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控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9926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7:01
一种稳定性高、维护简便的全液控液压系统。技术方案是: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泵送油路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推送油缸和液动阀,其特征是在推送油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三个油口,其中两个油口与油缸连通,另一油口为控制油口,与液动阀相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液控液压系统
本技术属于全液控液压系统,尤其是一种采用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从而在 出现故障时,很容易找出故障原因,很快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全液控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液控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输送泵中,混凝土输送泵广泛地应用在建筑、交 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它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速度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液压液控系统以电控、电液联合控制为主,在这两种控制系统中运用了大量的 电器组件、PLC程序以及蓄能器等液压件,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 极易烧坏控制线路,致使整机不能工作,而且系统结构复杂,维护烦琐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维护简便的全液控液压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 冷却系统,其中泵送油路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推送油缸和液动阀,其特征是在推送油缸的 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三个油口,其中两个油口与油缸连通, 另一油口为控制油口,与液动阀相连。所述液控单向阀由阀盖、阀体和阀座组成,在阀盖上设置有一油口 I,在阀体上设 置有油口 II,阀座上设置有油口 III,油口 I和油口 III用于和推送油缸连接,油口 II为控 制油口,在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弹簧座和阀座之间设置有具 有空腔结构的阀锥体,所述阀锥体的头部卡接于油口 III中,阀锥体的尾部与弹簧座相触, 复位弹簧位于阀锥体的空腔内。在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格来圈。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新型的液控单向阀,形成了开式、单回路、 全液控的液压系统。结构合理、可靠性高,不但解决了由于电压不稳引起的容易烧坏电器件 的问题,而且减少了蓄能器等液压件,使整个系统紧凑明了。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使 整机工作性能提高,同时更换配件容易,方便维修。明了的系统结构在出现故障时,很容易 找出故障原因,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油路原理图;图2是图1中液控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冷却系统,分别介绍如下:1、泵送油路系统泵送油路系统采用开式液压回路。主油泵选用轴向柱塞斜盘式变量泵。主泵9通 过S 口吸油后,压力油口 A的油将进入电液换向阀6,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状态时,压力油口 A的油则通过滤油器16流回油箱。当电液换向阀6左位工作时,压力油通过液动二位阀4a 使摆动缸5 ’换向,在摆动缸5 ’运动结束后,通过控制油路使二位液动阀4b换向,从而使推 送油缸I和I’运动。从图可见,油缸I缩回,而油缸I’推出。当活塞运行到终点时,液控 单向阀2’被打开,从而使液动换向阀4a换向,摆动缸5及5’运动结束后,通过控制油路再 发出换向信号,使液动二位四通阀4b换向,这样推送缸I和I’也换向,如此不断循环。该 回路的具体组成及组件功能如下:主油泵9:主油泵为轴向柱塞变量泵,该泵带有恒功率控制装置,当砼管路中压力 升高时,主泵斜盘倾角会自动减小,主泵排量(流量)按恒功率曲线减小,功率保证为恒定 值,因而电机不至于超载,功率利用率高。该泵还带有附加的压力截流装置。当泵送油压超 过32Mpa时,压力截流装置使主泵倾斜盘回到中位,主泵排量为零,泵送作业停止。电液换向阀6:用来使主油泵9卸荷和实现正、反泵。该阀为三位四通电液阀,主 阀中位为M型机能,因而当该阀处于中位时,主泵压力油可以卸荷。该阀带有手动应急操作 器,在电磁铁不通电情况下,可对先导阀芯进行操作。主油缸I与I’:两个主油缸分别前后运动导致两个砼缸吸料和泵送。主油缸具有 缓冲部油功能。在主油缸I上两端装有液控单向阀可发出液控信号,使液动阀4a换向。溢流阀7:先导型,保护主回路系统安全,起安全阀作用,安全压力调定值为 32.5Mpa0回油滤油器16:自封式,过滤精度为10 μ m,带有旁通阀,一但滤芯堵塞,旁通阀打 开,液压油直接流会油箱。摆动油缸5和5’是单作用的活塞油缸,这一对油缸也是油主油泵9提供油液而运 动。它们为S阀的运动提供动力并且也是发送液控信号的装置。当摆动油缸运动到打开液 控信号时,发出使液控阀4b换向的信号,从而使泵送缸I和I’换向。液控单向阀2和2’是装在推送油缸I两端的液压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当推送 油缸I活塞运动到一端时,液控单向阀被打开,发出液压信号去控制液动阀4a,实现摆动油 缸5及5'换向。液控单向阀2和2’安装在一只油缸的两端,可避免因油缸内泻造成的行 程缩短问题。图2中,液控单向阀由阀盖21、阀体22和阀座26组成,在阀盖21上设置有一油 口(1)29,在阀体上设置有油口(11)27,阀座上设置有油口(111)28,油口(1)29和油口 (III) 28用于和推送油缸连接,油口(II) 27为控制油口,在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座211,弹簧 座21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25,在弹簧座211和阀座26之间设置有具有空腔结构的阀锥体 24,阀锥体24的头部卡接于油口(111)28中,阀锥体24的尾部与弹簧座211相触,复位弹 簧25位于阀锥体24的空腔211内。在阀体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格来圈24。压力表18显示主油路实际工作压力。2、搅拌油路系统该系统由齿轮泵14、溢流阀12、手动换向阀10及液压马达11和背压阀13等组成。搅拌系统的最高压力由溢流阀12控制,溢流阀压力调定在14Mpa。齿轮泵14压力油经手动换向阀10进入搅拌马达11。手动换向阀10在中位,搅拌 马达不转。当手动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压力油进入液压马达,马达正转,当处于左位时,马达 反转。手动换向阀10无论在何位置,齿轮泵11排出的油液都流回油箱。背压阀调定压力 为 1.2-1.4MPA。3、冷却系统当液压系统的油温超过50°C时,启动电机使循环油泵22工作,使热油经过散热器 15进行散热并启动散热器风扇电机M2吹风散热。权利要求1.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泵送油路系统 包括液控单向阀、推送油缸和液动阀,其特征是在推送油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控单向阀, 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三个油口,其中两个油口与油缸连通,另一油口为控制油口,与液动 阀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控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控单向阀由阀盖、阀体和 阀座组成,在阀盖上设置有一油口 I,在阀体上设置有油口 II,阀座上设置有油口 III,油口 I和油口 III用于和推送油缸连接,油口 II为控制油口,在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 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弹簧座和阀座之间设置有具有空腔结构的阀锥体,所述阀锥体的头部 卡接于油口 III中,阀锥体的尾部与弹簧座相触,复位弹簧位于阀锥体的空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液控液压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设置 有格来圈。专利摘要一种稳定性高、维护简便的全液控液压系统。技术方案是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泵送油路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推送油缸和液动阀,其特征是在推送油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液控液压系统,包括泵送油路系统、搅拌油路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泵送油路系统包括液控单向阀、推送油缸和液动阀,其特征是在推送油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三个油口,其中两个油口与油缸连通,另一油口为控制油口,与液动阀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尼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