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播种开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0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施肥播种开沟器,包括机架、施肥圆盘、导肥管、播种圆盘、输种管,其特征在于,施肥圆盘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支臂通过一施肥开沟器拉杆连接,所述施肥开沟器拉杆与支臂通过弹性元件相连接;导肥管设置在施肥圆盘一侧,在施肥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施肥限深轮;位于施肥圆盘侧后的播种圆盘通过播种拉杆和弹性支架与支架相连接,输种管设置在播种圆盘一侧,在播种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播种限深轮,且与施肥限深轮位于同一侧;施肥圆盘与播种圆盘为直面圆盘;在播种圆盘后还设置有压种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肥播种开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免耕播种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深度直面圆盘侧深施肥播种开沟器。
技术介绍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恢复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先进的耕作制,目前用于小麦免耕播种,把化肥深施到种子侧下恰到好处的位置的工作部件在国内还是空白,严重影响小麦等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目前小麦产区都是在收获过前茬作物或将秸秆粉碎还田整地后,再播种小麦。不仅收、耕、播环节繁多,农户费时费资,也费工时,成本高,还容易耽误农时。而现有的深施肥播种机,例如中国专利01265432.9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其虽可免耕直接播种小麦,但其开沟施肥和播种的深度不能控制,不能满足播种作物技术要求,对化肥的利用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秸秆粉碎覆盖免耕地上应用的,免耕播种机可控深度直面圆盘深施肥播种开沟器,播种作业时可以切断或压住秸秆杂草,不堵塞,种肥分施,并能有效控制施肥和播种深度,满足播种作物技术要求,提供化肥利用率,且节省费用、时间、人力,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施肥播种开沟器,包括机架、施肥圆盘、导肥管、播种圆盘、输种管,其特点在于,施肥圆盘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支臂通过一施肥开沟器拉杆连接,所述施肥开沟器拉杆与支臂通过弹性元件相连接;导肥管设置在施肥圆盘一侧,在施肥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施肥限深轮;位于施肥圆盘侧后的播种圆盘通过播种拉杆和弹性支架与支架相连接,输种管设置在播种圆盘一侧,在播种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播种限深轮,且与施肥限深轮-->位于同一侧;施肥圆盘与播种圆盘为直面圆盘;在播种圆盘后还设置有压种轮。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施肥圆盘和播种圆盘外缘单面边区形成一面软一面硬的刃口刀锋。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施肥限深轮和播种限深轮的直径大小不同。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在压种轮后还设置有挤土镇压轮。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导肥管下方还设置有楔形护肥板。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所述输种管下方还设置有楔形护沟器。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施肥圆盘与播种圆盘横向距离3-6cm。上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点在于:施肥圆盘和播种圆盘的边缘均形成有夹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免耕播种,且可以控制肥料和种子的施放和播种的深度,满足播种作物技术要求,并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节省了工序、费用、时间和人力。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控深度直面圆盘侧深施肥播种开沟器,包括:支臂1、弹性元件2、施肥开沟器拉杆3、施肥圆盘4、导肥管5、护肥板6、施肥限深轮7、播种圆盘8、护沟器9、压种轮10、挤土镇压轮11、播种限深轮12、输种管13、播种弹簧14、弹性支架15、方梁接头16、机架17、播种拉杆18。安装在机架17上的支臂1与施肥开沟器拉杆3相连接,并通过弹性元件2支撑下压,所述机架17可为免耕播种机方梁。施肥圆盘4通过轴承座和轴固定在施肥开沟器拉杆3上,施肥圆盘4的边缘具有夹角,且其-->外缘单面边区进行特殊处理,一面软一面硬使圆盘入土保持刃口刀锋。在施肥圆盘4一侧设置有导肥管5,在导肥管5下方设置有楔形护肥板6,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施肥圆盘4另一侧通过轴承座设置有控制深度的施肥限深轮7。通过支臂1下压弹性元件2使施肥圆盘4入土开沟,并通过限深轮7控制开沟施肥的深度。在施肥圆盘4侧后设置有播种圆盘8,施肥圆盘4与播种圆盘8的横向距离为3-6cm。播种圆盘8通过轴承座和轴固定在播种拉杆18上,所述播种圆盘8通过播种拉杆18和弹性支架15与机架17相连接,所述播种拉杆18和弹性支架15分别通过方梁接头16与机架17相连接,在弹性支架15上还设置有播种弹簧14。在播种圆盘8与施肥圆盘4设置施肥限深轮7的同一侧也设置有一与施肥限深轮7直径大小不同的播种限深轮12。播种圆盘8的边缘也具有夹角,且此夹角与施肥圆盘4具有的夹角大小不同,其外缘单面边区也经过特殊处理,一面软一面硬使播种圆盘8入土保持刃口刀锋。在播种圆盘8的另一侧设置有输种管13,在输种管13下方设置有楔形护沟器9。对着楔形护沟器9后面设置有压种轮10,在压种轮10后面设置有挤土镇压轮11,挤土盖沟镇压。本技术通过机架17装在播种机上,播种机前进,通过弹性元件2、弹性支架15以及施肥限深轮7和播种限深轮12的共同作用,施肥圆盘4和播种圆盘8切入土壤开出深沟和浅沟,肥料经导肥管5落入深沟,种子经输种管13落入浅沟,压种轮10把种子压入土中,挤土镇压轮11挤土盖沟镇压,完成免耕侧深施肥播种全过程。通过使用本技术,可将肥料施放深于种子侧下4-6cm,能够满足播种作物技术要求,并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另外,使用本技术可使农田裸露减少,增加秸秆覆盖,下雨时可降低地表径流,抑制沙尘,有效的改变大气质量;且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可靠,推广应用对于粮食和饲料作物生产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器件的结构可以经过进一步的改进,但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播种开沟器,包括机架、施肥圆盘、导肥管、播种圆盘、输种管,其特征在于,施肥圆盘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支臂通过一施肥开沟器拉杆连接,所述施肥开沟器拉杆与支臂通过弹性元件相连接;导肥管设置在施肥圆盘一侧,在施肥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施肥限深轮;位于施肥圆盘侧后的播种圆盘通过播种拉杆和弹性支架与支架相连接,输种管设置在播种圆盘一侧,在播种圆盘另一侧设置有播种限深轮,且与施肥限深轮位于同一侧;施肥圆盘与播种圆盘为直面圆盘;在播种圆盘后还设置有压种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圆盘和播种圆盘外缘单面边区形成一面软一面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殿生李长荣辛为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