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锡勋专利>正文

保鲜膜自动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954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口整齐使用极其方便的保鲜膜自动切割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5,支撑座6,顶盖7,传动机构8,底盖9,刀座10和切控系统11,在盒体5内部设有电池,提供给传动机构8动力,传动机构8带动刀座10作往复直线运动,因此在保鲜膜被使用者拉出并置于某一位置时,能使刀座10移动,进而将保鲜膜平整切割。(*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鲜膜自动切割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又以出色的烹调饮食技术而闻名于世,于是人们对食物的处理与保鲜尤为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保鲜膜对食品进行保鲜处理,使食物有利于储存。然而,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保鲜膜都是采用整卷包装,当消费者欲使用时,将保鲜膜拉出适当长度后,再配合刀片或剪刀予以切割,如此取用保鲜膜,消费使用时,极感不便。其原因在于,保鲜膜较薄,且容易相互吸附纠结在一起,若一手拉保鲜膜,另一手拿刀具切割,如此切割取用保鲜膜,感觉是极其不便的。而在切割完成后,若不将保鲜膜适当撑张,则保鲜膜随即容易纠结在一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和麻烦。现有的保鲜膜包装盒为使消费者在使用时不需另行取用刀具切割,在保鲜膜包装盒2出口,配有锯齿状刀片21,参见附图说明图1,以使保鲜膜22被拉出时,可以在锯齿状刀片21上作切割分离。这种方法虽较手工切割方便,但仍存在缺点,其原因在于,保鲜膜22切割时,必须在包装盒出口对保鲜膜22施以适当压力予以定位,因此使用者无法用两只手取拿保鲜膜,只能一手拿包装盒2一手将保鲜膜22撕下,这样当保鲜膜被撕下之际,仍会发生纠结现象。另外一类保鲜膜切割机3如附图2所示,这种切割机3设有一刀片刀座31,在机内设有一容置室,以放置保鲜膜,并配有一盖32,使用保鲜膜时,可以将保鲜膜33拉出贴于前侧壁面。使用者推动刀座31移位,即可将保鲜膜切割分离。但是切割时必须用一只手推动刀座31,若保鲜膜被切割端未予以适当拉紧,则保鲜膜切口容易不整齐,保鲜膜易发生纠结现象,使用起来仍有不便之处。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刀片可以作自动切割移位运动的保鲜膜自动切割机。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保鲜膜压按控制开关,使用者双手始终均匀拉撑保鲜膜作切割,保持切口平整,避免保鲜膜发生纠结的保鲜膜自动切割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技术的特征,本技术由盒体5、支撑座6、顶盖7、传动机构8、底盖9、刀座10和切控系统11构成;其中,盒体顶部安有顶盖7,盒体上部分有一存贮空间,所述存贮空间两端安装有支撑座6,用于存放整卷的保鲜膜4;盒体5底部设有条槽51,配合所述底盖9盖结,条槽51一端与座孔52连通,座孔52内安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一夹持有刀片103的刀座10作往复移位运动;所述切控系统11利用按钮112控制一微动开关111,按钮112突出底盖9的前侧,所述切控系统11由电源线分别与传动机构8及马达M相连接。根据本技术其它的特征,所述传动机构8由固定座板81安设于盒体5的座孔52内,固定座板81上垂直安装有轴末端为蜗杆82的马达M,蜗杆82与横向安装的蜗轮831咬合,与蜗轮831同轴还有一双层导轮83,与双层导轮83相邻平行设有一校正轮84,在盒体5条槽51一端定位轴511上设有转轮85,配合一拉绳86先缠绕于双层导轮83多圈后,经校正轮84后穿过条槽51,绕过转轮85再折回双层导轮83定位。所述盒体5的座孔52两侧壁间设有分隔槽521相对应,并供给传动机构8的固定座板81楔合定位,并将座孔52分隔出两个容置空间。所述盒体5的条槽51内侧壁间,设有间隔排列的卡合槽孔512,在所述底盖9与卡合槽孔5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数目与卡合槽孔512相同的固定架92,二者相互卡结。所述刀座10侧部凸出有一耳体102,用于与传动机构8的拉绳86打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显著的,现有的保鲜膜包装盒及切割机,因其结构设计不良,在使用时都必须一手持拿保鲜膜,另一手握持包装盒或推动刀座,以致在保鲜膜被切割后容易纠结,切口也很难齐整。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仅需将保鲜膜拉出,并利用保鲜膜按压按钮开关,以开启传动机构带动刀座移位,即可达到保鲜膜切割,而不需另取刀具或操作刀座,使用起来操作简便。2、可以将保鲜膜整齐拉开,使之在切割时不需藉助任何一手操作机具,因此可以保持保鲜膜平整和切口整齐,减低保鲜膜发生纠结或切口不齐所造成的浪费。图1是现有的具有锯齿状刀片的保鲜膜包装盒。图2是现有的手动保鲜膜切割机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分解视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组合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央部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刀座和箱体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立体组合位置关系图。图8是本技术使用时按钮作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2包装盒,21锯齿刀片,22保鲜膜,3切割机,31刀座,32上盖,33保鲜膜,4整卷保鲜膜,5盒体,51条槽,511定位轴,512卡合槽孔,52座孔,521分隔槽,522结合孔,523电池盖,524电池盖轴孔,6支撑座,7顶盖,8传动机构,81固定座板,82蜗杆,83双层导轮,831蜗轮,84校正轮,85转轮,86拉绳,9底盖,91导槽,92固定架,93接钮结合孔,10刀座,101穿结孔,102耳体,103刀片,11切控系统,111微动开关,112按钮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参见附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技术包括盒体5,盒体5上部分为一存放空间,下部前侧为条槽51,该条51一端与座孔52相连,另一端设有定位轴511,条槽51上还有朝向前方的卡合槽孔512,座孔52两侧设有分隔槽521,并有一固定座板,将座孔分为两室,其中一室与条槽51相通,其侧面设有结合孔522,另一室则用于放置电池,还设有电池盖轴孔524,用以安装电池盖523。一对支撑座6,安装于本技术上部分存放空间两侧,并呈相对称排列,用于安放整卷保鲜膜4。顶盖7,安装于本技术存放空间顶部,使顶盖7和盒体5之间有相当空隙,以便于保鲜膜逐渐拉出。传动机构8,本技术传机构包括与盒体5的分隔槽521楔合的固定底板81,固定座板81上安装有马达M,马达M轴心末段固定有蜗杆82,并使该蜗杆82与一末端为蜗轮831的双层导轮83呈直角交错咬合,使马达M的蜗杆82可以带动双层导轮83作正反向旋转运动,固定座板81立轴设有一可以转动的校正轮84,该校正轮84与双层导轮83平行;另外有一转轮85枢结于盒体5的定位轴511上,利用一拉绳86先在双层导轮83之一逆槽缠绕多圈后,再经过校正轮84跨置,继而穿过盒体5的条槽51,并经转轮85折回重新穿越条槽51,再重回双层导轮83的另一导槽,如图7所示。底盖9,底盖9设有一导槽91,导槽内侧设有数量与盒体5的卡合槽孔512相同的固定架92,以使底盖9和盒体5联为一体,参见附图5。在导槽91与盒体5之间,具有适当间隙。底盖9前侧还穿设有按钮结合孔93。刀座10,刀座10倒扣套合在底盖9的导槽91上。其内端与槽51扣合,刀座10内端包括具有穿结孔101的耳体102,为拉绳86提供孔洞穿过,而可以与拉绳86同步移动;另外刀座10与底盖9的导槽91一侧,夹持有用于切割用的刀片103,该刀片103与刀座同步移动。切控系统11,含有一组以上电池作为动力源,并以电源线将电源与一微动开关111及传动机构8的马达M连接,使微动开关111末端套结一按钮112,令该按钮112穿过底盖9的按钮结合孔93,参见图8,使该按钮112与刀座10呈左右对应,参见图4。根据上面所叙述的机件所组成的本技术,在由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鲜膜自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它由盒体5、支撑座6、顶盖7、传动机构8、底盖9、刀座10和切控系统11构成;其中,盒体顶部安有顶盖7,盒体上部分有一存贮空间,所述存贮空间两端安装支撑座6,用于存放整卷的保鲜膜4;盒体5底部设有条槽51,配合所述底盖9盖结,条槽51一端与座孔52连通,座孔52内安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一夹持有刀片103的刀座10作往复移位运动;所述切控系统11利用按钮112控制一微动开关111,按钮112突出盖9的前侧,所述切控系统1由电源线分别与传动机构8及马达M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勋
申请(专利权)人:陈锡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