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215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本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和设置于背板上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组的胶框,所述光学膜片组的靠近所述光源的侧面上设有遮光层。本背光模组可减少因光线入射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LED半导体技术和大尺寸液晶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尺寸超窄边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侧入式背光模组原理为:通电后的灯源发出的光,入射到与光源相对设置的导光板内,经过设置在导光板底面的反射片反射,使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板内部不断发生折射与反射,从而使光线均匀分布于背光模组的表面,进而将线光源转换为均匀的面光源。另外,经过导光板上方设置有扩散片和其他膜片,可进一步提高面光源的亮度与均匀度。但是,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很容易出现漏光现象。如图1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线,大部分会入射到导光板中,但仍有小部分光线会通过导光板上堆叠的光学膜片组的端面进入到光学膜片组中。光学膜片组的厚度较小,可将其理解为厚度很薄的导光板,光线进入光学膜片组后仍会向前传播一段的距离,形成亮线。当亮线的宽度大于胶框遮盖的区域,即大于液晶显示装置上的可视区时,就会形成漏光,如图1所示A处为背光模组的漏光区域。此区域会产生亮线,影响观看的视觉效果。在背光模组行业中,通常使用A/P 来说明在光源的入光侧可能出现漏光的风险程度。其中,A为LED的发光面到液晶面板可视区的距离,P为相邻两颗LED的中心间距。当背光模组的边框较宽(A/P≥0.9时)的情况下,这种亮线不会影响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味问题。但在超窄边框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由于混光距离短(A/P≤0.9时),由光线入射到光学膜片组的光线线很容易就会进入液晶玻璃的显示区域,即形成品味上的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旨在减少因光学膜片组的导光而产生的背光模组漏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和设置于背板上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组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靠近所述光源的侧面上设有遮光层。优选地,所述遮光层为涂层、镀层、贴层或化学生成层。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上的多个光学膜片在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堆叠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最底层的光学膜片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优选地,所述遮光层上设有第一反射层。优选地,所述胶框上靠近所述光源的表面设有第二反射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与所述第二反射层为粘贴于所述遮光层上的反射片或者涂敷于所述遮光层上的反射性材料。本技术进一步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本技术通过在光学膜片组上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遮光层,使光源发出的光不会入射到光学膜片内,而是被遮光层吸收或者阻挡在光学膜片组的外侧,从而减少因光线入射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无论A/P的值为多少,即使是在混光距离比较短时,都能从根本上预防由光源发出的散射光线进入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另外,本背光模组结构简单,只用在光学膜片组上设置遮光层即可,生产过程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光源20、设于背板10上且相对于光源20设置的导光板30、设于导光板30上方的光学膜片组40和安装于背板10上且固定光学膜片组40的胶框50,设于导光板30与背板10之间的反射片60,在光学膜片组的靠近光源20的侧面上设有遮光层70。遮光层70为黑色。本实施例中,光源20为LED灯。通过在光学膜片组上靠近光源20的一侧设置遮光层70,光源20发出的光不会入射到光学膜片内,而是被遮光层70吸收或者阻挡在光学膜片组的外侧,从而减少因光线入射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无论A/P的值为多少,即使是在混光距离比较短时,都能从根本上预防由光源20发出的散射光线进入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另外,本背光模组结构简单,只用在光学膜片组上设置遮光层70即可,生产简单方便、容易实现。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遮光层70可为喷墨或印刷形成的涂层、溅镀或蒸镀形成的形成镀层、粘贴上遮光的材料而形成的贴层或将光学膜片组的一端进行化学处理而生成的黑色的化学生成层。总之,只要是在光学膜片组的一侧形成可以遮挡光线的遮光层70即可。优选地,在遮光层70设有第一反射层。设置第一反射层,使光源20发出的光可经第一反射层的反射,从而提高了光源20的利用率。优选地,胶框50上靠近所述光源20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反射层。当胶框50的颜色为浅色系时,光源20发出的部分光会入射到胶框50中,通过在胶框50上靠近光源20一侧设有第二反射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源20的利用率。具体地,第一反射层与第二反射层可为粘贴于所述遮光层70上的反射片或者涂敷于所述遮光层70上的反射性材料。本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背光模组,通过在光学膜片组上靠近光源20的一侧设置遮光层70,使光源20发出的光不会入射到光学膜片内,而是被遮光层70吸收或者阻挡在光学膜片组的外侧,从而减少因光线入射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无论A/P的值为多少,即使是在混光距离比较短时,都能从根本上预防由光源20发出的散射光线进入到光学膜片组而产生的漏光现象。另外,本背光模组结构简单,只用在光学膜片组上设置遮光层70即可,生产简单方便、容易实现。设置第一反射层,使光源20发出的光可经第一反射层的反射,从而提高了光源20的利用率。通过在胶框50上靠近光源20一侧设有第二反射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源20的利用率。另外,在胶框50上靠近光源20一侧设有第二反射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源20的利用率。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和设置于背板上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组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靠近所述光源的侧面上设有遮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的导光板、设
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和设置于背板上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组
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靠近所述光源的侧面上设有
遮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涂层、镀层
、贴层或化学生成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上的多个
光学膜片在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堆叠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最底层的
光学膜片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洪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