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578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液力加载轧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首道次利用计算机内的轧制表给出初始辊缝参考值,利用辊缝测量及辊缝调节装置实现初始辊缝参考值,再利用自动板厚控制系统进行辊缝调节,完成一个道次轧制后,保持辊缝不变。通过轧制表中两个道次之间的辊缝差值,进行辊缝预设定补偿,得到下一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利用辊缝测量及调节装置实现初始辊缝参考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补偿辊缝差值对辊缝进行设定,从而减弱了外界误差对辊缝预设精度的影响、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提高了产品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力加载轧机控制
,涉及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液力轧机的辊缝设定是一项很重要的步骤,在没有投入板厚自动控制前,需要压到设定的初始辊缝,然后测出出口带钢的厚度,根据出口厚度偏差进行反馈控制。如果初始辊缝计算的不够精确, 出口带钢头部厚度误差很大,导致调节带钢需要调节的厚差很大,进而调节需要的时间及超差的头部带钢长度变长,影响带钢成材率。具体的初始辊缝设定方法有四种:一种是根据轧制模型计算得到初始辊缝;第二种是根据轧制规程,事先利用轧制模型计算得到轧制表,轧制过程中根据轧制表得到初始辊缝;第三种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通过压力判断来进行人为的辊缝设定;第四种是前三种的结合,先是根据轧制模型或轧制表得到辊缝进行设定,在根据操作工的经验对于轧制力比较反常的辊缝进行手动调节。前两种方法由于是事先确定好的,在调试完成后运行比较好,但是对于调试后发生的生产情况变化,如辊子半径变化、热凸度变化等没有适应能力,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初始辊缝设定的精度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利用轧制表中的理想辊缝差值得到了理想模型的计算值,利用上一道次的辊缝进行差值补偿设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轧制表确定第一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步骤二:根据入口带钢和出口带钢的厚度偏差计算辊缝修正量;步骤三:根据辊缝修正量和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得到辊缝设定值;步骤四:根据辊缝设定值调节辊缝大小并进行轧制工作,在该道次轧制完成后保持辊缝不变,得到该道次结束辊缝;步骤五:切换轧制方向,进入下一道次的轧制,根据轧制表中本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和上一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计算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步骤六:根据上一道次结束辊缝值和步骤五中得到的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值计算本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步骤七:返回步骤二,重复步骤,直到轧制工作完成。进一步,在步骤二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辊缝修正量:^i,AGC (k) = Klx^ (Aholli (j) X Voiff (j) X Δ/),J=I其中:其中ASutxGO是第i道次,第k时刻的辊缝修正量;KI是可调的积分控制增益;Ahwt (j)是第j时刻的入口带钢和出口带钢的厚度偏差,即出口厚度参考值和出口实际厚度之间的差值;V()Ut(j)是第j时刻的出口带钢速度;At是轧机修正量的计算周期。进一步,在步骤五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Δ Si;EEF = Si,Kef-S^ref,其中:Λ Si;EEF是轧制表中两个道次初始辊缝参考值之间的差值;Si,REF和Sukef分别为本道次和上一道次理想初始棍缝参考值。进一步,在步骤六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本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Si (BEGIN) = Si^1 (END) + Δ Si^,其中=Si (BEGIN)为第i道次设定的轧辊初始辊缝参考值Ap1(END)为上一道次轧制结束时轧辊辊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装置,包括带钢厚度检测装置、辊组机构、轧机辊缝控制装置、辊缝测量装置、带钢速度检测装置和轧机模数控制装置;所述轧机模数控制装置包括板厚自动控制模块、轧机辊缝控制模块和加法器;带钢厚度检测装置对带钢厚度进行检测并将厚度值输出至轧机模数控制装置中的板厚自动控制模块;带钢速度检测装置对带钢的传送速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轧机模数控制装置中的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接收数据并计算辊缝调节量,并将得到的调节量送入加法器;加法器根据辊缝调节量和辊缝参考值求和得到辊缝设定值,并将该设定值送入轧机辊缝控制模块;轧机辊缝控制模块根据得到的辊缝设定值和辊缝测量装置的辊缝测量值控制轧机辊缝控制装置对辊组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所述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辊缝调节量:权利要求1.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轧制表确定第一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 步骤二:根据入口带钢和出口带钢的厚度偏差计算辊缝修正量; 步骤三:根据辊缝修正量和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得到辊缝设定值; 步骤四:根据辊缝设定值调节辊缝大小并进行轧制工作,在该道次轧制完成后保持辊缝不变,得到该道次结束辊缝; 步骤五:切换轧制方向,进入下一道次的轧制,根据轧制表中本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和上一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计算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 步骤六:根据上一道次结束辊缝值和步骤五中得到的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值计算本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 步骤七:返回步骤二,重复步骤,直到轧制工作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辊缝修正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 ASi;EEF = SiJef-S^kef,其中=ASuef是轧制表中两个道次初始辊缝参考值之间的差值Auef和Sukef分别为本道次和上一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本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 Si (BEGIN) = Sp1 (END)+ Λ Si,KEF,其中=Si(BEGIN)为第i道次设定的轧辊初始辊缝参考值Ap1(END)为上一道次轧制结束时轧辊辊缝。5.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钢厚度检测装置、辊组机构、轧机辊缝控制装置、辊缝测量装置、带钢速度检测装置和轧机模数控制装置;所述轧机模数控制装置包括板厚自动控制模块、轧机辊缝控制模块和加法器; 带钢厚度检测装置对带钢厚度进行检测并将厚度值输出至轧机模数控制装置中的板厚自动控制模块;带钢速度检测装置对带钢的传送速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轧机模数控制装置中的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接收数据并计算辊缝调节量,并将得到的调节量送入加法器;加法器根据辊缝调节量和辊缝参考值求和得到辊缝设定值,并将该设定值送入轧机辊缝控制模块;轧机辊缝控制模块根据得到的辊缝设定值和辊缝测量装置的辊缝测量值控制轧机辊缝控制装置对辊组机构进行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厚自动控制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辊缝调节量: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速度检测装置采用激光测速仪或测速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液力加载轧机控制
该方法是在首道次利用计算机内的轧制表给出初始辊缝参考值,利用辊缝测量及辊缝调节装置实现初始辊缝参考值,再利用自动板厚控制系统进行辊缝调节,完成一个道次轧制后,保持辊缝不变。通过轧制表中两个道次之间的辊缝差值,进行辊缝预设定补偿,得到下一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初始辊缝差分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轧制表确定第一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步骤二:根据入口带钢和出口带钢的厚度偏差计算辊缝修正量;步骤三:根据辊缝修正量和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得到辊缝设定值;步骤四:根据辊缝设定值调节辊缝大小并进行轧制工作,在该道次轧制完成后保持辊缝不变,得到该道次结束辊缝;步骤五:切换轧制方向,进入下一道次的轧制,根据轧制表中本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和上一道次理想初始辊缝参考值计算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步骤六:根据上一道次结束辊缝值和步骤五中得到的两个道次的理想初始辊缝差值计算本道次的初始辊缝参考值;步骤七:返回步骤二,重复步骤,直到轧制工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陶涛于目奎沈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