和底座发生移动时,将促使底座的插孔底部的凸起扣接到椅背的插入部上的凹槽内,从而使得椅背和底座的插接连接更加紧密。【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安全措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几乎是依据成人的身材、体重设计的,若儿童系上安全带坐在前座,由于儿童的身材、体重不同于成人,因此如果儿童使用专为成人而设计的安全设施,非但无法降低伤害相反的反而会增加儿童的伤害。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专为儿童安全乘车而设计的一种乘车装置,包括椅背和底座,使用时将椅背或/和底座固定在车辆的座位上,儿童再通过安全带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车辆在起步、刹车以及在碰撞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椅背和底座不可避免得出现相对移动的现象,并且椅背和底座这种相对移动随着车辆的速度变化越剧烈越明显。因此椅背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座椅的安全性能。现有专利号为CN201020173917.9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椅背,所述的底座和椅背采用活动连接。显然这种活动连接将底座和椅背分割成了两个构件,另外活动连接必然是可以活动的,这样对这种活动连接的连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椅背和底座不易发生脱离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侧设置有插孔,所述底座的底面靠近插孔处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插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凸起;所述椅背下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接在所述插孔内从而使椅背和底座插接连接,所述插入部上开有与所述凸起相扣接的凹槽。作为改进,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凸起点,椅背的插入部插入底座的插孔内后所述凸起点外露于所述插孔。利用椅背和底座材料的弹性,在插入部插接到插孔中,凸起点被压缩,当插入部插到底后,该凸起点恢复原状,由此同时,由于凸起点刚好设置在凹槽的底部,该凸起点对凹槽底部起到卡住的作用,使得底座和椅背的配合更加紧密。再改进,所述凸起点与凹槽分别位于插入部的不同侧。通过将凸起点与凹槽设置在不同的侧面上,使得底座的椅背的配合可以更加紧密。一般,椅背内部空心,其抗弯折性能较差,作为改进,所述椅背的自底座后侧向上延伸形成靠背部,所述靠背部包括前壁和后壁,所述前壁和后壁分别相对应设置有前加强凹槽和后加强凹槽,所述前、后加强凹槽的底壁相贴合。通过设置加强凹槽提高了椅背的抗弯折性能。再改进,所述靠背部两侧延伸出侧翼部,所述侧翼部的底部形成有内凹弧形面;所述底座后侧的两端向上延伸有扶手部,所述扶手部的后侧形成有与所述内凹弧形面相对应的外凸弧形面。通过在椅背的侧翼部和底座的扶手部设置相对应的内凹弧形面和外凸弧形面,在出现碰撞等情况时,底座能够阻止椅背往前倾。再改进,所述车用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纵向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上纵向平行设置有两导向块,所述导向槽的背面横向开有定位槽;所述靠背部的顶部向上延伸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向槽底面相对的配合面上设置有置于所述两导向块之间的凸块,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向槽的背面相对的配合面上横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扣接的一定数量的定位块。通过使用椅背的插接部上的定位块扣接住头枕的导向槽的定位槽的方式,实现头枕的上下移动,以适应儿童不同坐高的情况。再改进,所述底座的前侧两端向外延伸有杯架,所述杯架上设置有适合杯子坐落的水杯座。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杯架,满足儿童在行车过程中,能够自行喝水的要求。再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提高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与车辆座椅的之间的摩擦性能。再改进,所述底座、椅背和头枕经一次塑化而成为一体件,其中底座和椅背为吹塑成型一体件,头枕为注塑成型一体件。将三者做出一体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加工成本和装配的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车辆在起步、刹车以及在碰撞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椅背和底座发生移动时,将促使底座的插孔底部的凸起扣接到椅背的插入部上的凹槽内,从而使得椅背和底座的插接连接更加紧密。将传统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因车辆碰撞椅背和底座之间的分离转变成椅背和底座之间的扣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安装后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安装后示意图;图5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3、椅背2和头枕1,底座3和椅背2为吹塑成型一体件,头枕I为注塑成型一体件。底座3后侧设置有插孔31,插孔31底面靠近插孔31处开有凹槽36,凹槽36与插孔31的内壁之间形成凸起37 ;底座3后侧的两端向上延伸有扶手部32,扶手部32的后侧形成外凸弧形面34 ;底座3的前侧两端向外延伸有杯架33,杯架33上设置有适合杯子坐落的水杯座;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35。椅背2下端设置有插入部21,插入部21插接在插孔31内从而使椅背2和底座3插接连接,插入部21上开有与凸起37相扣接的凹槽211,另外插入部21设置有凸起点212,该凸起点212与凹槽211分别位于插入部21的相对侧面上,椅背2的插入部21插入底座3的插孔31内后凸起点212外露于插孔31,车辆在起步、刹车以及在碰撞过程中,底座3的插孔31底部的凸起37将会扣接到椅背2的插入部21上的凹槽211内,从而使得椅背2和底座3的插接连接更加紧密;椅背2的自底座后侧向上延伸形成靠背部22,靠背部22包括前壁222和后壁224,前壁222和后壁224分别相对应设置有前加强凹槽221和后加强凹槽223,前、后加强凹槽221、223的底壁相贴合;靠背部22两侧延伸出侧翼部23,侧翼部23的底部形成内凹弧形面231,该内凹弧形面231与上述底座3的扶手部32上的外凸弧形面34相对应;靠背部22的顶部向上延伸有插接部24,插接部24在面向座椅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凸块241,插接部24在背向座椅的一侧面上横向间隔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定位块242。头枕I纵向开有导向槽12,该导向槽12与上述椅背2的插接部24滑动配合;导向槽12的底面上纵向平行设置有两导向块13,该两导向块13对上述的椅背2插接部24的凸块242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导向槽12的背面横向开有定位槽11,该定位槽11与椅背2插接部24的定位块242相扣接,头枕I沿椅背2的插接部24纵向滑动,到达需要的位置时,椅背2插接部24上的定位块242将头枕I上的定位槽11扣接固定住,从而实现了头枕I的高度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3)和椅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后侧设置有插孔(31),所述底座(3)的底面靠近插孔(31)处开有凹槽(36),所述凹槽(36)与插孔(3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凸起(37);所述椅背(2)下端设置有插入部(21),所述插入部(21)插接在所述插孔(31)内从而使椅背(2)和底座(3)插接连接,所述插入部(21)上开有与所述凸起(37)相扣接的凹槽(2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锡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源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