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031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栓,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栓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是呈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能够有效地使锚栓切削混凝土、实心砖石等基础并攻出内螺纹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安装便捷和快速。无需配合塑料或金属套管,直接旋入安装基础的锚栓避免了失效安装不容易被肉眼分辨出而造成的隐患,并且避免了因为安装失误出现锚固力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螺纹的结构,能够在拆卸时很方便的旋拧出锚栓,锚栓能够重复利用,也不损坏所需要固定的墙体或者木板之类的被固定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栓,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栓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是呈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能够有效地使锚栓切削混凝土、实心砖石等基础并攻出内螺纹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安装便捷和快速。无需配合塑料或金属套管,直接旋入安装基础的锚栓避免了失效安装不容易被肉眼分辨出而造成的隐患,并且避免了因为安装失误出现锚固力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螺纹的结构,能够在拆卸时很方便的旋拧出锚栓,锚栓能够重复利用,也不损坏所需要固定的墙体或者木板之类的被固定部分。【专利说明】一种描栓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栓。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中,经常会遇到要将两部分固定起来的时候,尤其是经常会遇到护墙板安装、轻质隔墙安装以及地板安装等需要将木龙骨和混凝土固定到一起的情况。目前采用的主要固定结构是敲击式塑料锚栓。这种锚栓包括两个结构,其一是用尼龙、聚丙烯、或聚乙烯等工程塑料注塑生产的套管,其二是带有部分螺纹的螺钉。所述套管大致分成两部分,上段是较光滑的安装件区域,下段是带有花纹的锚固区域。所述螺钉的螺纹牙的截面为不对称三角形,向螺钉尾部方向倾斜,呈锯齿状。带有这种螺纹的螺钉并不适用于旋拧安装。该敲击式塑料锚栓的锚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者的施工规范程度。例如,如果预钻孔的深度过深,在锤击钉入螺钉的时候,套管没有可靠的固定在原有的位置,螺钉的螺纹段部分在完全挤入套管锚固区域内腔之前,套管被带入预钻孔深处,使得只有部分螺钉挤入锚固区域的内腔,锚固力将大打折扣,并且,失效的安装不容易被肉眼分辨出而造成隐患。这种敲击式塑料锚栓安装完毕后,不易拆卸,拆卸后易损坏被固定部分,且套管不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栓,旨在解决现有的敲击式塑料锚栓不便于拆卸、不能重复利用以及容易因为安装问题出现锚固力不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锚栓,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栓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是呈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使安装更加便捷和快速。采用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的锚栓利用螺纹啮合锚固原理避免了失效安装不容易被肉眼分辨出而造成的隐患,并且避免了因为安装失误出现锚固力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螺纹的结构,能够在拆卸时很方便的旋拧出锚栓,锚栓能够重复利用,也不损坏所需要固定的墙体或者木板之类的被固定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段是密集割线式螺纹段,这种经过割线处理的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增加了大量的切削刃口,使得螺纹切削力提高,阻力小,更容易在混凝土中攻出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密集割线式的第一螺纹段锯齿刃口沿螺纹右旋方向不对称倾斜,增加了螺纹旋入时刃口和预钻孔内壁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锚栓攻出内螺纹的能力,增加锚栓旋入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锚栓头部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中至少有一条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段攻出的内螺纹啮合,能够提高锚栓的固定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段是包括螺纹A和螺纹B的双线螺纹,且所述螺纹A为第一螺纹段的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的光滑延伸部,所述螺纹B的外径小于第一螺纹段的外径。螺纹B锲入螺纹A切削内螺纹时排出的砂粒粉屑中,有效提高了整体的锚固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A的牙底直径都要略小于锚栓安装的预钻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B的外径与安装锚栓的预钻孔直径相当,整条第二螺纹段的螺纹B终止于第一螺纹段之前。在安装过程中,第二螺纹段的螺纹B本身并不起到攻螺纹以及螺纹啮合等作用,而是锲入第二螺纹段螺纹A切削内螺纹时排出的砂粒粉屑中,有效提高了整体的锚固力。进一步地,所述螺纹A是螺距加宽的自攻螺纹型设计,相比同公称直径的国家标准自攻螺纹的螺距加大了 150%?180%,螺纹牙角是60度。宽螺距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旋入导程,使安装速度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牙纹之间也留下足够的空间容纳内螺纹切削过程中排出的砂粒粉屑。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还设置有平滑的光杆段,所述光杆段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段与所述锚栓头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锚栓头部是沉头型,能够使锚栓头部埋入被固定部分中。进一步地,所述锚栓头部的支承面设有至少一条凸棱,锚栓旋拧安装时,凸棱能够起到刮削扩孔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于所述锚栓头部的支承面且其截面呈梯形,能够提高凸棱的刮削扩孔作用,使锚栓头部更易埋入被固定物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远离锚栓头部一端设有锥台式的尾部。锥台式的尾部能保留尾部的旋入引导作用,并且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螺纹的有效啮合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锥台是12?18度,锥台的末端截面是自然的圆形,其直径为锚栓安装的孔直径的75%。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能够有效地使锚栓切削攻出内螺纹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安装便捷和快速。采用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的锚栓利用螺纹啮合锚固原理,避免了失效安装不容易被肉眼分辨出而造成的隐患,并且避免了因为安装失误出现锚固力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螺纹的结构,能够在拆卸时很方便的旋拧出锚栓,锚栓能够重复利用,也不损坏所需要固定的墙体或者木板之类的被固定部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锚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栓的A-A截面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栓的凸起棱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栓的螺纹A和螺纹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栓的B-B截面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建筑施工中铺设木龙骨为代表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一种锚栓,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I和螺杆,所述螺杆远离锚栓头部I的一端设有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4,光杆段6设在锚栓头部I与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4之间。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4能够切削攻出内螺纹,使安装更加便捷和快速,并且由于采用了螺纹的结构,锚栓能够在拆卸时很方便的旋拧出,从而重复使用锚栓,并且不损坏如木板、墙体之类的被固定部分。实施例2:参阅图2至图6所示,一种锚栓,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I和螺杆,所述锚栓头部I是沉头型。锚栓头部I的支承面设有凸棱7,锚栓旋拧安装时,凸棱7能够起到刮削扩孔作用。凸棱7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于锚栓头部I的支承面,并且凸棱7的截面呈梯形,能够提高凸棱7的刮削扩孔作用,使锚栓头部I最终能轻易埋入木龙骨,使锚栓头部I的表面和木龙骨的表面相平,或者稍低于木龙骨的表面,不至于影响木龙骨之上的护墙板、地板等的铺设。锚栓头部I的末端(本说明书如无特别说明,均以各自结构段靠近锚栓头部一端作为始端,靠近锚栓尾部一端作为末端)设有平滑的光杆段6,该结构段表面光滑。光杆段6的长度依不同型号的锚栓其产品总长不同而不同,但螺纹总长是固定不变的。这是由于螺纹段部分应完全旋入混凝土上的预钻孔内,螺纹长度也就是锚栓外螺纹与预钻孔内被攻出的内螺纹的啮合长度,其长度是依据设计锚固力来确定的。而光杆段6的长度必须适合同一安装基础上木龙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旋拧驱动结构的锚栓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锚栓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是呈锯齿状的自攻型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固澄梵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