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连富专利>正文

一种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种器,主要由种子箱7,底板4,排种轮1,轴套10,外壳2和刮种装置8组成,种子箱7和刮种装置8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与外壳2固接为一体,底板4上与种子箱7对应位置有一开口,外壳2下部有一排种口,其特征在于:它还有推杆导向轮12、弹簧6、往复推杆3和凸轮9;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分别沿圆周均布有径向通孔;往复推杆3上有一沿圆周凸起的凸台,凸台靠近圆板处为平面,并与圆板滑动配合;凸轮9中心有一圆孔,凸轮9套在轴套10上并与轴套10间隙配合;外壳2由两半拼接为一体,其中一半与凸轮9联为一体;排种轮1由通过各通孔中心线的径向剖面分成的两半拼接为一体,每一半与其内的推杆导向轮12和轴套10通过圆板联为一体;往复推杆3两端分别穿入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的通孔中,并与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上的通孔滑动配合,弹簧6套在往复推杆3上靠近排种轮1一端;排种轮1和往复推杆3朝排种轮1旋转方向的间隙配合处有一窝眼,窝眼略大于所播的种子,部分等间隔分布的往复推杆3也可在此基础上旋转180°;外壳2底部内壁和与排种轮1平行的两侧面的内壁分别与排种轮1的下半圆底部和排种轮1的两侧面贴近。(*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畜力和机械播种的排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穴式排种器都是在排种轮上打上窝眼,排种时靠重力使种子被动地落入窝眼中,当播种微小种子如谷子时,排种轮的圆周线速度超过0.2米/秒就容易漏选导致出现空穴,使日后产生缺苗断垅现象,因此不能适应快速机播。现有的穴式排种器窝眼间的距离都是固定的,不能调节,因此不能有效控制株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排种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应快速播种,能有效控制株距的排种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由种子箱,底板,弹簧,推杆导向轮,往复推杆,凸轮,排种轮,轴套,外壳和刮种装置组成,种子箱和刮种装置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外壳固接为一体,底板上与种子箱对应位置有一开口,外壳下部有一排种口,排种轮和推杆导向轮分别沿圆周均布有径向通孔;往复推杆上-->有一沿圆周凸起的凸台,凸台靠近圆板处为平面,并与圆板滑动配合;凸轮中心有一圆孔,凸轮套在轴套上并与轴套间隙配合;外壳由两半拼接为一体,其中一半与凸轮联为一体;排种轮由通过各通孔中心线的径向剖面分成的两半拼接为一体,每一半与其内的推杆导向轮和轴套通过圆板联为一体;往复推杆两端分别穿入排种轮和推杆导向轮的通孔中,并与排种轮和推杆导向轮上的通孔滑动配合,弹簧套在往复推杆上靠近排种轮一端;排种轮和往复推杆朝排种轮旋转方向的间隙配合处有一窝眼,部分等间隔分布的往复推杆也可在此基础上旋转180°;外壳底部内壁和与排种轮平行的两侧面的内壁分别与排种轮的下半圆底部和排种轮的两侧面贴近。该凸轮由排种凸轮和取种凸轮合为一体,取种凸轮的中心线与水平轴呈45°夹角,排种凸轮的中心线与水平轴呈270°夹角,排种凸轮和取种凸轮均与推杆导向轮内壁滑动配合。该往复推杆的总长度小于排种轮外圆半径与凸轮基圆半径之差,往复推杆穿入推杆导向轮部分的长度大于推杆导向轮外圆半径与凸轮基圆半径之差。上述方案中采用往复推杆和凸轮配合工作的结构,在取种过程中凸轮将往复推杆推出排种轮,实现-->强行取种操作,大大提高了取种的成功率;当排种轮转至排种口时,凸轮将往复推杆推出排种轮,在弹簧和凸轮的共同作用下又快速回缩到排种轮中,种子在惯性作用下可靠排出排种口。在取种和排种操作成功率大增的前提下,可使排种器适应快速播种。由于往复推杆上凸台的两相对面为与圆板平行的平面,排种轮又由两半拼成,所以可较方便地根据需要将部分往复推杆旋转180°,这样旋转过的往复推杆就不能取种,从而加大了播种间隔,实现了多种株距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排种器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由种子箱(7),底板(4),排种轮(1),推杆导向轮(12),弹簧(6),往复推杆(3),凸轮(9),轴套(10),外壳(2)和刮种装置(8)组成,种子箱(7),底板(4),排种轮(1),推杆导向轮(12),往复推杆(3),凸轮(9),轴套(10),外壳(2)均为高强度密氨塑料材料,种子箱(7)和刮种装置(8)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与外壳(2)用螺栓固接为一体,底板(4)上与种子箱(7)对应位置有一开口,供输送种子用,外壳(2)下部有-->一排种口,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分别沿圆周均布有一个以上的径向通孔;往复推杆(3)上有一沿圆周凸起的凸台,凸台靠近圆板处为平面,并与接触的平面滑动配合,以限制往复推杆(3)发生转动,确保有效取种或不取种两种状态;凸轮(9)中心有一圆孔,凸轮(9)套在轴套(10)上并与轴套(10)间隙配合;外壳(2)由两半拼接为一体,用螺栓固接,其中一半与凸轮(9)压合或注塑为一体;排种轮(1)由通过各通孔中心线的径向剖面分成两半,以保证方便地安装和调整往复推杆(3),该两半用螺钉固定为一体,每一半与其内的推杆导向轮(12)和轴套(10)压合或注塑为一体,联接体为一圆板;往复推杆(3)两端分别穿入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的通孔中,并与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上的通孔滑动配合,弹簧(6)套在往复推杆(3)上靠近排种轮(1)一端,使往复推杆(3)始终与凸轮(9)保持良好的接触;排种轮(1)和往复推杆(3)朝排种轮(1)旋转方向的间隙配合处有一窝眼,部分等间隔分布的往复推杆(3)也可在此基础上旋转180°,使往复推杆(3)上的部分窝眼与旋转方向相反,不能实现取种,加大了取种的间隔或时间,实现变株距取种;外壳(2)底部内壁和与排种轮(1)平行的两侧面的内壁分别与-->排种轮(1)的下半圆底部和排种轮(1)的两侧面贴近,保证种子不受损伤。凸轮(9)由排种凸轮(11)和取种凸轮(5)合二为一,取种凸轮(5)的中心线与水平轴呈45°夹角,排种凸轮(11)的中心线与水平轴呈270°夹角,排种凸轮(11)和取种凸轮(5)均与推杆导向轮(12)内壁滑动配合。往复推杆(3)的总长度小于排种轮(1)外圆半径与凸轮(9)基圆半径之差,往复推杆(3)穿入推杆导向轮(12)部分的长度大于推杆导向轮(12)外圆半径与凸轮(9)基圆半径之差。经上述联结和安装后,排种轮(1)、推杆导向轮(12)在穿入轴套(10)的转动轴带动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外壳(2)和凸轮(9)保持不变,当穿入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中的往复推杆(3)转至与水平轴呈大约45°夹角时,在凸轮(9)作用下露出排种轮(1),强行刮取种子;部分不需取种的往复推杆(3)在前行方向上无窝眼,因而不能取种。在外壳(2)保护下种子不会失落,当转至与水平轴呈大约270°夹角时,在凸轮(9)和弹簧(6)作用下使往复推杆(3)向下露出排种轮(1)后迅速回缩,在惯性作用下可靠地使种子推出,完成播种,这种高可-->能适应快速机播的要求。而没取种的往复推杆(3)只动作却无种子播出,加大了播种的间隔或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种器,主要由种子箱7,底板4,排种轮1,轴套10,外壳2和刮种装置8组成,种子箱7和刮种装置8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与外壳2固接为一体,底板4上与种子箱7对应位置有一开口,外壳2下部有一排种口,其特征在于:它还有推杆导向轮12、弹簧6、往复推杆3和凸轮9;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分别沿圆周均布有径向通孔;往复推杆3上有一沿圆周凸起的凸台,凸台靠近圆板处为平面,并与圆板滑动配合;凸轮9中心有一圆孔,凸轮9套在轴套10上并与轴套10间隙配合;外壳2由两半拼接为一体,其中一半与凸轮9联为一体;排种轮1由通过各通孔中心线的径向剖面分成的两半拼接为一体,每一半与其内的推杆导向轮12和轴套10通过圆板联为一体;往复推杆3两端分别穿入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的通孔中,并与排种轮1和推杆导向轮12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连富杨水金董玉林卢梅枝张玲玲王菊鹏贾陟张映碧霍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董连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