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撑式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021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设有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其中本体包括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外侧环壁处密封连接、在叠合面之间设有连通内侧环壁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内压,适应温度、压力波动及螺栓松弛的变化环境的自撑式密封圈,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于机械设备和管道联接的一种密封垫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撑式密封圈
技术介绍
密封圈(密封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或管道的法兰联接中,设置在法兰之间通过拧紧联接螺栓压紧垫片而实现法兰联接处密封的目的。传统的密封件达到产生密封作用所需的密封压力,是完全通过上紧螺栓所产生的压力来实现,螺栓力是传统密封实现密封作用的唯一途径。在实际密封件安装使用后,在生产过程中的工况是一个波动的变化环境,随着温度、压力不断升降变化,螺栓的“抗疲劳”性能下降出现,发生螺栓对密封件施加的压力下降,达不到密封件产生密封作用所需的密封压力,使得密封件密封作用失效,发生泄漏。长期以来,此种现象在低温压到高温压变化幅度、变动频率大的环境中特别常见。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内压,适应温度、压力波动及螺栓松弛的变化环境的自撑式密封圈,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设有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其中本体包括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外侧环壁处密封连接、在叠合面之间设有连通内侧环壁的流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撑式密封圈,通过把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外侧环壁处密封连接形成一体的本体,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内侧环壁侧则可以相对张开运动。密封圈本体的叠合面之间的流道,将需要密封部位的管道、容器等的内压力完全的传递到密封件的上下面,达到施加在密封面的密封压力由螺栓力和管道、容器等的内压力构成而非仅仅依靠螺栓力,利用内压力弥补了当螺栓“疲劳”时对密封件的压力下降部分,使密封件仍然能产生密封作用;同时,由于管道、容器等的内压由密封圈本体的流道进入,使用时密封圈本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处于自动撑开状态。所以当螺栓“疲劳”微量松弛时,密封件的密封面自动跟随撑开,保持了密封面和法兰接触面的完整贴合,解决了传统密封件在一定程度上螺栓松弛时失效的现象。利用机械设备和管道内的压力,实现在温度、压力波动变化及螺栓松弛的环境中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流道包括环本体设置的环流道和使环流道连通内侧环壁的引流道。通过在沿叠合面之间设有环本体设置的环流道和使环流道连通内侧环壁的引流道,通过引流道将内压引导进环流道中,内压撑开环流道从而实现撑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张力,利用机械设备和管道内的压力,实现在温度、压力波动变化及螺栓松弛的环境中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技术效果。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流道呈网格型环本体设置。实现本体的叠合面均布受力的技术效果。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为0型或方型或梯型或三角型。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环流道为环形,至少设有一环。环本体设置实现本体的叠合面均布受力的技术效果。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引流道沿本体径向设置,至少设有一道。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环流道和引流道构成网格型,环本体设置实现本体的叠合面均布受力的技术效果。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为金属或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复合材料。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上下表面呈齿形或波齿形或波纹型或平面。上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若干的环流道与本体上下表面呈齿形或波齿形或波纹型的峰部相对应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技术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其技术实质,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上半部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下半部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C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I设有内侧环壁Ia和外侧环壁lb,本体I包括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在外侧环壁Ib处密封连接、在叠合面之间设有连通内侧环壁Ia的流道13。流道包括环本体I设置的环流道13a和使环流道13a连通内侧环壁的引流道13b。流道呈网格型环本体设置。本体I为0型或方型或梯型或三角型。环流道13a为环形,至少设有一环。如图1 4所示,环流道13a设有四环。如图5、6所示,环流道13a设有一环。弓丨流道13b沿本体I径向设置,至少设有一道。如图1 4所示,引流道13b设有四道,环本体I圆周等分设置。如图5、6所示,引流道13b设有四道,环本体I圆周等分设置。环流道13a和引流道13b构成网格型。本体I为金属或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复合材料。本体I的上下密封面呈齿形或波齿形或波纹型或平面。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本体I的上下密封面波齿形。若干的环流道13a与本体I上下表面呈齿形或波齿形或波纹型的峰部相对应设置。若干引流道13b环本体I圆周等分设置。本技术在具体组装时,各种机械设备或管道的法兰联接中时,本技术的密封垫圈设置在法兰之间后通过拧紧联接螺栓而压紧而实现法兰联接处密封。该密封垫圈在设备或管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适应设备或管道系统产生不同的内压保证联接处的密封性能,通过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之间的叠合面的引流道13b将内压引导进环流道13a中,内压撑开环流道从而实现撑开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受向外撑开张力加强了本体I联接处的密封性能,即本体I的上下表面密封面充份利用机械设备和管道内的压力实现自压加强密封效果。以实现自适应不同的压力变化和高压、超高压的应用环境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技术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技术。其中,如上、下密封面lc、ld可单独按齿形状、波齿状、波纹状的任何达到密封作用的立体形状进行加工、或加工后再复合其他材料、或直接保持平整平面、或在平整平面上复合其他材料。本体I为任何平面几何形状。引流道13b沿本体I非径向设置亦可实现。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I)设有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其特征在于:本体(I)包括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在外侧环壁处密封连接、在叠合面之间设有连通内侧环壁的流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流道包括环本体(I)设置的环流道(13a )和使环流道(13a )连通内侧环壁的引流道(13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撑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流道呈网格型环本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撑式密封圈,本体(1)设有内侧环壁和外侧环壁,其特征在于:本体(1)包括相叠合设置的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上半部分(11)和下半部分(12)在外侧环壁处密封连接、在叠合面之间设有连通内侧环壁的流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封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