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939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铰链结构包含一第一定位件及一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一端具有数个第一定位部,另一端形成有一狭槽的一枢轴部、盖合该狭槽的一盖体、以及形成于枢轴部及盖体之间的一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使该盖体定位于该枢轴部上,盖体与枢轴部成对称设置,盖体与枢轴部各形成有对应的一容置槽,使枢轴部与盖体之间形成一缆线通道;第二定位件一端具有一套筒部,另一端具有数个第二定位部,套筒部可转动地套设于枢轴部及盖体上。藉此,可轻易地将缆线置入铰链结构内部,以便利于组装,可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可携式装置,包含上述的铰链结构,与第一定位件连接的座体,与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盖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尤指一种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的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
技术介绍
铰链(Hinge)主要系设于两物体的间,使两物体能做某一角度的枢转(pivotal!■otation),因此通常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电子辞典等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也就是说,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为分别具有本体及上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藉由具有屏幕的上盖连接本体的铰链,使上盖可相对于本体掀起或盖合的操作。在习知技术中,上盖与本体的电子装置仅以铰链连接,线材须从本体主机板藉由铰链连接至上盖的屏幕,才得以将讯号传输至屏幕。然而在电子装置尺寸不断朝轻薄趋势发展下,如何避免电子线路不受铰链阻碍,以及影响布线格局及美观下,在在考验业者的设计能力。也由于电子商品发展趋势系朝向轻薄、短小,因此使得上盖与本体间的电子线路的串连设计显得相当不易。也就是说,电子装置整体结构均在变小的情况下,铰链结构也在缩小,因此线材路径如何布局,以防止电子线路缠绕于铰链上,或者是避免线路受损或铰链作动不顺等问题,均考验着相关业者的智慧。习知技术如美国公开第2011/0242756号的「具有中空枢轴的计算机」,即揭露一种电子线材穿过铰链的设计。如该美国公开第2011/0242756号专利的中空枢轴包含有固定承架、攫取部、摩擦部以及枢转承架。攫取部与另一端形成有若干定位孔的固定承座一体成形制成,使固定承架具有较佳的刚性。摩擦部可转动地套设于攫取部上,以形成扭力。形成若干定位孔的枢转承架延伸于摩擦部一侧,供与电子商品的上盖(图未绘示)固接。固定承座则与电子商品的本体(图未绘示)固接。此外,攫取部中形成有枢轴孔,供一或以上的电子线材(图未绘示)穿设。·然而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必须先将电子线材(缆线)穿过中空枢轴,再进行连接器(未绘示)与电子线材的焊接作业。由于穿过线材的铰链,除了焊接连接器的过程中造成不便外,更使焊接自动化不易及工时增加等成本的垫高。有鉴于此,本技术人为解决习知铰链与电子线材由不同的制造商设计而产生组装不易的问题,特别设计出一种整合设计方案,以利可携式电子产品朝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可轻易地将具有电连接器的缆线置入铰链结构内部,以便利于组装于终端产品上,如此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该铰链结构包含一第一定位件及一第二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一端具有数个第一定位部,另一端形成有一狭槽的一枢轴部、盖合该狭槽的一盖体,以及形成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之间的一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使该盖体定位于该枢轴部上,该盖体与该枢轴部成对称设置,该盖体与该枢轴部各形成有对应的一容置槽,使该枢轴部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缆线通道;该第二定位件一端具有一套筒部,另一端具有数个第二定位部,其中该套筒部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上。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 ^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二卡合部,每一该第一^^合部与该枢轴部的该容置槽相邻,每一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盖体的该容置槽相邻,该第一卡合部及该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以限制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的径向位移。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一端缘的凸轨,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二端缘的凹槽,该凸轨与该凹槽相互卡合。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一端缘的凹槽,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二端缘的凸轨,该凹槽与该凸轨相互卡合。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卡合结构另包含设于该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及该第四卡合部相互卡合,以限制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的轴向位移。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一端缘外壁的凸出部,该第四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二端缘外壁的凹入部,该凸出部与该凹入部相互卡合。·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纵长方向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端缘及一对第二端缘,该卡合结构包含设于该对第一端缘的第三卡合部及设于该对第二端缘的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包含凹入于该第一端缘外壁的凹入部,该第四卡合部包含凸出于该第二端缘外壁的凸出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相互卡合。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每一该枢轴部及该盖体的该容置槽形状包含弧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可携式装置,其包含一如上所述的铰链结构、一座体及一盖件;该座体与该第一定位件连接;该盖件与该第二定位件连接,使该盖件可相对该座体作开闭的枢轴操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的第一定位件具有枢轴部及可与枢轴部盖合的盖体,盖体与枢轴部成对称设置,盖体与枢轴部各形成有对应的容置槽,使枢轴部与盖体之间形成缆线通道。藉此设计,在盖体与枢轴部分离时,可轻易地将缆线置入铰链结构内部,缆线不需利用穿设轴孔的方式组装,故本技术可便利于组装,降低生产成本。另,本技术枢轴部及盖体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当盖体盖合于枢轴部时,该卡合结构可用以卡接定位枢轴部及盖体,使盖体稳固地定位于枢轴部上,快速地完成组装。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铰链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1的枢轴部及盖体分解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铰链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4的铰链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图4的枢轴部及盖体分解状态另一变化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铰链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7的铰链结构局部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可携式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该铰链结构100包含一第一定位件I及一第二定位件2。第一定位件I 一端具有数个第一定位部11,另一端形成有一狭槽123的一枢轴部12、盖合该狭槽123的一盖体13,以及形成于枢轴部12及盖体13之间的一^^合结构14,该卡合结构14使盖体13定位于枢轴部12上。该些第一定位部11形成于一第一定位板15上,第一定位部11可为定位孔等,以便利用螺丝锁附等方式固定于可携式装置的座体(图未绘示)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I中的枢轴部12与第一定位板15较佳为一体成形制成。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枢轴部12与第一定位板15亦可为两件式再以焊接或其它适合方式组合而成。枢轴部12及盖体13皆呈半圆柱体,盖体13与枢轴部12成对称设置,盖体13长度可大于、小于或等于枢轴部12长度,视需求而改变。枢轴部12与盖体13各形成有对应的一容置槽121及131,枢轴部12及盖体13的容置槽121及131可为弧形槽,其形状可包含弧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盖体13盖合于枢轴部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供与一缆线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的一端具有数个第一定位部,另一端形成有一狭槽的一枢轴部、盖合该狭槽的一盖体,以及形成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之间的一卡合结构,该卡合结构使该盖体定位于该枢轴部上,其中该盖体与该枢轴部成对称设置,该盖体与该枢轴部各形成有对应的一容置槽,使该枢轴部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缆线通道;以及?一第二定位件,该第二定位件的一端具有一套筒部,另一端具有数个第二定位部,其中该套筒部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枢轴部及该盖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启鸿洪培樵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