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359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4:46
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涉及蓄电池。在蓄电池行业中,蓄电池相隔单体的相邻汇流排连接的部位称之为“过桥”,国内过桥的连接方法是采用人工乙炔熔焊汇流排上相邻的极柱到一起,进而冷却成型,但是人工效率低、易漏焊过桥。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整体分两层,模具上层的长方形汇流排凹槽相互平行的排列成两行,且相邻汇流排凹槽通过“U型”过桥凹槽连接成一体,模具下层是平行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气管道。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具有效率高、无漏焊、一次性成型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行业中,蓄电池相隔单体的相邻汇流排连接的部位称之为“过桥”,国内 过桥的连接方法是采用人工乙炔熔焊汇流排上相邻的极柱到一起,进而冷却成型,但是人 工效率低、易漏焊过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可以克服效率低、易漏 焊过桥的不足,具有效率高、无漏焊、一次性成型的特点。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模具整体分两层,模具上层的长方形汇流排凹槽相互平行的排列成两行,且相邻汇流排凹 槽通过“U型”过桥凹槽连接成一体,模具下层是平行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气管道。在进行蓄 电池铸焊时,铸焊用的合金溶液将汇流排凹槽和过桥凹槽填充满,通过清理模具上层表面 的残留合金渣后,通过冷却水管道放行冷却水冷却模具,然后通过冷却气管道放行冷却气, 此时模具冷却,汇流排和过桥完成一次性成型铸焊,从模具中脱模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具有效率 高、无漏焊、一次性成型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图2为传统蓄电池铸焊模具。图中,1.汇流排凹槽,2.过桥凹槽,3.冷却水管道,4.冷却气管道,5.模具上层,6.模具下层,7.极柱。具体实施方式将图1中的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安装到蓄电池行业通用自动铸焊机上,开启 后,铸焊用的合金溶液将汇流排凹槽(I)和过桥凹槽(2)填充满,清理模具上层(5)表面的 残留合金渣后,通过模具下层(6)的冷却水管道(3)放行冷却水冷却模具,然后通过冷却气 管道(4)放行冷却气,此时模具冷却,汇流排凹槽(I)和过桥凹槽(2)中的合金连接在一起 完成一次性成型铸焊,直接从模具中脱模即可,从而避免了图2中传统蓄电池铸焊模具的 极柱(7)在脱模后需要再次烧焊融合在一起的低效率操作,更减少了烧焊融合极柱(7)所 造成的废气排放。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整体分两层,模具上层的长方形汇流排凹槽相互平行的排列成两行,且相邻汇流排凹 槽通过“U型”过桥凹槽连接成一体, 模具下层是平行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气管道。专利摘要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涉及蓄电池。在蓄电池行业中,蓄电池相隔单体的相邻汇流排连接的部位称之为“过桥”,国内过桥的连接方法是采用人工乙炔熔焊汇流排上相邻的极柱到一起,进而冷却成型,但是人工效率低、易漏焊过桥。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整体分两层,模具上层的长方形汇流排凹槽相互平行的排列成两行,且相邻汇流排凹槽通过“U型”过桥凹槽连接成一体,模具下层是平行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气管道。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具有效率高、无漏焊、一次性成型的优点。文档编号B22D25/04GK203156021SQ20132020225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高海洋 申请人: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过桥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整体分两层,模具上层的长方形汇流排凹槽相互平行的排列成两行,且相邻汇流排凹槽通过“U型”过桥凹槽连接成一体,模具下层是平行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