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诱导治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1032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了新的多肽缔合体,该多肽缔合体维持BiTE所具有的强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优异的性质,具有长的血中半衰期,并且通过取代抗原结合结构域,将各种细胞作为靶诱发细胞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发现了新的多肽缔合体,该多肽缔合体维持BiTE所具有的强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优异的性质,具有长的血中半衰期,并且通过取代抗原结合结构域,将各种细胞作为靶诱发细胞毒。【专利说明】细胞毒诱导治疗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缔合体、该多肽缔合体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多肽缔合体作为有效成分的细胞毒诱导治疗剂,该多肽缔合体使T细胞接近于靶癌细胞,通过T细胞对靶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使癌症的治疗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含有该细胞毒诱导治疗剂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或预防各种癌症的药物组合物、或者使用该药物组合物的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显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的多数的治疗用抗体,作为以癌症治疗为目的的药物得以开发(非专利文献I)。已知这些治疗用抗体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所必需的信号、诱发细胞凋亡信号、或者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Q)C (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发挥对癌细胞的抗肿瘤效果(非专利文献2)。通过抗体的Fe区与存在于NK细胞或巨噬细胞等的效应细胞上的Fe受体相结合,这些效应细胞对抗体所结合的靶癌细胞所发挥的细胞毒为ADCC。存在于抗体的结构中的补体结合部位上结合有补体复合体。通过在抗体所结合的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于该复合体中的补体成分形成孔,来促进水或离子向细胞内流入而破坏细胞所引起的细胞毒为CDC。在现有的治疗用抗体中虽然确认到优异的作用,但通过给予这样的抗体而获得的治疗成效还无法满足需要。因此,期望开发发挥更为强有力的杀细胞活性的对癌症的治疗抗体。除将上述的NK细胞或巨噬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动员的ADCC当作其抗肿瘤效果的机理的抗体之外,将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动员的细胞毒当作其抗肿瘤效果的机理的抗体即T细胞募集抗体(T cell recruiting抗体、TR抗体)也从1980年代就被人们所知(非专利文献3?5)。TR抗体为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该TR抗体包含对抗T细胞上的T细胞受体(TCR)复合体的任意一个构成亚单元的抗体、特别是与CD3epsilon链结合的抗体和与靶癌细胞上 的抗原结合的抗体。通过TR抗体同时与CD3印silon链和癌抗原结合,T细胞接近于癌细胞。从而被认为通过T细胞所具有的细胞毒作用,对癌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得以发挥。作为TR抗体之一,也已知有被称为三官能抗体(trifunctional antibody)的抗体(非专利文献6、7)。该三官能抗体为与癌抗原结合的Fab和与CD3epsilon链结合的Fab分别包含在单臂中的whole IgG型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将对抗EpCAM的三官能抗体即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向具有EpCAM表达阳性的癌细胞的恶性腹水患者的腹腔内进行给予,显示出对于恶性腹水症的治疗效果。在EU中以上述的治疗作为目的的卡妥索单抗的使用得以承认。并且最近,被称为BiTE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的TR抗体显不强的抗肿瘤作用这一事情得以认知(非专利文献8、9)。BiTE为具有对抗癌抗原的抗体的scFv与对抗⑶3epsilon链的抗体的scFv经由短的多肽接头相连接而成的分子型的TR抗体。报道称BiTE与目前为止已知的各种TR抗体相比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非专利文献9、10)。即,BiTE与其他TR抗体相比,在明显低的浓度、以及低的效应细胞:癌细胞比率(ET比例)之下,发挥出抗肿瘤效果。另外,在此效果的表达中,显示了无需预先将效应细胞通过IL-2或⑶28激动性抗体等进行活性化。与已知在临床上具有优异效果的Rituxan相比,对抗⑶19的BiTE即blinatumomab(MT103)在体外显示出非常强的对于癌细胞的伤害作用。并且,报道了:在最近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极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非专利文献11) ο由于卡妥索单抗在临床上显示药效而作为治疗药得以认可、和包含blinatumomab在内的多数的BiTE发挥强的抗肿瘤效果,因此暗示了将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动员的TR抗体与通常的ADCC作为其作用机制的抗体相比,具有极高的作为抗肿瘤药的潜在性。然而,已知三官能抗体癌抗原非依赖性地同时与T细胞和NK细胞或巨噬细胞等细胞相结合,结果在这些细胞上表达的受体进行交联,由此诱导癌抗原非依赖性的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这样的细胞因子的表达的诱导被认为与由三官能抗体的全身给予而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样的副作用的发生相关联。实际上,已有报道: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身给予卡妥索单抗而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中,5 μ g/身体(body)这样的极低的用量为最大许可给予量,给予超过以上的用量则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副作用(非专利文献12)。给予这样低的用量的卡妥索单抗时,无法达到其有效血中浓度。即,给予这样低的用量的卡妥索单抗无法获得所期待的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BiTE不同于卡妥索单抗,由于不具有Fe Y受体-结合部位,因此不会癌抗原非依赖性地使表达于T细胞和NK细胞或巨噬细胞等上的受体发生交联。因此,显示出在给予了卡妥索单抗的情况下不会引起可观察到的癌抗原非依赖性的细胞因子的诱导。然而,由于BiTE为欠缺Fe区的低分子量型的修饰抗体分子,因此与通常用作治疗用抗体的IgG型抗体相比较,存在给予患者的BiTE的血中半衰期明显短的问题点。实际上,已经显示:活体内给予的BiTE的血中半衰期为数小时左右(非专利文献13、14),在blinatumomab的临床试验中,通过使用微泵(minipump)的持续静脉内给予来进行blinatumomab的给予。这样的给予对于患者来说不仅为便利性明显差的给予法,也潜在着由机器的故障等引起的医疗事故的风险,不能称为理想的治疗法。 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Clin Cancer Res.(2010) 16 (I),11-20 ;非专利文献2:Drug Des Devel Ther (2009) 3,7-16 ;非专利文献3 =Nature (1985) 314 (6012), 628-31 ;非专利文献4:1nt J Cancer (1988)41 (4),609-15 ;非专利文献5: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6) 83 (5),1453-7 ;非专利文献6 =Cancer Treat Rev.(2010) 36 (6),458-67 ;非专利文献7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0) 10 (8),1259-69 ;非专利文献8: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5) 92 (15),7021-5 ;非专利文献9:Drug Discov Today (2005),10 (18),1237-44 ;非专利文献10:Trends Biotechnol (2004) 22 (5),238-44 ;非专利文献11:Science (2008) ,321(5891),974-7 ;非专利文献12:Cancer Tmmuno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津淳一石黑敬弘成田敦坂本昭久川合由美子井川智之仓持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