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1010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的纱线卷绕装置。对卷绕有通过精纺机纺纱的纱线(Y)的喂纱纱管(B1)的纱线缺陷进行除去并对卷装(P)进行卷绕的卷绕单元(10),具有对喂纱纱管(B1)的纱线(Y)进行卷绕并蓄留的纱线蓄留装置(100),纱线蓄留装置(100)具有:蓄留纱线(Y)的纱线蓄留部(130);边旋转边向纱线蓄留部(130)卷绕纱线(Y)的纱线卷绕部(140),纱线蓄留部(130)具有:卷绕有纱线(Y)的纱线蓄留体(带外侧)(132F);在卷绕的纱线(Y)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在该状态下,将被卷绕于带外侧(132F)的纱线(Y)从卷绕侧(130R)向退绕侧(130F)输送的驱动带轮(1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的纱线卷绕装置。对卷绕有通过精纺机纺纱的纱线(Y)的喂纱纱管(B1)的纱线缺陷进行除去并对卷装(P)进行卷绕的卷绕单元(10),具有对喂纱纱管(B1)的纱线(Y)进行卷绕并蓄留的纱线蓄留装置(100),纱线蓄留装置(100)具有:蓄留纱线(Y)的纱线蓄留部(130);边旋转边向纱线蓄留部(130)卷绕纱线(Y)的纱线卷绕部(140),纱线蓄留部(130)具有:卷绕有纱线(Y)的纱线蓄留体(带外侧)(132F);在卷绕的纱线(Y)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在该状态下,将被卷绕于带外侧(132F)的纱线(Y)从卷绕侧(130R)向退绕侧(130F)输送的驱动带轮(134)。【专利说明】纱线卷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卷绕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纱线卷绕装置作为一种对卷绕有通过精纺机纺纱的纱线的喂纱纱管的纱线缺陷进行除去并形成卷装的进行重绕的装置而公知。作为纱线卷绕装置,已知设置纱线蓄留装置(蓄能器accumulator)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设置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在进行纱线卷绕装置的接纱作业时,能够不使卷装卷绕装置停止地继续纱线卷绕作业。具体来说,在进行纱线卷绕装置的接纱作业时,在纱线蓄留装置的下游侧,卷装卷绕装置对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上的纱线进行卷绕并继续纱线卷绕作业。另一方面,在纱线蓄留装置的上游侧,对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上的纱线寻找纱头(引出纱线端)并导入接纱装置,对导入的纱线端和喂纱纱管侧的纱线端进行接纱。在纱线蓄留装置中,若在从纱线蓄留装置向卷装卷出的纱线中发生脱圈(脱圈),则会发生纱线断纱,导致卷装的卷绕停止。专利文献I所代表的现有的纱线蓄留装置,是后卷绕的纱线将先卷绕的纱线推起的结构,所以,毛羽和毛羽可能会发生缠绕,导致在纱线的退绕时发生脱圈的情况。另外,由于为后卷绕的纱线将先卷绕的纱线推起的结构,所以,在将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上的纱线端引出时,毛羽和毛羽可能会发生缠绕,导致引出不良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0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的纱线卷绕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对卷绕有通过精纺机纺纱的纱线的喂纱纱管的纱线缺陷进行除去并对卷装进行重绕,纱线卷绕装置具有:支承所述喂纱纱管的喂纱部;卷绕所述喂纱纱管的纱线并蓄留的纱线蓄留装置;以规定的卷绕纱线速度卷绕所述蓄留部上蓄留的纱线并形成所述卷装的卷绕部;监视纱线缺陷的纱线缺陷检测部;在纱线切断时,连接切断的纱线端的接纱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有:对纱线进行蓄留的纱线蓄留部;边旋转边在所述纱线蓄留部上卷绕纱线的纱线卷绕部,所述纱线蓄留部具有:卷绕有纱线的纱线蓄留体;对卷绕在所述纱线蓄留体上的全部纱线付与从卷绕侧朝向退绕侧的输送力的纱线输送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为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有:在纱线切断时对所述纱线蓄留部上卷绕的纱线端进行吸引的引出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为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有:安装在所述纱线蓄留部的退绕侧,辅助纱线的退绕的纱线退绕辅助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为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有:对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上蓄留的纱线的蓄留量进行检测的纱线蓄留量检测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为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纱线蓄留体为带,所述纱线输送机构为驱动所述带的带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为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纱线输送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纱线蓄留体摆动的摆动部件;偏心地旋转的旋转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对于卷绕在纱线蓄留体上的纱线,能够将卷绕在纱线蓄留体上的全部纱线从纱线蓄留部的卷绕侧向退绕侧输送,由于以在被卷绕的纱线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的状态进行输送,所以,蓄留的纱线层不会发生缠绕。因此,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能够将卷绕在纱线蓄留体上的纱线从纱线蓄留部的卷绕侧向退绕侧输送,由于在被卷绕的纱线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所以,蓄留的纱线层不会发生缠绕。因此,在对卷绕于纱线蓄留体的纱线端进行吸引并引出时,能够防止因纱线的缠绕导致的引出不良。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由于为在纱线退绕辅助部中仅能够通过一根纱线Y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纱线断纱的发生。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能够对卷绕在纱线蓄留部上的准确的纱线的长度进行检测。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能够将卷绕在纱线蓄留体上的纱线从纱线蓄留部的卷绕侧向退绕侧输送,由于在被卷绕的纱线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所以,蓄留的纱线层不会发生缠绕。因此,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根据第六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将卷绕在纱线蓄留体上的纱线从纱线蓄留部的卷绕侧向退绕侧输送,由于在卷绕的纱线之间保持等间隔的间隙,所以,蓄留的纱线层不会发生缠绕。因此,能够防止脱圈的发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绕单元的整体的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纱线蓄留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纱线退绕辅助部的结构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吹下喷嘴的结构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纱线蓄留部的结构的结构图。图6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纱线蓄留部的结构的结构图。图7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纱线输送机构的作用的结构图。图8是表不同一实施方式的圆杆的作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卷绕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绕单元10进行说明。卷绕单元10是对卷绕有由精纺机纺纱的纱线Y的喂纱纱管BI的纱线缺陷进行除去并形成卷装P的进行卷绕的装置。卷绕单元10沿自动络纱机的机台的长度方向并排配置。说明卷绕单元10的结构。卷绕单元10具备:控制器5、机架6、喂纱部20、接纱部30、纱线缺陷检测部40、纱线蓄留装置(蓄能器)100、卷绕部50。机架6是对构成卷绕单元10的各装置进行支承的装置。机架6从卷绕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对喂纱部20、接纱部30、纱线缺陷检测部40、纱线蓄留装置100、卷绕部50进行支承。控制器5收容在机架6的内部。控制器5与构成卷绕单元10的各装置电连接。控制器5为了除去喂纱纱管BI的纱线缺陷并形成卷装P地进行卷绕,而具有对构成卷绕单元10的各装置进行控制的功能。喂纱部20具有:纱管供给装置(图示略)、喂纱纱管保持部21、纱线退绕辅助装置22、纱线测头23、第一张力器24。纱管供给装置是将新的喂纱纱管BI向喂纱纱管保持部21供给的装置。喂纱纱管保持部21是从纱管供给装置接受喂纱纱管BI并保持的装置。纱线退绕辅助装置22是对纱线从喂纱纱管BI的退绕进行辅助的装置。纱线测头23是对有无从喂纱纱管BI引出的纱线Y进行检测的装置。第一张力器24是对移动的纱线Y付与规定的张力的装置。接纱部30具有:捻接器装置31、下纱线导向管32、上纱线导向管33。捻接器装置31是在后述的清纱器41进行纱线缺陷检测时或在从喂纱纱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功美马博志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