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障驾驶安全的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障驾驶安全的系统及其方法,可实现实时监测驾驶行为,还通过搜集大量信息综合分析驾驶员驾驶行为并且能实时提示处于危险范围内的驾驶员规避危险。
技术介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全球每年共有近13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并且随着世界多数地区机动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大型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的普及,造成的伤亡数目仍在继续攀升。同时,报告尤其指出死于交通事故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据统计,上一个十年,我国每年都有1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据显示,造成车祸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占了90%,而这些危险驾驶行为都是由驾驶员不规范错误的驾驶陋习所导致的。对帮助驾驶员摆脱驾驶陋习,养成正确的安全驾驶行为的驾驶辅助系统的需求日益明显。国内外目前的研究重心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定位、指路等信息,还没有一套旨在保护交通安全的检测驾驶员危险驾驶的整体系统,有部分学者做过单独方面的研究,如北京工业大学做过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电子科技大学研究过基于视觉的车道偏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驾驶安全系统保障驾驶安全的方法,具有多个已经安装所述系统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车载终端通过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与所述控制中心进行无线网络通信;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接收、处理来自所述超速检测模块,所述疲劳检测模块,所述车道偏离检测模块,以及所述行车记录模块的信息;将所述处理后的信息反馈至所述驾驶员和/或所述控制中心;当所述处理后信息经比对后发现危险,将通过所述危险提示模块向所述驾驶员进行提示;所述控制中心对每个车载终端与驾驶员进行编号成档,并将其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当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车载终端的信息后,分析该危险行为将影响的车辆并将提示信息发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障驾驶安全的系统,包括设置在任意车辆中的车载终端,以及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的控制中心,所述车载终端包括车载终端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连接的:超速检测模块,用于收集、监测车辆实时速度;疲劳检测模块,用于监测驾驶员身体疲劳程度;车道偏离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车辆是否偏离车道;行车记录模块,用于收集、记录所述车辆行驶视频信息;危险提示模块,用于提醒所述驾驶员危险驾驶状态和/或所述控制中心发布的危险信息;紧急救助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救援请求;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检测模块设有摄像头,其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连接,用于收集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图像信息,经过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处理后,获得所述驾驶员眨眼频率与时间,建立判定疲劳状态模型;所述控制中心设有处理所述车载终端发送信息的系统:驾驶员行为数据库,用于记录、储存由所述超速检测模块、疲劳检测模块以及车道偏离检测模块所发送的驾驶员危险驾驶信息;地图信息数据库,用于接收所述车辆地理位置信息,且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的实事情况反馈至所述车载终端;危险驾驶分析模块,与所述驾驶员行为数据库连接,用于分析、评价所述驾驶员行为等级;综合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标注所述车载终端在地图中的位置,且对所述救援请求进行响应;所述危险驾驶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事物的因素论域,其中,设因素集U:U={u1,u2……u8},u1超速10%以内的次数、u2超速10%-30%的次数、u3超速30%以上的次数、u4逆行次数、u5压线行驶次数、u6疲劳驾驶次数、u7碰撞但未打开安全气囊的次数、u8严重碰撞,安全气囊打开次数8个指标为反映驾驶员驾驶行为主要指标;(2)选定评语等级论域,其中,设评价集V={v1,v2……v4},v1:优秀,v2:良好,v3:及格,v4:差;(3)进行单因素评判得到隶属度向量:ri=(ri1,ri2,…,rim);形成隶属度矩阵:(4)确定评价因素权向量,对评判集可数值化及归一化:A=(a1,a2,…,an),根据各行为的危害程度确定他们各自的权重,其中u3、u4、u6、u8危险度为一级,各占比例3/18,u2、u7危险度为二级各占1/9,u1、u5危险度为三级各占1/18;(5)计算综合评判向量,即综合隶属度向量:(6)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作出评判,计算综合评判值,得出驾驶员行为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速检测模块包括车辆速度传感器与GPS,其中,所述GPS向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报告所述车辆地理位置,并发送至所述地图信息数据库,所述地图信息数据库将所述地理位置路段限速信息反馈至所述车载终端,所述车辆速度传感器连续监测所述车辆速度,并与所述路段限速信息进行对比,获得所述车辆是否超速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偏离检测模块设有车前摄像头,其中,所述车前摄像头与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连接,用于收集所述车辆前方的车道信息,经过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处理后,获得所述车辆的车道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逆行或压线;所述车载终端处理器将获得的车辆车道信息发送至所述驾驶员行为数据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有应用层协议,其中包括:版本域,用于识别车载终端版本号,设置4位长度;服务类型域,用于代表与识别具体信息,设置3位长度;序号域,用于防止网络延时或丢失确认信息造成的重复记录,对于相邻的两个同序号的消息,控制中心会将其视为同一条消息;12位长度的用于识别驾驶员的驾驶员编号,以及数据信息域:用于记录传输对应服务类型的服务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检测的步骤如下:(1)实现人脸检测,采用Adaboost迭代算法检测人脸,首先使用Ada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庆祺,朱辉,程成,黄江林,李琢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