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567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砖,尤其涉及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包括水泥层、位于水泥层之上的树脂层、位于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分为靠近树脂层、树脂含量高于水泥含量的a层,和靠近水泥层、水泥含量高于树脂含量的b层;所述树脂层镶嵌有数个空心金属珠,金属球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钢丝。过渡层采用既含有水溶性树脂、又含有水泥,其干缩值介于水泥层和树脂层之间;解决了树脂层与水泥层直接粘接时,因干缩值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痕的问题;从而使树脂层和水泥层能够更好的凝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砖,尤其涉及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生活的发展,室内外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已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木材、陶瓷、塑料、玻璃等多种行业。人们对于室内外设计的主题精神的强调与重视,也需要极具个性、成本适中的新型材料来实现。单就墙、地面装饰一项,可选用的材料种类众多,比如陶瓷釉面砖、大理石,花岗岩饰面砖等,但上述材料在装饰效果上难以有新的突破,并且造价偏高。专利CN201103214Y公开了一种水泥装饰板,由树脂层和水泥层构成;其中水泥层和树脂层采用不用的材料制成,二者之间的干缩值相差较大;所以这种水泥装饰板容易出现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双层水泥板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包括水泥层和位于水泥层之上的树脂层,其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位于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的过渡层,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厚度比为1:1.5-2:1.4-1.6 ; 所述过渡层包括靠近树脂层、树脂含量高于水泥含量的a层,和靠近水泥层、水泥含量高于树脂含量的b层,a层和b层的厚度比为1:0.8-1.2 ;所述树脂层镶嵌有数个大小不等、呈特定图案、突出于树脂层的空心金属珠,金属球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钢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设置过渡层,过渡层采用既含有水溶性树脂、又含有水泥,其干缩值介于水泥层和树脂层之间;解决了树脂层与水泥层直接接触时,因干缩值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痕的问题;从而使树脂层和水泥层能够更好的凝结。树脂层上镶嵌有空心金属球,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树脂层的耐磨性能。而钢丝的存在则是进一步提高了各层之间的凝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珠,2.树脂层,3.a层,4.b层,5.水泥层,6.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通过将水泥浆体、水泥-树脂浆体、树脂浆体依次注入模具中凝结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I)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搅拌均匀,制成水泥浆体:25份硫铝酸盐水泥、15份沙、35份陶瓷颗粒、15份粉煤灰、25份水、2份玻璃纤维、1.0份EVA增粘剂,0.4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3份调凝剂;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搅拌均匀,制成水泥-树脂浆体:40份磷铝酸盐水泥、10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2份玻璃纤维、30份沙、30份水、0.9-, 1.8份外加剂。0.3份EVA增粘剂,0.6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4份调凝剂;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搅拌均匀,制成树脂-水泥浆体:20份磷铝酸盐水泥、20份水溶性树脂、1.5份玻璃纤维、15份沙、30份水、0.3份EVA增粘剂,0.4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3份调凝剂;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搅拌均匀,制成树脂浆体:55份水溶性树脂、15份沙、20份云母粉、25份水,0.2份EVA增粘剂,0.3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2份调凝剂;(2)制备直径为2.3-3.5毫米的空心金属珠1,将金属珠I固定在钢丝的一端;(3)用玻璃制成模具,模具内壁刷涂脱模剂,随即将搅拌均匀的水泥浆体注入模具约3毫米厚,振平;然后注入充分搅拌的水泥-树脂浆体约2.5毫米厚,振平;再注入充分搅拌的树脂-水泥浆体约2.5毫米厚;然后将钢丝插入料浆,钢丝的末端位于水泥浆体内,金属珠在水泥-树脂浆体表面;再注入充分搅拌的树脂浆体约4.8毫米厚,振平;随后静置2小时让其初步凝结,初凝后养护3天,最后脱模,晾干8天即可。本技术的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从上而下依次为树脂层2、a层3、b层4、水泥层5 ;a层3和b层4共同构成过渡层;树脂层2、过渡层、水泥层5的厚度比为1:1.7:1.6。所述树脂层2镶嵌有数个大小不等、呈特定图案、突出于树脂层2上表面的空心金属珠1,金属珠I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2、过渡层、水泥层5的钢丝6。权利要求1.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包括水泥层和位于水泥层之上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的过渡层,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厚度比为1:1.5-2:1.4-1.6 ; 所述过渡层包括靠近树脂层的a层,和靠近水泥层的b层,a层和b层的厚度比为1:0.8-1.2 ; 所述树脂层镶嵌有数个大小不等、突出 于树脂层的空心金属珠,金属球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钢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砖,尤其涉及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包括水泥层、位于水泥层之上的树脂层、位于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分为靠近树脂层、树脂含量高于水泥含量的a层,和靠近水泥层、水泥含量高于树脂含量的b层;所述树脂层镶嵌有数个空心金属珠,金属球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钢丝。过渡层采用既含有水溶性树脂、又含有水泥,其干缩值介于水泥层和树脂层之间;解决了树脂层与水泥层直接粘接时,因干缩值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痕的问题;从而使树脂层和水泥层能够更好的凝结。文档编号B32B13/12GK203129505SQ20132008456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莉莉, 苏允桥 申请人:济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嵌金属珠的水泥砖,包括水泥层和位于水泥层之上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树脂层和水泥层之间的过渡层,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厚度比为1:1.5?2:1.4?1.6;?所述过渡层包括靠近树脂层的a层,和靠近水泥层的b层,a层和b层的厚度比为1:0.8?1.2;所述树脂层镶嵌有数个大小不等、突出于树脂层的空心金属珠,金属球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树脂层、过渡层、水泥层的钢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莉苏允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