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工具的马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311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动工具的马达构造,包括马达缸体,马达缸体设有马达腔室、适于容纳动力流体流的进气通道、与马达腔室连通的正向和反向通道、节流端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端口。马达转子根据动力流体从正向通道流入马达腔室而沿正向转动,并根据动力流体从反向通道流入马达腔室而沿反向转动。阀被致动以选择性地使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与进气通道连通以从进气通道提供动力流体至所选择的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节流机构包括穿过节流端口的节流致动器,且可被致动以控制流经进气通道的动力流体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工具的马达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工具的马达构造,该气动工 具包括工作装置。马达构造包括单一构件的马达缸体,马达釭体设有马达腔室、 进气通道、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的正向和反向通道、节流端口以及至少一个排 气端口,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具有进气纵轴并适于容纳动力流体流,所述排气端 口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用于从马达腔室排出动力流体。马达构造还包括马达转 子,支撑在所述马达腔室内并可转动,具有适于连接至该工作装置以驱动该工 作装置操作的输出轴,所述转子可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正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 腔室而沿正向转动,并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反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反 向转动。马达构造还包括阀,该阀可4皮致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正向和反向通道 之一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以从所述进气通道^是供动力流体至所选择的正向和反 向通道之一。包括节流致动器的节流机构穿过所述节流端口并可被致动以控制 流经所述进气通道的动力流体的流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工具的马达组件。马达 组件包括进气流道,进气流到具有进气纵轴、近端、与所述近端相对的远端。 进气流道穿过近端并沿所述纵轴延伸。进气流道还包括位于所述外表面内并与 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正向端口以及位于所述外表面内并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 反向端口。马达腔室壁与所述进气流道的近端一体成型并形成内部马达腔室、从所述进气流道近端径向延伸的第一平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表面与所述马 达腔室的正向和反向供给通道。马达转子支撑于所述马达腔室内以绕马达轴旋 转,所述马达轴与所述进气纵轴共线。所述马达转子适于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 正向供给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正向转动,并适于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反 向供给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反向转动。马达构造还包括具有阀通道的旋 转阀。所述旋转阀被所述进气流道的近端支撑并可绕所述进气流道的近端在正 向和反向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阀在正向位置时使所述阀通道连通所述正向 端口与所述正向供给通道,在反向位置时使所述阀通道连通所述反向端口与所 述反向供给端口。所述进气通道适于容纳来自动力流体源的动力流体。所述旋 转阀适于,当位于所述正向位置时,引导动力流体从所述正向端口流向所述正 向供给通道以驱动转子的正向旋转,当位于所述反向位置时,引导动力流体从 所述反向端口流向所述反向供给通道已驱动所述转子的反向旋转。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工具,包括适于与动力流 体源连通的进气管和马达缸体。马达缸体包括马达腔室、阀界面表面、外壳安 装面、节流端口、进气通道、进气管界面、正向和反向供给通道。所述进气管 安装至所述进气管界面使得动力流体可经由所迷进气管供给至所述进气通道。所述正向和反向供给通道连接所述阀界面表面与所述马达腔室。马达转子支才掌于所述马达腔室内,所述马达转子可根据动力流体经由所述正向供给通道流入 所述马达腔室而绕马达轴沿正向转动,并可4艮据动力流体经由所述反向供给通 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绕所述马达轴沿反向转动。阀邻近所述阀界面,所述阀 可被致动于正向位置与反向位置之间,其中在所述正向位置,所述阀连通所述 进气通道与所述正向供给通道以沿所述正向驱动所述马达转子,在所述反向位转子。节流机构穿过所述节流端口且可被致动以控制从所述进气管流入所述进 气通道的动力流体的流量。外壳安装至所述马达缸体的外壳安装面。排气通道.马达腔室排除的动力流体引导至所述工具外。所述排气通道的大部分与所述马达轴平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工具,包括马达缸体,马达 缸体具有外表面、马达腔室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缸体安装孔的折缘部。马达转子 支撑在所述马达腔室内用以旋转。动力流体入口供给动力流体至所述马达腔室 以驱动所述马达转子旋转。气动工具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装置安装孔的工作装 置,所述工作装置连接至所述马达转子并可根据所述马达转子的旋转而做工。 至少 一个紧固件穿过所述至少 一个缸体安装孔和至少 一个装置安装孔以安装所 述工作装置至所述马达缸体的折缘部。外壳围绕所述马达缸体并具有内表面, 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可紧密配合于所述马达缸体的折缘部外围,使 得当工具组装完毕后,所述至少一个紧固件^fe所述工作装置和外壳隐藏而不可 见。通过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工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工具手柄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手柄组件的马达缸体的立体放大图。图4A是手柄组件的旋转阀的后部立体图。图4B是旋转阀的前部立体图。图5是旋转阀沿图4A中线5-5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线7-7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是沿图6中线8-8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画圏的部位的力丈大图。 图IO是工具沿图1中线10-10的橫截面示意图。 图ll是工具沿图1中线11-1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旋转阀位于向前 的减力卩立置。 图12是图7中所示附图左端的放大图。 图1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工具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工具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工具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6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工具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专利技术不 限于以下描述所阐述的或以下附图所说明的架构的细节和元件的排布。本专利技术 可采用其它实施例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实施。此外,下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及术 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下文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 具有,'及其变化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除特 别声明外,安装、连接、支撑,,、配合及其变化应作广义解释, 包含直接及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配合。此外,连接及配合不限 于物理的或积4戒的连接或配合。图1示出一个气动工具100,其包括手柄或马达组件105以及工作装 置110。所示的工作装置110是一个具有方榫113 (见图6和11 )的角度头, 套筒或其它紧固件驱动输出元件可连接至方榫113。但在其它构造中'工作装 置110也基本上可以是任何适于被马达组件的转动输出轴所驱动的工具,包括 但不限于冲击扳手、齿轮减速器或类似工具。 如图2,手柄组件105包括后壳115、前壳120、马达缸体125、马达 转子130、旋转阀135、阀致动器140、第一和第二阃密封145和150、节流机 构155、环160、第一和第二环密封165、 170、进气管175、第一和第二进气密 封180和185、进气垫圏187以及排气盖190。手柄组件105的其他部件、次部 件和其它方面将在后文介绍。前壳120和后壳115共同形成具有内腔的外壳, 而手柄或马达组件105的其余大多数元件都收容在该外壳内。手柄组件105包 括手柄或马达纵轴195 (如图7,在此描述中也称为主轴)。马达缸体125、 马达转子130、旋转阀135、进气管175和排气盖190在外壳120、 115的内腔 内沿着手柄纵轴i殳置。 图2和图3示出马达缸体125,其包括一体成型地形成一个单一构件 的马达腔室部205和进气流道部2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马达腔室部205和 进气流道部210大体上呈圆柱形。四个壳体支撑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工具的马达构造,该气动工具包括工作装置,所述马达构造包括: 单一构件的马达缸体,所述马达缸体设有马达腔室、进气通道、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的正向和反向通道、节流端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端口,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具有进气纵轴并适于容纳动力流 体流,所述排气端口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用于从马达腔室排出动力流体; 马达转子,所述马达转子支撑在所述马达腔室内并可转动,具有适于连接至该工作装置以驱动该工作装置操作的输出轴,所述转子可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正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正向转 动,并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反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反向转动; 阀,所述阀可被致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以从所述进气通道提供动力流体至所选择的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以及 节流机构,所述节流机构包括穿过 所述节流端口的节流致动器,所述节流致动器可被致动以控制流经所述进气通道的动力流体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5-5 12/115,1721.一种气动工具的马达构造,该气动工具包括工作装置,所述马达构造包括单一构件的马达缸体,所述马达缸体设有马达腔室、进气通道、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的正向和反向通道、节流端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端口,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具有进气纵轴并适于容纳动力流体流,所述排气端口与所述马达腔室连通用于从马达腔室排出动力流体;马达转子,所述马达转子支撑在所述马达腔室内并可转动,具有适于连接至该工作装置以驱动该工作装置操作的输出轴,所述转子可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正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正向转动,并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反向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反向转动;阀,所述阀可被致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以从所述进气通道提供动力流体至所选择的正向和反向通道之一;以及节流机构,所述节流机构包括穿过所述节流端口的节流致动器,所述节流致动器可被致动以控制流经所述进气通道的动力流体的流量。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 与所述马达缸体相互连接并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管通道,其中所述 进气管通道具有与所述进气纵轴共线的管纵轴,所述进气管适于连接至动力流 体源以通过所述进气管通道供应动力流体至所述进气通道。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构造,其中所述马达转子的旋转轴与所 述进气纵轴共线。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马达壳体和阀致动 器,所述马达壳体安装在所述马达缸体和阀周围,所述马达壳体设有槽、面向 所述马达缸体和阀的内表面以及背对所述马达缸体和阀的外表面,所述阀致动 器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致动器的头部与所述马达壳体的外表面滑动配合,所 述杆部穿过所述马达壳体的槽以与所述阀配合,使得所述致动器头部沿所述马 达壳体外表面的滑动致使所述阀移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构造,其中所述杆部和阀其中之一包括 具有扩大头部的安装指状体,所述杆部和阀其中另一设有槽,所述槽的尺寸设 计成可与所述指状体的头部卡扣配合以可释》文地连接所述阀致动器与所述阀。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环,所述环环绕所述 马达壳体外表面的一部分且覆盖所述致动器的头部,所述环与所述致动器头部 配合,所述环可绕所述马达壳体转动以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所述致动器并通过 所述杆部致动所述阀。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构造,其中所述环的转动轴与所述进气纵轴共线。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制动机构,所述致动 机构弹性地保持所述旋转阀于所选择的操作位置。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马达壳体、第一和第 二制动槽以及可变形件,所述马达壳体安装在所述马达缸体和阀周围,所述马 达壳体包括面向所述马达缸体和阀的内表面以及背向所述马达缸体和阀的外表 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槽位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可变形件与所 述阀一体成型,所述可变形件弹性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动槽以分别弹性 地保持所述阀于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构造,其中所述马达缸体包括外表面, 所述马达构造进一步包括马达壳体和排气通道,所述马达壳体安装在所述马达 缸体和阀周围,所述马达壳体包括面向所述马达缸#和阀的内表面以及背向所 述马达缸体和阀的外表面,所述排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马达壳体内表面与所述马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构造,其中所述排气通道的一部分穿 过所述阀的一部分。12. —种用于气动工具的马达组件,包括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所述具有进气纵轴、近端、与所述近端相 背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并沿所述纵轴延伸的进气通道、位于所述外表面内并 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正向端口以及位于所述外表面内并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的反向端口;马达腔室壁,所述马达腔室壁与所述进气流道的近端一体成型,所 述马达腔室壁形成内部马达腔室、从所述进气流道近端径向延伸的第 一平表面 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表面与所述马达腔室的正向和反向供给通道;马达转子,所述马达转子支撑于所述马达腔室内以绕马达轴旋转, 所述马达轴与所述进气纵轴共线,所述马达转子适于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正向 供给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正向转动,并适于根据动力流体从所述反向供 给通道流入所述马达腔室而沿反向转动;以及旋转阀,所述旋转阀包括阀通道,所述旋转阀被所述进气流道的近 端支撑并可绕所述进气流道的近端在正向和反向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阀在 正向位置时使所述阀通道连通所述正向端口与所述正向供给通道,在反向位置 时使所述阀通道连通所述反向端口与所述反向供给端口 ;其中所述进气通道适于容纳来自动力流体源的动力流体;以及所述旋转阔适于,当位于所述正向位置时,引导动力流体>^人所述正 向端口流向所述正向供给通道以驱动转子的正向旋转,当位于所述反向位置时, 引导动力流体从所述反向端口流向所述反向供给通道已驱动所述转子的反向旋转。13. 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R杨纳撒尼尔S墨菲
申请(专利权)人: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