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和具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3827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18:06
提供了一种防治布线在面板上的电线摇动或移动的线束固定装置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一种线束固定装置(2),该线束固定装置(2)设置有:要布线在面板上的电线(11);覆盖电线(11)的外周面并且固定到电线(11)的固定部(12);在固定部(12)上直立并且与面板中的安装孔锁定的锁定部(17);以及在电线(11)的纵向上从固定部(12)在电线(11)的纵向上的一端延伸的延伸部(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防治布线在面板上的电线摇动或移动的线束固定装置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一种线束固定装置(2),该线束固定装置(2)设置有:要布线在面板上的电线(11);覆盖电线(11)的外周面并且固定到电线(11)的固定部(12);在固定部(12)上直立并且与面板中的安装孔锁定的锁定部(17);以及在电线(11)的纵向上从固定部(12)在电线(11)的纵向上的一端延伸的延伸部(15)。【专利说明】线束固定装置和具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布线在面板中的电线摇动和移动的线束固定装置以及包括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
技术介绍
在这样的汽车中,安装了各种电子设备和电气部件。电子设备和电气部件与传递来自诸如电池的电源的电力或来自控制单元等的控制信号的线束相连接。线束布线在构成这样的汽车的车体的面板中。线束设置有电线,使电线与电源或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这样的连接器或端子装接到电线的端部,并且线束固定装置装接到电线并且闩锁在面板的孔中(例如,见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电线可移动地形成。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2-315164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不利地,当线束固定装置装接到电线束时,在线束固定装置的电线和要布线在面板中的多个电线捆束的电线束利用粘合带缠绕在一起时,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线束固定装置不被粘合带缠绕,从而造成电线束在线束固定装置上摇摆的缺点。此外,此外,由于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线束固定装置形成为相对于电线可移动,所以造成了电线束在线束固定装置上在轴向或在电线束的外周向上移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相关问题。即,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防止要布线在面板中的线束摇动或移动的线束固定装置和设置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线束。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电线,该电线布线在面板中;固定部,该固定部覆盖所述电线的外周面,并且固定到所述电线;闩锁部,该闩锁部从所述固定部直立,并且闩锁在所述面板的装接孔中;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电线的纵向上的一端沿着所述电线的纵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形成为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由多个布置成要布线在面板中的捆束的电线制成的电线束;在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由于覆盖所述电线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电线覆盖物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部连续地布置,所以使得能够将所述电线固定到所述固定部。此外,通过利用粘合带缠绕的所述电线束,使得能够将所述电线束固定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因此,使得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将所述电线束无摇摆或移动地固定到所述面板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由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的所述延伸部形成为板状,所以提高了粘合到所述延伸部的这样的粘合带的粘合特性,也提高了在所述电线束上方的所述延伸部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将所述电线束强力并稳定地固定到所述面板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线束设置有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以使得能够防止所述电线束摇动或移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出图2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形成图2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模具的主截面图。图5是图4所示的模具的下模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束的透视图。图7是图示出图6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8是形成图7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模具的主截面图。图9是图8所示的模具的下模的透视图。参考标记列表1、IA 线束2、2A线束固定装置5电线束8 电线9线束带11 电线12固定部15延伸部17闩锁部19电线覆盖物21柱状部22闩锁片23按压部41、41A 模具42、42A 上模43、43A 下模44模制腔45电线容纳腔48 导出口L 距离【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9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wire harness) I设置有:电线束5,该电线束5要布线在面板中;线束固定装置2,该线束固定装置2要装接到电线束5并且闩锁在面板的孔中。如图1所示,诸如线束带9的粘合带围绕电线束5和线束固定装置2缠绕。电线束5制造成,使得多个电线8被用于线束9的带9缠绕并且捆束。电线8是所谓的被覆电线(covered electric wire),设置有导电芯线以及绝缘覆盖物。芯线由多个导线编织物形成。导线由诸如铜或铜合金的导电金属制成。覆盖物由诸如聚氯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制成,并且布置在芯线的外周面上以覆盖芯线。从而,电线8的外周面布置为覆盖部的外周面。注意,芯线可以由一个导线制成。如图2所示,线束固定装置2设置有:固定部12,该固定部12布置成固定到电线11 ;闩锁部17,该闩锁部17布置成闩锁在面板的装接孔中。线束固定装置2由诸如聚丙烯树脂的柔性合成树脂制成。电线11是所谓的被覆电线,设置有导线和绝缘覆盖物。芯线以编制多个导线的方式形成。芯线由多个编制的导线形成。导线由诸如铜或铜合金的导电金属制成。覆盖物由诸如聚氯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制成,并且布置在芯线的外周面上以覆盖芯线。从而,电线11的外周面布置成为覆盖物的外周面。注意,芯线可以由一个导线制成。如图2所示,固定部12形成为平面椭圆板状。固定部12设置有延伸部15,该延伸部15在与电线11的轴向平行的纵向上从一端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12和延伸部15设置有电线覆盖物19,该电线覆盖物19从延伸部15在其纵向上的一端到固定部12的另一端沿着电线11凸出,并且覆盖电线11的外周面。如图3所示,延伸部15形成为在其长度方向上比固定部12稍长。延伸部15形成为与固定部12 —样厚。如图2所示,延伸部15形成为电线11的宽度的大约三倍宽。如图2所示,覆盖部19以其表面是沿着电线11的外侧的弧形的方式形成。覆盖物19与固定部12和延伸部15 —体地形成。覆盖物19形成为电线11的厚度的大约五分之一厚,并且覆盖电线11的外周面。如图3所示,闩锁部17设置有:柱状部21、21,该柱状部21、21从固定部12站立,并且相互平行;闩锁部22,该闩锁部22从柱状部21、21的尖端朝着固定部12延伸;以及按压部23,该按压部23按压面板的表面。如图3所示,柱状部21、21设置成在垂直于固定部12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电线11的轴向上间隔地布置。柱状部21的基端形成为具有在装接孔内不引起颤动的直径。如图3所示,闩锁部22形成为从柱状部21、21的尖端朝着固定部12相互逐渐远离地倾斜。闩锁部22具有自由端侧,该自由端侧设置有闩锁在装接孔的周缘上的闩锁台阶部。闩锁部22形成为能够大致平行于电线11的轴向地移动。如图3所示,按压部23以其直径从固定部12朝着柱状部21的尖端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并且几乎是椭圆环状。按压部23形成为具有弹性,以利用其边缘部按压面板。在下文中,将讨论模制如上所示构造的电线固定装置2的模具41。如图4所示,模具41设置有上模42和下模43,并且布置为水平分型模具。在上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圣享上原建彦村上好弘空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