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45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所述气动工具具一主体,其容置空间中组设有汽缸,该汽缸的一端盖具进气孔,汽缸内部组设有转子;该汽缸的缸筒一侧设有一组以上排气孔;又主体容置空间与汽缸之间增设有一扭力调整转筒,该扭力调整转筒与汽缸排气孔相对应位置设有一穿气孔仅能与其中一组排气孔相对位导通,同时间其余排气孔则被扭力调整转筒的筒壁所遮挡封闭,扭力调整转筒一侧并设有操控部凸露出主体外部以供调控扭力调整转筒的转动角度。以此,可使气动工具达到扭力状态得以确实调整变化、且有效提升扭力以及操控方便的实用进步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透过复数排气孔的切换型态达到扭力可调 整目的创新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气动工具使用上,随着所针对目标对象的不同,必须调整其扭力大小以为适应;现有气 动工具的扭力调整结构设计,通常是透过进气量大小的调整结构以调整转子转速,达到改变 扭力目的。然而,由于气动工具运作上,外部气体导入汽缸驱动转子过程中,导入汽缸空间中的空 气必须历经相同的挤压行程到达汽缸所设的排气孔位置,方得以排出外部,也因此,当进气 量有所增加时,将受制于气体导入与排出的行程固定状态,使得该转子的转速、扭力实际上 仍被此一主观条件所抑制而难以明显提高,如此而造成现有气动工具的扭力一直以来仍旧难 以显著提升、扭力状态无法确实调整变化的问题及缺憾。所以,针对上述现有气动工具使用上所存在的问题,如何研发出一种扭力可确实调整变 化、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构造,是有待相关技术人员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针对现有气动 工具结构设计上存在扭力难以显著提升、扭力状态无法确实调整变化的问题加以突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工具包括: 一主体,其端部组设有输出轴组件,主体一侧设有握持部以及进气接头,主体内具有容置空间; 一汽缸,组设于主体容置空间中,该汽缸包括一缸筒以及二端盖,该其中一端盖具有进气孔; 一转子,组设于汽缸内部; 一组以上排气孔,设于汽缸的缸筒一侧; 一扭力调整转筒,组设于主体容置空间与汽缸之间呈可转动,该扭力调整转筒与汽缸排气孔相对应位置设有一穿气孔,且该穿气孔仅能与其中一组排气孔相对位导通,同时间其余排气孔则被扭力调整转筒的筒壁所遮挡封闭,又扭力调整转筒一侧并设有一操控部凸露出主体外部,调控扭力调整转筒的转动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工具包括一主体,其端部组设有输出轴组件,主体一侧设有握持部以及进气接头,主体内具有容置空间;一汽缸,组设于主体容置空间中,该汽缸包括一缸筒以及二端盖,该其中一端盖具有进气孔;一转子,组设于汽缸内部;一组以上排气孔,设于汽缸的缸筒一侧;一扭力调整转筒,组设于主体容置空间与汽缸之间呈可转动,该扭力调整转筒与汽缸排气孔相对应位置设有一穿气孔,且该穿气孔仅能与其中一组排气孔相对位导通,同时间其余排气孔则被扭力调整转筒的筒壁所遮挡封闭,又扭力调整转筒一侧并设有一操控部凸露出主体外部,调控扭力调整转筒的转动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于端盖上 侧,排气孔则设于汽缸的缸筒下侧,构成上进气、下排气的流路型态。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扭力可调整的气动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洲
申请(专利权)人:正桓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