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特别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的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设备。它是由电动机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通过网式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液压泵与电磁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与第一号测压接头连通,电磁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电磁溢流阀的控制口与远调阀连通,第一号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号测压接头连通,电磁截止阀的进油口与节流阀的一端连通,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号充液阀和第二号充液阀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效果是结构简单,外型体积小,操作控制精确简便,工作稳定可靠,无泄露,工作效率高,节约能耗,降低设备造价,集成度高,广泛用于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设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特别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的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数控折弯机主要用于钣金加工,可以根据角度自动计算机械位置,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数控折弯机系统中主要采用50年代研制的滑阀式液压控制系统设备,其滑阀液压控制系统性能参数低,现有的各种折弯机的液压阀组,从使用效果的角度来讲,并无不妥,但是控制部分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泄漏严重,动作不稳定,冲击大,快下速度不可调节,占用空间较大,维修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数控折弯机的电气系统中具有一些安全操作保护,但是现有的液压系统中没有安全保护,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很容易出现伤亡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它是采用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的插装阀与集成液压控制系统相结合,控制数控折弯机的控制系统,解决折弯机精度低,无安全操作保护,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泄漏严重,动作不稳定,冲击大,快下速度不可调节,占用空间较大,维修不方便,实现数控折弯机上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油箱、网式过滤器、液压泵、电动机、第一号测压接头、电磁溢流阀、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支撑阀、第二号测压接头、阻尼器、第一号单向阀、第一号油缸、第一号充液阀、第二号充液阀、第二号油缸、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第三号测压接头、节流阀、安全阀、电磁截止阀、第二号单向阀和远调阀构成,电动机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通过网式过滤器与油箱连接,液压泵与电磁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与第一号测压接头连通,电磁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电磁溢流阀的控制口与远调阀连通,远调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阻尼器的一端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第一号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号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号测压接头连通,阻尼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号测压接头连通,第一号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和第二号油缸的塞腔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第二号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支撑阀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电磁截止阀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分别与第一号充液阀和第二号充液阀的控制口连通,支撑阀的进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的出油口连通,第二号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的出油口连通,电磁截止阀的进油口与节流阀的一端连通,节流阀的另一端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和第二号油缸的杆腔连通,安全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和第二号油缸的杆腔连通,安全阀的进油口与第三号测压接头连通,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号充液阀和第二号充液阀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号充液阀和第二号充液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和第二号油缸的塞腔连通。达到折弯机的快下、压制、卸压、回程四个工序的工作流程,实现数控折弯机上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和液压控制系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的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的插装阀,外型体积小,操作保护安全功能,操作控制精确简便,工作稳定可靠,无泄露,工作效率高,节约能耗,降低设备造价,集成度高,广泛用于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设备上。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结构示意图。1—油箱 2—网式过滤器 3—液压泵 4—电动机 5—第一号测压接头 6—电磁溢流阀 7—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 8—支撑阀 9—第二号测压接头 10—阻尼器 11—第一号单向阀 12—第一号油缸 13—第一号充液阀 14—第二号充液阀 15—第二号油缸16—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7—第三号测压接头18—节流阀 19—安全阀 20—电磁截止阀 21—第二号单向阀 22—远调阀。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它是由油箱1、网式过滤器2、液压泵3、电动机4、第一号测压接头5、电磁溢流阀6、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支撑阀8、第二号测压接头9、阻尼器10、第一号单向阀11、第一号油缸12、第一号充液阀13、第二号充液阀14、第二号油缸15、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第三号测压接头17、节流阀18、安全阀19、电磁截止阀20、第二号单向阀21和远调阀22构成,电动机4与液压泵3连接,液压泵3通过网式过滤器2与油箱1连接,液压泵3与电磁溢流阀6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第一号测压接头5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控制口与远调阀22连通,远调阀22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阻尼器10的一端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第一号单向阀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号单向阀11的出油口与第二号测压接头9连通,阻尼器10的另一端与第二号测压接头9连通,第一号单向阀11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塞腔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第二号单向阀21的进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支撑阀8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电磁截止阀20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分别与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控制口连通,支撑阀8的进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第二号单向阀21的出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电磁截止阀20的进油口与节流阀18的一端连通,节流阀18的另一端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杆腔连通,安全阀19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杆腔连通,安全阀19的进油口与第三号测压接头17连通,安全阀19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进油口与油箱1连通,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塞腔连通。本专利技术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它是由油箱1、网式过滤器2、液压泵3、电动机4、第一号测压接头5、电磁溢流阀6、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支撑阀8、第二号测压接头9、阻尼器10、第一号单向阀11、第一号油缸12、第一号充液阀13、第二号充液阀14、第二号油缸15、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第三号测压接头17、节流阀18、安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它是由油箱(1)、网式过滤器(2)、液压泵(3)、电动机(4)、第一号测压接头(5)、电磁溢流阀(6)、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支撑阀(8)、第二号测压接头(9)、阻尼器(10)、第一号单向阀(11)、第一号油缸(12)、第一号充液阀(13)、第二号充液阀(14)、第二号油缸(15)、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第三号测压接头(17)、节流阀(18)、安全阀(19)、电磁截止阀(20)、第二号单向阀(21)和远调阀(22)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4)与液压泵(3)连接,液压泵(3)通过网式过滤器(2)与油箱(1)连接,液压泵(3)与电磁溢流阀(6)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第一号测压接头(5)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控制口与远调阀(22)连通,远调阀(22)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阻尼器(10)的一端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第一号单向阀(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号单向阀(11)的出油口与第二号测压接头(9)连通,阻尼器(10)的另一端与第二号测压接头(9)连通,第一号单向阀(11)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塞腔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第二号单向阀(21)的进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支撑阀(8)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电磁截止阀(20)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分别与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控制口连通,支撑阀(8)的进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第二号单向阀(21)的出油口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电磁截止阀(20)的进油口与节流阀(18)的一端连通,节流阀(18)的另一端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出油口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杆腔连通,安全阀(19)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杆腔连通,安全阀(19)的进油口与第三号测压接头(17)连通,安全阀(19)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进油口与油箱(1)连通,第一号充液阀(13)和第二号充液阀(14)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号油缸(12)和第二号油缸(15)的塞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阀芯位置电监控数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它是由油箱(1)、网式过滤器(2)、液压泵(3)、电动机(4)、第一号测压接头(5)、电磁溢流阀(6)、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支撑阀(8)、第二号测压接头(9)、阻尼器(10)、第一号单向阀(11)、第一号油缸(12)、第一号充液阀(13)、第二号充液阀(14)、第二号油缸(15)、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截止阀(16)、第三号测压接头(17)、节流阀(18)、安全阀(19)、电磁截止阀(20)、第二号单向阀(21)和远调阀(22)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4)与液压泵(3)连接,液压泵(3)通过网式过滤器(2)与油箱(1)连接,液压泵(3)与电磁溢流阀(6)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进油口连通,液压泵(3)与第一号测压接头(5)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电磁溢流阀(6)的控制口与远调阀(22)连通,远调阀(22)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阻尼器(10)的一端连通,带阀芯位置电监控电磁换向阀(7)的工作口与第一号单向阀(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号单向阀(11)的出油口与第二号测压接头(9)连通,阻尼器(10)的另一端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良振,王明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