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嘉麟专利>正文

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583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7:48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它包括:设置在由十字布局的行车道路(4)上空且由支撑结构(3)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2),以及连接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1-a)或/和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坪(2)的引导车道(1-b);所述的升降井(1)以及电梯能够确保车辆至少从一个直线方向上都能够贯穿;所述的停车坪(2)以及引导车道(1-b)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停车收费利润可抵消初期的全部建造费用,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在结合采用让居民小区内的部分车辆停泊在邻近该居民小区行车道路(4)的上空,那么,就可期望:在最近几年内就能逐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道路上空设置的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十字路口上空设置的由电梯载车升降而司机驾车直达停车位,或者,完全由司机驾车从行车道路开始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车辆直进停车式楼房车库(立体车库的一种)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以机电传输方式将车辆输进停车位),对于缓解上述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该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一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已经是占地面积不大的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中停车难问题而设计的一种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由十字布局的行车道路上空且由支撑结构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以及连接停车坪与行车道路之间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或/和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坪的引导车道;所述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以及电梯能够确保车辆至少从一个直线方向上能够贯穿;所述的停车坪以及引导车道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所述的停车坪的最底层下顶部设置了交通指挥灯,停车坪上面设置了夜间照明灯。—所述的停车坪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中车辆进入或离开立体车库的方法:车辆进入立体车库停车的方法:首先,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照直驶进升降井内中的底层电梯厢内,之后,由该电梯厢载车到达欲停车的停车坪位置,然后,司机即可将车辆照直驶离电梯厢并直奔该停车坪中的停车位,直到在该停车位内停稳车辆为止,最后,司机离开车辆并按照指定的路线最终离开立体车库;或者: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通过引导车道进入停车坪并再直达停车位;车辆离开立体车库的方法:与上述车辆进入立体车库停车的途经正好相反。一显而易见,详述从略。本专利技术的改型设计方案,即不在十字路口上空设置本专利技术(例如:在单条行车道路上空或丁字路口上空设置时)的改型设计方案:只需依据行车道路地理形状的不同来改变停车坪的平面形状,达到前后两者能够匹配即可。一设计思路与“在十字路口上空设置本专利技术”基本上一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上的诸项技术举措,这就为能够实现让汽车停泊在人们为汽车修建的行车道路上空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电梯型本专利技术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的结构断面。图2是图1的第一俯视图(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由电梯载车升降而司机开车直达停车位的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图3是图1的改型设计方案俯视图(设置在单条行车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升降而司机开车直达停车位的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图4示意了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的非电梯型(全程均由司机自行驾车来停泊车辆)本专利技术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的结构断面。图5是图4的第一俯视图(设置在十字路口上全程均由司机自行驾车直达停车位来停泊车辆的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图6是图4的改型设计方案俯视图(设置在单条行车道路上全程均由司机从行车道路开始通过引导车道直达停车坪上停车位泊车的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1-a: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l_b:引导车道(坡度:15至30度);2:按照常规布局设计的由硬质路面与停车位形成的停车坪(底层停车坪离开地面行车道路的高度应该远大于7米);3:定位在地面车道分界线位置的支撑结构;4:行车道路;5:人行道;K:车道分界线。具体实施方式图1与图2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十字路口”(行车道路4垂直交叉而成的路口)上空的单层露天电梯载车型本专利技术。该第一个实施例可以呈俯视正方形的由四角各设置一个电梯升降井l_a的由电梯载车升降而司机开车直达停车位的设计方案,当车辆到达停车坪W之后,即由司机驾车通过相关的途经直达指定的停车位位置泊车。车辆的行驶方向(包括进出立体车库)详见图2中的箭头示意。此外,如果觉得一层停车坪W的停车容量不够则可以再增加层数,如果觉得四个电梯升降井l_a不够用,则可以在停车坪W的每边正当中再各增设一个电梯升降井Ι-a (达到总数八部电梯),为各个方向过来的车辆实施垂直升降服务。显然,立体车库的停车坪W是铺设了可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例如,地面由水泥或木料来铺设。图1与图3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显然,该第二个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其主体由停车坪W构成的立体车库移至单条行车道路4上空的设计方案,其设计思路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这里详述从略。图4与图5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十字路口”上空的单层露天非电梯载车型本专利技术。全程由司机驾车直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引导车道l_b直达单层露天停车坪W上的停车位,然而,它所占用行车道路4的投影面积与电梯比较会偏大一些。由于该立体车库是为由四个行车方向过来的车辆停车服务的,在该停车坪W的四个方向上就分别各设置了一对上下引导车道ι-b,共计有八个;每个引导车道l_b的垂向投影面积一般可以控制在接近于大、中型公交站台占用的地面面积;通常情况下,该引导车道Ι-b的底部高于2米的地方也是可以作为行车道路4上的地面停车位来使用的。车辆的行驶方向(包括进出立体车库)详见图5中的箭头示意。就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允许建造引导车道l_b,就应该首先考虑实施实用性最强且性价比最高的该第三个实施例。此外,如果觉得一层停车坪W的停车容量不够则可以再增加层数,当然增加层次的停车坪W之间的连接,显然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螺旋上升的引导车道Ι-b来执行(占用的非停车位的面积较大),也可以通过增设电梯升降井Ι-a来执行(占用非停车位的面积很小)。 图4与图6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显然,该第四个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其主体由停车坪W构成的立体车库移至单条行车道路4上空的设计方案,其设计思路与第 三个实施例类似,这里详述从略。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专利技术的十字路口与行车道路4上空停车位的面积相当可观的,若实施本专利技术不愁没有地方,因为,不少需要大批量集中停车的大型商场,大型饭店,影剧院与众多的办公楼,等等公用设施都会开设在行车道路4的两侧或/和十字路口附近。此外,若能对本专利技术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就有可能成为城市道路上空的风景线。——对此若有异议,可以设想一下类似的问题:是首先解决人能够居住的问题重要还是首先解决住房外观漂亮的问题重要。另外,本专利技术若采用钢构的建筑形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应为上策,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铆接”:抗振功能较差且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的作为另一项简单专利技术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它包括:设置在由十字布局的行车道路(4)上空且由支撑结构(3)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2),以及连接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1?a)或/和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坪(2)的引导车道(1?b);所述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1?a)以及电梯能够确保车辆至少从一个直线方向上能够贯穿;所述的停车坪(2)以及引导车道(1?b)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所述的停车坪(2)的最底层下顶部设置了交通指挥灯,停车坪上面设置了夜间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麟
申请(专利权)人:梁嘉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