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及制备方法、细胞培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3077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及制备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包括聚苯乙烯体,所述聚苯乙烯体上接枝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在培养细胞时,经简单的温度变化,就可以非损伤的获得完整的培养细胞层及其所沉积的细胞外基质,避免使用胰酶消化或者化学试剂解离,减少了细胞的死亡,降低了对细胞外基质的损伤,提高了培养细胞的质量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包括聚苯乙烯体,所述聚苯乙烯体上接枝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在培养细胞时,经简单的温度变化,就可以非损伤的获得完整的培养细胞层及其所沉积的细胞外基质,避免使用胰酶消化或者化学试剂解离,减少了细胞的死亡,降低了对细胞外基质的损伤,提高了培养细胞的质量和活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及制备方法、细胞培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细胞治疗是以功能性细胞为主体的治疗方法,既可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也可与常规的手术、化学药物等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其作用机理为:1)细胞的直接作用,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或杀伤肿瘤细胞;2)细胞的间接作用,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或生物活性分子,调节患者自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治疗性细胞可以是患者自身来源的,也可以是同种异体来源的;治疗方法可以是一般的输注,也可以是移植。细胞治疗广泛用于骨髓移植、晚期肝硬化、股骨头坏死、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等疾病。细胞治疗已有百年历史,可追溯到1493-1541年,由菲律宾Auredus Paracelsus提出,1912年德国医生将细胞治疗第一次用于治疗“小儿胸腺机能减退和甲状机能低下”,1930年瑞士的代保罗.尼汉斯(Daul Niehans, 1882-1971年)成为细胞治疗皮肤年轻化的著名医师,被称为“细胞治疗之父”。1990年,Niehans报道了 6500例患者愿意接受该治疗技术。并在墨西哥的Tiguaka开始应用细胞治疗艾滋病(AIDS)和其他各种疾病。至2012年,国外文献报道的自体MSCs移植治疗冠心病就己超过800例。一项67例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以自体MSCs为试验组,以安慰剂为对照组,治疗后4个月MRI检查,证实心肌血循环及心功能显著改善。国内己在很多医院有类似的临床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冠心病,也用于肢体缺血性疾病、促进上皮再生等治疗,近期疗效令人鼓舞。在MEDELINE上输入Cell andStem Cell Therapy,可检索到6万多条相关文献,表明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 点。细胞治疗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临床医生、管理者的共识。在组织工程学中生物支架材料是指通过提供物理和化学的信号,在形成有功能的组织的过程中能指导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成组织而所设计出的新的生物材料。通常的观点认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该满足下列要求:①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降解速率与新组织形成速率相一致;③无毒无免疫原性;④合适的力学性能;⑤适当的三维结构(空隙和形态),以便细胞、气体、代谢产物、营养成分和信号分子在支架内部运输并与周围局部环境相交换。根据降解与否,生物支架材料可分为非可降解材料和可降解材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两大类,每类材料又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目前,在组织工程中脱去组织内细胞的方法基本都是应用生物学酶(如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核酸酶等)消化法或直接细胞刮落法,其存在对细胞表面蛋白、离子通道、细胞信号等造成损伤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组织工程中脱去组织内细胞的方法基本都是应用生物学酶消化法或直接细胞刮落法,该些方法对细胞表面蛋白、离子通道、细胞信号等造成损伤的技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组织工程中脱去组织内细胞的方法基本都是应用生物学酶消化法或直接细胞刮落法,该些方法对细胞表面蛋白、离子通道、细胞信号等造成损伤的技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培养细胞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组织工程中脱去组织内细胞的方法基本都是应用生物学酶消化法或直接细胞刮落法,该些方法对细胞表面蛋白、离子通道、细胞信号等造成损伤的技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包括聚苯乙烯体,所述聚苯乙烯体上接枝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上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b、将制得的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接枝在聚苯乙烯体上,得到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优选地,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在二氧六环中加入聚苯乙烯、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和偶氮二异丁腈,聚苯乙烯、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之比为1:1:0.01-1:2:0.5,室温下 搅拌溶解;通氮气-冷冻-抽排循环3-5次,70-100°C反应10_18h,旋蒸除掉二氧六环,加入四氢呋喃溶解,在乙醚中沉淀,得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由以下方法制备:在甲苯中将苯乙烯和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室温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苯乙烯、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5-20):3:(1-3),搅拌至偶氮二异丁腈完全溶解,通氮气,70-90°C反应5-7h,旋蒸除掉甲苯,加入四氢呋喃溶解,在石油醚中沉淀,得聚苯乙烯。优选地,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将聚苯乙烯体放置到涂层机上,滴加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液于聚苯乙烯体上,使涂层机的转速为2000-35000rpm,悬涂30-60s,将制备好的聚苯乙烯体放入烘箱内在80-120°C烘干2_4h,即得到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或接触角测试的检测方法验证是否接枝成功。利用上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培养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进行消毒、灭菌;b、用上述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进行细胞培养,培养温度为35_38°C,待细胞培养结束后,使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的温度降为10-28°C,细胞从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上自动脱落。优选地,所述细胞包括单克隆抗体活化的免疫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羊膜干细胞、成体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和人工诱导的多能干细胞。优选地,所述灭菌方法选自用苯扎溴铵溶液浸泡、酒精浸泡、EOG灭菌或Y射线灭菌的其中一种。优选地,所述自动脱落的细胞可以成团、成片或者单独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在培养细胞时,经简单的温度变化,就可以非损伤的获得完整的培养细胞层及其所沉积的细胞外基质,避免使用胰酶消化或者化学试剂解离,减少了细胞的死亡,降低了对细胞外基质的损伤,提高了培养细胞的质量和活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pNIPAAm接枝片的红外图谱;图2为实施例一中干细胞在接枝片表面的脱附过程照片;图3为实施例二中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形态学照片(接种后A:24h ;B:7d ;C:10d ;D:15d,40X );图4为实施例二中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图;图5为接枝片脱落的细胞和胰酶消化收获的细胞进行损伤检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旋 涂法制备温敏性聚苯乙烯培养片并培养人脐带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苯乙烯体,所述聚苯乙烯体上接枝聚苯乙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念民杜明明冯见陈彦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瀚正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