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头旋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19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3:08
一种灯头旋转工装包括: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一电机、一传动丝杆、两第一齿轮、一传动轴和一细齿轮,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电机,电机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细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中部,传动轴与传动丝杆垂直,细齿轮与传动丝杆的螺纹啮合,两第一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两端;一灯头夹持转动机构,灯头夹持转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轮和一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灯头的灯头夹持组件,两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第一齿轮啮合,灯头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二齿轮上并可随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齿轮组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灯头转动,实现了灯头的自动转动避免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测试人员的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灯头旋转工装包括: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一电机、一传动丝杆、两第一齿轮、一传动轴和一细齿轮,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电机,电机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细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中部,传动轴与传动丝杆垂直,细齿轮与传动丝杆的螺纹啮合,两第一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两端;一灯头夹持转动机构,灯头夹持转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轮和一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灯头的灯头夹持组件,两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第一齿轮啮合,灯头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二齿轮上并可随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齿轮组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灯头转动,实现了灯头的自动转动避免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测试人员的疲劳强度。【专利说明】一种灯头旋转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测试工装,尤其涉及照明灯具的灯头旋转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灯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灯具的使用场所的情况差异也越来越大,不同的使用场所对灯具的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场合需要灯头不断地旋转,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检测灯头的旋转耐久性,以考察灯具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循环次数。具体的测试方法一般为:灯具的灯头绕着一个轴做来回的旋转运动,而现有技术的灯头旋转工装是通过人工旋转灯头来实现灯具的旋转的。这种方式要完成测试需要测试人员人工做上万次的循环重复动作,还要花费几十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使得测试人员极度疲劳,严重地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疲劳强度很高,实际测试实验中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灯头旋转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灯头旋转工装需要人工旋转灯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灯头旋转工装,用以对灯具进行旋转测试,所述灯具包括灯头、灯座和用以可转动地连接灯头与灯座的转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旋转工装包括: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丝杆、两第齿轮、传动轴和细齿轮,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传动丝杆转动,所述细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中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动丝杆垂直,所述细齿轮与所述传动丝杆的螺纹啮合,两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两端。灯头夹持转动机构,所述灯头夹持转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轮和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灯头的灯头夹持组件,所述两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两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灯头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第二齿轮上并可随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电机输出的扭矩经所述传动丝杆、所述细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后带动所述灯头夹持组件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使得所夹持的灯头随第二齿轮一起转动。优选地,动力机构还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电机和三所述固定板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电机相对设置,所述传动丝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分别在同一高度开有一通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通孔。优选地,传动轴上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丝杆上与所述第三固定板连接处套设有第二轴承。优选地,灯头夹持转动机构还包括盖板、四直板和两转动轴,所述四直板按照两直板一对共分成两对,两对直板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在同一高度都设有通孔,每对所述直板之间的盖板上开有贯穿孔,两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在两转动轴上,转动轴穿过一对所述直板上的通孔,将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固定在成对的一对所述直板之间,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一齿轮和所述转动机构的第二齿轮穿过所述盖板上的贯穿孔啮合,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通过至少两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由所述底板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而成。优选地,转动轴上和所述直板之间的连接处套设有第三轴承。优选地,灯头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两螺纹杆、两螺母和紧固件,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均包括一个半环形夹紧板本体和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板本体两端的两个安装板,两所述螺纹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板的两所述安装板上且螺纹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两所述第二齿轮各开有至少一个通孔,两所述螺纹杆各穿过一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通孔并旋上螺母固定。优选地,灯头夹持转动机构还包括两个灯座固定组件,所述灯座固定组件用以固定所述灯具的灯座。优选地,灯座固定组件包括推板、夹紧螺纹杆和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挡板上开有螺纹孔,所述推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夹紧螺纹杆上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夹紧螺纹杆的一端旋入螺纹孔中,其端部通过第四轴承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通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两所述灯座固定组件的挡板在所述盖板上相对设置,两所述挡板的连线方向与两对所述直板的连线方向垂直。优选地,灯头旋转工装还包括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包括磁铁和信号探针,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信号探针固定在最靠近所述磁铁的一侧的直板上,所述信号探针用以在磁铁靠近时产生电信号。优选地,信号探针是干簧管,所述干簧管在所述磁铁靠近时吸合并产生电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齿轮组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灯头转动,实现了灯头的自动转动避免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测试人员的疲劳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动力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动力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灯头夹持转动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灯头夹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头转动工装的灯座固定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测试用灯具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底板11、支撑板111、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1、第二固定板122、第三固定板123、电机13、传动丝杆14、传动轴15、细齿轮16、第一齿轮17、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19、盖板21、直板22、第二齿轮23、灯座固定组件24、丝杆241、推板242、第四轴承2421、挡板243、灯头夹持组件25、螺纹杆251、第一夹紧板252、第二夹紧板253、紧固件254、螺母255、转动轴26、贯穿孔27、第三轴承28、计数机构3、磁铁31、信号探针32、灯头61、灯座63和转动杆6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8,本专利技术的测试用灯具包括灯头61、灯座63和用以可转动地连接灯头和灯座的转动杆6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灯头旋转工装,用以对灯具进行旋转测试,其包括:动力机构I和灯头夹持机构2,还可以包括计数机构3。动力机构I包括电机13、传动丝杆14、两第一齿轮17、传动轴15和细齿轮16,传动丝杆14的一端连接电机13,电机13带动传动丝杆14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头旋转工装,用以对灯具进行旋转测试,所述灯具包括灯头、灯座和用以可转动地连接灯头与灯座的转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旋转工装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丝杆、两第齿轮、传动轴和细齿轮,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传动丝杆转动,所述细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中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动丝杆垂直,所述细齿轮与所述传动丝杆的螺纹啮合,两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两端;灯头夹持转动机构,所述灯头夹持转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轮和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灯头的灯头夹持组件,所述两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两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灯头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第二齿轮上并可随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电机输出的扭矩经所述传动丝杆、所述细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后带动所述灯头夹持组件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为中心转动,使得所夹持的灯头随第二齿轮一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赵永川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