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夹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890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38
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转盘、第一振动盘、本体定位机构、第一输送轨、第二振动盘、扳手定位机构、第二输送轨、装配机构、机械抓及控制器,转盘设于工作台上并具有定位块,第一输送轨两端分别与第一振动盘的输出口连接及本体定位机构连接;第二输送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振动盘的输出口连接,输出端与前述的扳手定位机构连接;装配机构能扳手定位机构上输出的扳手装配于钩挂于定位块上的本体;机械抓能将定位块上组装完毕的长尾夹卸下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控制器控制各个部件运作完成对扳手和本体的自动装配,装配快捷且漏装率低,可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该装配工装能代替人工完成扳手和本体的自动装配。
技术介绍
现有长尾夹作为一种文具,其应用十分广泛,如图1和图2所示,长尾夹10由本体(又称:夹体)Ia和扳手(又称:把手)2a两部分构成,本体Ia为一次成型的弯折金属片,中部形成中空内腔12a,靠金属自身形变来提供夹紧力,本体Ia两侧翻边形成有一对钩槽Ila,扳手2a采用钢丝弯折而成,一般为两个,每个扳手2a两端具有伸入钩槽Ila的钩部21a。由于长尾夹的制造成本很低,单个利润较少,因此企业大多是大批量生产。目前,长尾夹的装配主要以人工为主,需用大量工人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造成工人的手指损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长尾夹的自动装配机来替代人工装配,以提高工作效率,见专利号为ZL03116826.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长尾夹自动装配机》(授权公告号为CN1317103C),该专利后推板和前推部的协同配合作用完成扳手和本体的自动装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轻工机械》2007年8月第25卷第4期公开了一篇沈一华等所著的文献“长尾夹自动装配线的装配系统”,该文献介绍了长尾夹装配的工艺流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转盘,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工作台上,具有供本体倒立钩挂的定位块,该定位块能与本体的中空内腔适配;?电机,动力输出端与转盘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振动盘,具有输出口;?本体定位机构,设于前述的工作台上并位于转盘一侧,能将本体定位于前述的定位块上;?第一输送轨,输入端与前述第一振动盘的输出口连接,输出端与前述的本体定位机构连接;?第二振动盘,具有输出口;?扳手定位机构,设于前述的工作台上并位于转盘一侧;?第二输送轨,输入端与前述第二振动盘的输出口连接,输出端与前述的扳手定位机构连接;?装配机构,设于前述的工作台上并位于转盘一侧,能将扳手定位机构上输出的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毕伟俞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北昌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