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紧和传动间隙可调的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312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预紧和传动间隙可调的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它涉及一种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针对现有的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难以实现预紧和传动间隙调整问题。第一、二驱动装置固装在第一、二座架上,第一关节轴穿过第二关节轴中部的径向中心锥孔,第一关节轴上固装有两个主动锥齿轮,第二关节轴上固装有两个从动锥齿轮,主、从动锥齿轮啮合,第一关节轴与两个驱动装置通过两个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二座架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件紧固连接,上端套装在转动轴上,第一关节轴与转动轴通过两个固定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高,可实现预紧和传动间隙调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技术背景机器人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末端操作器,其灵活性、传感 器等对机器人的操作具有重要的影响。灵巧手技术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都在从事灵巧手的研究,也相继研制出了一些有代表 性的灵巧手,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机械结构、驱动、传感、集成度以及控制等 方面。根据驱动、减速等器件相对手本体的放置,灵巧手可以划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结构形式。外置式的灵巧手典型代表是NASA手(美国宇航局研 制的灵巧手)和Shadow手,将驱动电机、减速器及相关电气系统等放在灵巧 手本体外部的前臂内,外置式布置的缺点是远距离、腱传动等,影响系统的刚 度、降低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而内置式灵巧手将所有的电机、减速装置等均 集成在手指或手掌内,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典型代表是DLRII灵巧 手(德国宇航中心研制的灵巧手),内置式灵巧手布置有利于实现模块化、集 成化设计,增强了系统的互换性、可维护性,并且为灵巧手在机器人末端的偏 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已研制成功的灵巧手大多采用类似人手的自由度布置四个关节、三 个自由度。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紧和传动间隙可调的机器人灵巧手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所述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包括差动机构(6)和两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基关节传动机构还包括皮带预紧机构、基关节侧摆方向的限位机构、第一螺母(14)、第二螺母(15)、两个第三螺母(16)和连接件(7);所述基关节侧摆方向的限位机构由第一关节轴(9)和第二关节轴(10)组成,所述皮带预紧机构由两个带传动机构(20)、框架组件(3)、转动轴(8)和螺纹连接件(11)组成;所述差动机构(6)由两个主动锥齿轮(1)和两个从动锥齿轮(2)组成,所述框架组件(3)由两个固定杆(21)、第一转动架(22)、第二转动架(23)、第一座架(24)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伊威刘宏吴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