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663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力学性能优越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钢管混凝土柱上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贯穿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焊接钢管短梁,钢管短梁分别与上隔板和下隔板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钢管短梁是箱式结构,其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节点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工程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力学性能优越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钢管混凝土柱上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贯穿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焊接钢管短梁,钢管短梁分别与上隔板和下隔板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钢管短梁是箱式结构,其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节点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专利说明】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构成,它是在型钢混凝土和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钢管的存在能够防止混凝土过早开裂,混凝土的存在能够防止钢管的过早屈曲,二者共同工作能充分发挥钢材受拉性能高和混凝土受压性能好的优点,因此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好、经济效益显著和施工环保等许多优点,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已受到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普遍重视。但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是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最常用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梁的连接节点由于连接方式各异,节点的性能差异较大,主要的节点形式是外肋环板式、内隔板式和隔板贯通式等几种。这些节点都存在整体刚度较小,特别是柱与梁的连接处,在较大的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由于节点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并且破坏点接近钢管混凝土柱,进而使得整个钢管混凝土节点失去承载力而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力学性能优越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浇注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上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贯穿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焊接钢管短梁,所述钢管短梁分别与上隔板和下隔板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 所述钢管短梁是由底板、侧板、顶板和封板构成的箱式结构,钢管短梁的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所述短梁内部还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工字钢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为贯通式隔板。所述的工字钢梁为焊接或轧制而成。所述的钢管为焊接或轧制而成。所述钢管短梁的端部和工字钢梁的连接方式或为焊接连接,或为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增大了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刚性区域并且使得节点整体性增强。2、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承载力,改善了节点抗震性能。3、本专利技术由于梁端部刚度的增加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塑性铰外移,使得破坏点远离节点区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管短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隔板和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钢管混凝土柱,2为上隔板,3为下隔板,4为短梁,5为工字钢梁,6为底板,7为侧板,8为顶板,9为封板,10为加劲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所述钢管混凝土柱I内浇注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柱I上设置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贯穿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之间焊接钢管短梁4,所述钢管短梁4分别与上隔板2和下隔板3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4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4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5 ; 所述钢管短梁4是由底板6、侧板7、顶板8和封板9构成的箱式结构,短梁4的内部浇注有混凝土。所述短梁4内部还设置有加劲板10,所述加劲板10与工字钢梁5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为贯通式隔板。所述的工字钢梁5为焊接或轧制而成。所述的钢管I为焊接或轧制而成。所述钢管短梁的端部和工字钢梁的连接方式或为焊接连接,或为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钢管采用焊接或轧制而成的方矩管,钢管内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1,钢管混凝土柱I上设置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上隔板2和下隔板3贯穿钢管混凝土柱1,并与钢管的管壁焊接在一起,上隔板2和下隔板3之间焊接有钢管短梁4,焊接时,短梁4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上隔板2和下隔板3齐平并通过焊接连接,短梁4的两侧板与钢管混凝土柱I的钢管管边相对应并通过焊接连接,钢管短梁4的端部与与工字钢梁5的上下翼缘通过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或螺栓和焊接混合连接相连接,钢管短梁4内设置有加劲板10,同时加劲板10与工字钢梁5的腹板通过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或螺栓和焊接混合连接相连接。其中短梁4是由底板6、侧板7、顶板8和封板9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其内部浇注有混凝土,这样不仅节点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处塑性铰外移,改善了节点抗震性能。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施工要求,制作成角节点、边节点和中心节点,施工简单、方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得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所述钢管混凝土柱(I)内浇注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I)上设置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贯穿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之间焊接钢管短梁(4),所述钢管短梁(4)分别与上隔板(2)和下隔板(3)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4)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I)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4)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5); 所述钢管短梁(4)是由底板(6)、侧板(7)、顶板(8)和封板(9)构成的箱式结构,钢管短梁(4 )的内部浇注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梁(4)内部还设置有加劲板(10),所述加劲板(10)与工字钢梁(5)的腹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为贯通式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钢梁(5)为焊接或轧制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I)为焊接或轧制而成。【文档编号】E04B1/58GK103469902SQ201310446613【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专利技术者】郑亮, 董彦莉, 靳小俊, 韩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刚性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内浇注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上设置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贯穿钢管混凝土柱(1)的柱壁,并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之间焊接钢管短梁(4),所述钢管短梁(4)分别与上隔板(2)和下隔板(3)焊接在一起,钢管短梁(4)的两侧板分别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柱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钢管短梁(4)的端部设置有工字钢梁(5);所述钢管短梁(4)是由底板(6)、侧板(7)、顶板(8)和封板(9)构成的箱式结构,钢管短梁(4)的内部浇注有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董彦莉靳小俊韩云山耿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