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25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模具,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气槽,气槽通过位于气槽内的气孔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与充气设备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工作台上安装一块移动板,在移动板底部加工有气槽,并连接有充气设备、气动压力调节阀和开关,通过对气槽内充气,使移动板悬浮,同时承载的模具即可随移动板移动,便于将模具与射蜡嘴调整配合、取完蜡件后模具推回等动作,并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对模具的损害降为零,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副模具由原来的使用寿命3年提高到10年,工作效率调高2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模具搬运、移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铸造行业中,多数企业将铸出符合客户图纸尺寸要求、满足工艺性能等作为其目标。但是,众所周知,生产出一个好铸件的前提是要有一付好模具。不同形状、结构的产品,它的模具设计、规格也有所不同,例如,自动模、半自动、手动模等。目前,大规格、手动的模具在射蜡时,由于模具的进蜡口与蜡机射蜡嘴不是自动定位,需要人工调整模具,将两个装置嘴对准配合,液体蜡才能流畅的流进模具中。蜡件完成从模具中取出来后还要将模具推回原位,两个装置嘴对准配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模具,对模具造成损害、耗损人员体力、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不足 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模具搬运、移动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模具,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气槽,气槽通过位于气槽内的气孔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与充气设备相连。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槽为中心对称。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移动板定位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的移动板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板定位柱及设置于移动板下表面并与移动板定位柱相匹配的滑槽。优选的是:所述的移动板上表面设有模具定位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的模具定位装置为设置于移动板上表面的模具定位柱及设置于模具底部并与模具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管与充气设备之间设有气动压力调节阀。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管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为脚踏式。优选的是:所述的移动板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原有的工作台上安装一块移动板,在移动板底部加工有气槽,并连接有充气设备、气动压力调节阀和开关,通过对气槽内充气,使移动板悬浮,同时承载的模具即可随移动板移动,便于将模具与射蜡嘴调整配合、取完蜡件后模具推回等动作,并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对模具的损害降为零,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副模具由原来的使用寿命3年提高到10年,工作效率调高2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移动板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工作板定位住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移动板上模具定位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I和位于工作台I上的移动板2,移动板2上设有模具3,所述移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气槽12,气槽12为中心对称的四个深约为Icm并相互连通的圆槽,其中一个气槽设有气孔11,气孔11与进气管6相连,所述的进气管6与充气设备14相连,进气管6与充气设备14之间设有气动压力调节阀7。进气管6设有开关8,所述开关优选为脚踏式,工作时便于操作。工作台I上设有移动板定位装置,移动板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移动板定位柱9及设置于移动板2下表面并与移动板定位柱9相匹配的滑槽13。移动板2上表面设有模具定位装置,模具定位装置为设置于移动板2上表面的模具定位柱10及设置于模具3底部并与模具定位柱10相匹配的定位槽4。移动板2设有把手5,便于对模具位置的调整。使用时,将工作台I上的移动板定位柱9及移动板2下表面的滑槽13相配合,将移动板2定位;然后将移动板2上的 模具定位柱10与模具3底部的定位槽4相匹配,将模具3固定在移动板2上。因为模具定位柱10根据射蜡嘴尺寸而采取的中间定位设计,所以模具3定位后,模具进蜡口和射蜡嘴成水平直线,在两个装置嘴对准配合时只需要平移、推拉即可。由于不同规格的模具需要采用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因此通过气动压力调节阀7调整气压。调整出适合模具使用的压缩空气后,脚踩脚踏开关,压缩空气通过软管进入移动板2下表面的气槽12,将移动板2托起约1mm,同时推移移动板2,将模具进蜡口与射蜡嘴相配合即可。权利要求1.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位于工作台(I)上的移动板(2),移动板(2)上设有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气槽(12),气槽(12)通过位于气槽(12)内的气孔(11)与进气管(6)相连,所述的进气管(6)与充气设备(14)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槽(12)为中心对称。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移动板定位装置。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定位装置为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移动板定位柱(9)及设置于移动板(2)下表面并与移动板定位柱(9)相匹配的滑槽(1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2)上表面设有模具定位装置。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定位装置为设置于移动板(2)上表面的模具定位柱(10)及设置于模具(3)底部并与模具定位柱(10)相匹配的定位槽(4)。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6)与充气设备(14)之间设有气动压力调节阀(7)。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6)设有开关(8),所述开关为脚踏式。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2)设有把手(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模具,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气槽,气槽通过位于气槽内的气孔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与充气设备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原有的工作台上安装一块移动板,在移动板底部加工有气槽,并连接有充气设备、气动压力调节阀和开关,通过对气槽内充气,使移动板悬浮,同时承载的模具即可随移动板移动,便于将模具与射蜡嘴调整配合、取完蜡件后模具推回等动作,并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对模具的损害降为零,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副模具由原来的使用寿命3年提高到10年,工作效率调高20%。文档编号B22C9/04GK203124659SQ201220738619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周象岱, 张集福, 椿崎徹, 姜宏 申请人:青岛华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具自动气浮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位于工作台(1)上的移动板(2),移动板(2)上设有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气槽(12),气槽(12)通过位于气槽(12)内的气孔(11)与进气管(6)相连,所述的进气管(6)与充气设备(1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象岱张集福椿崎徹姜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