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0776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工作工时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并且该电子装置易于拆卸。因此,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可以将设置在连接器端子平台的底座的下表面的闩锁爪部可拆卸地闩锁至DIN轨的闩锁肋上。尤其地,在从所述底座延伸的弹性臂部的前端,设置有能够被闩锁在所述DIN轨的闩锁肋上的所述闩锁爪部,并且设置有通过下推操作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的操作接收部。通过下推所述操作接收部和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所述闩锁爪部闩锁在所述DIN轨的闩锁肋上的闩锁状态被解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10861的优先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可连接于支撑轨和从支撑轨上可拆卸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公开了作为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例如塑料足,该塑料足通过电子装置的弹性腿部和支撑部可拆卸地闩锁在支撑轨的两条闩锁肋上(参见EP0608482B1)。然而,上述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诸如在EP0608482B1的附图中示出的螺丝刀的操作夹具(jig)被朝向弹性腿部8插入后,需要使该操作夹具向下来到支撑轨2和曲折的弹性腿部8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拆除该电子装置的工作工时巨大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工作工时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并且该电子设备易于拆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闩锁爪部,所述闩锁爪部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底座的下表面,并且所述闩锁爪部能够闩锁在支撑轨的闩锁肋上;以及操作接收部,所述操作接收部包括弹性臂部,所述操作接收部适合于接收下推操作并适合于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其中,所述闩锁爪部和所述操作接收部设置在从所述底座延伸的所述弹性臂部的前端;并且其中,通过下推所述操作接收部和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所述闩锁爪部闩锁在所述支撑轨的闩锁肋上的闩锁状态被解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闩锁爪部的闩锁状态能够仅通过所述下推操作被解除,并且所述电子装置能够通过一次触碰操作被拆卸。因而,获得了工时小的电子装置的简单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底座的四个角部中,至少在所述底座的一端侧的一个角部中可以设置有具有所述闩锁爪部的所述弹性臂部和用于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的所述操作接收部。根据本实施例,不需要提供一对弹性臂部。因而,获得了具有大的支撑力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相对的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在从所述底座延伸的所述弹性臂部的前端处,可以设置有所述闩锁爪部和所述操作接收部,所述闩锁爪部能够闩锁在所述支撑轨的闩锁肋上,所述操作接收部用于通过所述下推操作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根据这一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不仅能够平行地连接到所述支撑轨,而且能够以正交的方向连接到所述支撑轨。因而获得了高度通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所述操作接收部以便经由在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引导槽将所述操作接收部下推。根据该实施例,能够经由所述引导槽将所述操作接收部下推。因而获得了易于执行拆卸操作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可以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边缘露出并且可见,以便被下推。根据该实施例,当观看所述操作接收部时,能够执行所述下推操作。因而,获得了用于给工人以安全感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接收部可以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向侧面突出,并且通过所述下推操作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根据该实施例,能够通过诸如螺丝刀的操作夹具沿所述外表面下压所述操作接收部。因而,存在这样的效果:易于执行拆卸任务并且扩展了设计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图2A和图2B是图示了图1A和图1B中的电子设备的拆卸方法的左视图;图3是示出了用于连接图1A和图1B中的电子装置的不同方法的透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图5A和图5B是图示图4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拆卸方法的前视图;图6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左视图;图7是示出了用于连接图6A和图6B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不同方法的透视图;图8是图7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图9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10是示出了用于连接图9A和图9B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不同方法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图12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2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左视图;图13是示出了用于连接图12A和图12B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不同方法的透视图;图14是图13中示出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依照附图1A至1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如图1A至5B所示,第一实施例是沿着DIN(DeutschesIndustrid-Norm,德国工业标准)轨或者正交于DIN轨可连接和可拆卸的连接器端子平台20的应用的实例。在该DIN轨10中,闩锁肋11,12分别从U形截面的开口边缘向侧面突出,以使后文描述的连接器端子平台20能够被安装。该连接器端子平台20包括:通过将端子块27组装在两端形成的底座21;被组装以便于盖住底座21的上表面开口的印制电路板40;立于印制电路板40上以便以预定间隙彼此面对面的侧表面盖41;其端部位于侧表面盖41的上端角部件上的上表面盖42,该上表面盖被可转动地组装;以及安装在印制电路板40上并且在侧表面盖41之间相邻排列的多个端子平台块50。底座21在其外表面中央部分中具有彼此面对面的接触部22,该接触部22与DIN轨10的闩锁肋11,12邻接,并且在接触部22的两侧都设置有引导槽30。在底座21中,一对弹性臂部31从底座21的下表面向接触部22延伸。在弹性臂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经由引导槽30可操作的操作接收部31a以及能够闩锁在DIN轨10的闩锁肋11,12上的闩锁爪部32。如图1B所示,在端子块27中,该对引导槽30设置在该端子块27的侧端表面上,并且该对弹性臂部31分别从端子块27的下表面的边缘向中心延伸。在弹性臂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经由引导槽30可操作的操作接收部31a和能够闩锁在DIN轨10的闩锁肋11,12上的闩锁爪部32。在连接器端子平台20沿DIN轨10连接的实例中,底座21平行于DIN轨10放置,并且通过从上侧推动操作接收部31a,即,从该电子装置侧向该轨侧推动操作接收部31a,设置在端子块27中的弹性臂部31弹性变形。在闩锁爪部32、32分别通过(getover)DIN轨10的闩锁肋11、12后,弹性臂部31弹性地恢复到初始形状,该闩锁爪部32、32分别闩锁在闩锁肋11、12上。因此,连接器端子平台20被四个弹性臂部31支撑在DIN轨10上。由于底座21的接触部22与DIN轨10的闩锁肋11、12在侧边邻接,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落下。如图2A和2B所示,在沿DIN轨10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平台20被拆卸的实例中,螺丝刀60的前端被插入到设置在端子块27中的导引槽30中(图2A),弹性臂部31的操作接收部31a被按压。因此,弹性臂部31弹性地向外变形,闩锁爪部32从DIN轨10的闩锁肋11移除(图2B),从而使连接器端子平台20能够被从DIN轨10拆卸。进一步的,如图3至5B所示,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应用,存在一种用于将连接器端子平台20正交连接到DIN轨10的方法。即,底座21的接触部22正交于D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闩锁爪部,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底座的下表面,并且所述闩锁爪部能够闩锁在支撑轨的闩锁肋上;以及操作接收部,包括弹性臂部,所述操作接收部适合于接收下推操作并适合于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其中,所述闩锁爪部和所述操作接收部设置在从所述底座延伸的所述弹性臂部的前端;并且其中,通过下推所述操作接收部和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所述闩锁爪部闩锁在所述支撑轨的闩锁肋上的闩锁状态被解除。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4 JP 2012-1108611.一种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闩锁爪部,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底座的下表面,并且所述闩锁爪部能够闩锁在支撑轨的闩锁肋上;弹性臂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下表面延伸;以及操作接收部,适合于接收下推操作并适合于使所述弹性臂部弹性变形;其中,所述闩锁爪部和所述操作接收部设置在所述弹性臂部的前端,所述操作接收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引导槽,所述操作接收部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边缘露出并且可见,并且所述操作接收部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引导槽将所述操作接收部朝向所述支撑轨的方向下推;并且其中,仅通过所述操作接收部的所述下推操作,朝向所述支撑轨的方向的一次触碰操作,所述闩锁爪部闩锁在所述支撑轨的闩锁肋上的闩锁状态被解除,其中在所述下推操作时,所述闩锁爪部在向外变形之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野直哉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