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482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通过油压机对上模块持续施压,使上模块的凹模板完成对压铸件表面渣包、流道及多余飞边的去除工作,同时还通过冲头、冲针对压铸件芯孔内进行去毛刺,省去了以往人工去毛刺的繁琐步骤,有效的实现了大批量压铸件的切边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通过油压机对上模块持续施压,使上模块的凹模板完成对压铸件表面渣包、流道及多余飞边的去除工作,同时还通过冲头、冲针对压铸件芯孔内进行去毛刺,省去了以往人工去毛刺的繁琐步骤,有效的实现了大批量压铸件的切边工作。【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如调速器后盖等压铸件均由流道、产品本身及渣包连接一体构成,由于压铸件生产量较大,为了去除与产品连接一体的流道及渣包,需要操作人员逐一对压铸件进行手动切边(包括去除流道、渣包及多余飞边)工作,这种人工去除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还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有效的实现了大批量压铸件的切边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企业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 所述下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下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对角处对称装置导向柱,在所述下模板的中部还固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装置用于连接切边压铸件的定位板镶块,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在所述下模板上表面还对称装置限位柱; 所述上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对角处对称装置与上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套;所述上模板的下部顺序固接垫板固定板、凹模板垫板,所述凹模板垫板还与凹模板固接,使上述上模板、垫板、固定板、凹模板垫板及凹模板连接形成一整体;多个橡皮贯穿装置于所述垫板及固定板内部,在所述凹模板垫板及凹模板内部开有孔,于所述孔内装置脱料板,冲针及冲头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脱料板连接;在所述脱料板上还对称固接第一脱料板镶块,两第一脱料板镶块之间还装置第二脱料板镶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下模板、上模板、垫板、固定板、凹模板垫板及凹模板均为矩形模板; 第一脱料板镶块为矩形柱状,所述第二脱料板镶块为“T”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通过油压机对上模块持续施压,使上模块的凹模板完成对压铸件表面渣包、流道及多余飞边的去除工作,同时还通过冲头、冲针对压铸件芯孔内进行去毛刺,省去了以往人工去毛刺的繁琐步骤,有效的实现了大批量压铸件的切边工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企业对人工的投入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产品安装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产品安装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产品安装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 如图1、图2所示,下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下模板1,位于下模板I的对角处对称开有导向柱安装孔401,在导向柱安装孔401内装置导向柱4,导向柱4为长圆柱形,在下模板I上开有一组定位销安装孔1901及多个螺钉安装孔1801,定位销19贯穿定位销安装孔1901并将定位板2与下模板I连接,同时通过螺钉18将定位板2与下模板I固定,在定位板2上开有定位板镶块安装孔201,定位板镶块201装置于定位板镶块安装孔201内部,使定位板镶块201的底面与下模板I的上表面抵接。位于上述定位板2的两侧,在下模板I的上表面还通过螺钉18对称固接限位柱5。如图1、图2所示,上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上模板17,位于上模板17的对角处对称开有导向套安装孔701,在导向套安装孔701内装置与上述导向柱4配合的导向套7,位于上模板17的下部顺序设置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在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及凹模板垫板12上均开有螺钉安装孔1801,定位销安装孔1901分别设置于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上,通过定位销19贯穿上述各部件的定位销安装孔1901使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相连接,同时利用螺钉18将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固定,如图1所示,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上还开有紧固螺钉安装孔2101,通过紧固螺钉21使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固接,由此使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连接形成一整体。在垫板16及固定板13上分别开有橡皮安装孔2001,在橡皮安装孔2001内装置橡皮20,使橡皮20的端面与上模板17的底面抵接。在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的中部开有脱料板安装孔1101,在脱料板安装孔1101内布置脱料板11,然后在固定板13以及上述脱料板11上还开有冲针安装孔1401及冲头安装孔1501,多个冲针14及一个冲头15分别贯穿固定板13并伸出脱料板11,冲针14及冲头15的伸出部分与压铸件芯孔互为配合,以便去除各芯孔内的毛刺。在脱料板11上还对称开有脱料镶块安装孔2201,通过小螺钉22使第一脱料板镶块9与脱料板11的底面固接,在上述两第一脱料板镶块9之间,还布置与脱料板11底面相固接的第二脱料板镶块10,由此完成整个上模块的安装。上述第一脱料板镶块9为矩形柱状,第二脱料板镶块10为“T”形。下模板1、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均为矩形模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待上模块与下模块分别组装完毕后,如图3、图4所示,将压铸件6的开口朝下,使压铸件6的开口与定位板镶块3互为配合,并与定位板2抵接,然后再将组装完成的上模块置于压铸件6的上方,缓缓放下,使导向套7与导向柱4互相配合,使压铸件6的上表位于凹模板8的脱料板安装孔1101内,由于上述冲针14及一个冲头15分别贯穿固定板13并伸出脱料板11,使冲针14及冲头15的伸出部分与压铸件6的芯孔互为配合,以便去除各芯孔内的毛刺。待上模块与下模块配合完成后,启动油压机(图中未示出),油压机的油缸推动上模板17向下运动,由于橡皮20安装在垫板16及固定板13的橡皮安装孔2001前是经过预压的,因此橡皮20施力使脱料板11在脱料板安装孔1101内滑移运动,从而使脱料板11下部的第一脱料镶块9及第二脱料镶块10与压铸件6的上表面抵接,此时油压机的油缸继续向下运动,橡皮20受力产生压缩,为后续向脱料板11施压而预存压力,向下运动中,凹模板8与压铸件6的抵接并在下压力中对压铸件6的流道、渣包及多余飞边进行切除,直至上模板17的底面与限位柱5抵接,油压机的油缸反向工作,从而解除第一脱料镶块9及第二脱料镶块10对压铸件6表面的压力,在瞬间使压铸件6顶出,取出产品后完成整个切边工作。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 所述下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下模板(1),位于所述下模板(I)的对角处对称装置导向柱(4),在所述下模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为配合的上模块及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下模板(1),位于所述下模板(1)的对角处对称装置导向柱(4),在所述下模板的中部还固接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内装置用于连接切边压铸件的定位板镶块(3),位于所述定位板(2)的两端,在所述下模板(1)上表面还对称装置限位柱(5);?????????所述上模块的结构为:包括一上模板(17),位于所述上模板(17)的对角处对称装置与上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套(7);所述上模板(17)的下部顺序固接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所述凹模板垫板(12)还与凹模板(8)固接,使上述上模板(17)、垫板(16)、固定板(13)、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连接形成一整体;多个橡皮(20)贯穿装置于所述垫板(16)及固定板(13)内部,在所述凹模板垫板(12)及凹模板(8)内部开有孔,于所述孔内装置脱料板(11),冲针(14)及冲头(13)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板(13)并与脱料板(11)连接;在所述脱料板(11)上还对称固接第一脱料板镶块(9),两第一脱料板镶块(9)之间还装置第二脱料板镶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红旗电机配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