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宏微驱动型直线压电电机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1494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05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宏微驱动型直线压电电机及其驱动方法,涉及超声电机及微驱动领域。电机包括机架、驱动振子、动子及预紧机构。驱动振子包括金属弹性体、微位移放大弹性体和压电元件,微位移放大弹性体内侧的对称两个凸齿与动子摩擦接触,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极化。该电机宏驱动方法是振子在相位差为90度的交变电流作用下激励出两个近频、同型、相位差为90度的纵向驻波,合成后在凸齿处形成椭圆形运动轨迹,在预紧力作用下使动子产生宏直线运动。微驱动方法为对压电元件施加直流高电压,使振子产生静变形,通过微位移放大弹性体内侧对称两个凸齿夹持动子产生微直线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一个电机上同时实现宏微驱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宏微驱动型直线压电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振子、动子,以及用于锁定机架、驱动振子、动子并调节预紧力的预紧机构,所述机架两端设有轴承,动子穿过两轴承和驱动振子;所述驱动振子包括压电元件、两个中间带孔的金属弹性体和一个中间带孔的微位移放大弹性体,两个金属弹性体分别与微位移放大弹性体的两端连接,微位移放大弹性体孔内侧中部设有凸齿,凸齿与动子在驱动过程中摩擦接触连接,微位移放大弹性体两端设有用于放置压电元件的凹槽,每端放置2M个压电陶瓷盘,M≥1,每个压电陶瓷盘均沿厚度方向极化,每两个压电陶瓷盘极性相反相互贴合成一组,成组对称放置在微位移放大弹性体两端上的凹槽内,每个压电陶瓷盘的两侧均设置有作为接线端子的金属片,每组的压电陶瓷接触面即组内公共接触区域为电源信号输入端,每组的压电陶瓷非公共接触区域为电源信号输入地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民曹飞梁莉黄沛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