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108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50
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和活塞的筒体,所述进料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的脱水成型组件,所述脱水成型组件放置于底部端盖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所述手柄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的滤孔和通孔交替与底部端盖的孔对接,通过活塞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操作简单,不仅能大大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而且不需排料,直接将脱水后的污泥加工成条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泥处理

技术介绍
由于从污水处理厂排出来的污泥体积非常庞大,.呈现松散状,.且含水率较高,.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能够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会产生的大量污泥,虽然经过前几步机械浓缩及消化处理、脱水处理,.但是污泥体积仍然很大,.固体含水率最高可达80%,无法消纳处置,只有经过深度脱水处理,提高泥饼的含固率,才能够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提高污泥处理的经济性。目前已知的相关技术设备,如CN1837109A公开的一种压榨式污泥脱水装置,污泥脱水后,泥饼需要排出,且不易离开筒体。CN201473432U公开的重力式污泥脱水装置,虽然利用了重力具有不耗能的优点,但是脱水速度太慢,污泥脱水后仍有相当高的含水率而无法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简单有效的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和活塞的筒体,所述进料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的脱水成型组件,所述脱水成型组件放置于底部端盖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所述手柄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的滤孔和通孔交替与底部端盖的孔对接,通过活塞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采用上述结构后,首先通过手柄旋转脱水成型组件使滤孔处于工作状态,当污泥通过进料口进入腔体后,活塞以适当的压力对污泥进行压滤出水,当污泥含水率降低至符合要求后,再旋动手柄使通孔与底部端盖上的孔对应,活塞进一步向下移动,污泥以均匀条状离开筒体,因此本装置不仅能大大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而且不需排料,直接将脱水后的污泥加工成条状,方便制粒、烘干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前景广阔。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脱水成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在本技术中,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具体包括带有进料口 12和活 塞2的筒体4,所述进料口 12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2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6,通过法兰5与筒体4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7的脱水成型组件I,所述脱水成型组件I放置于底部端盖6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11和通孔10 ;所述手柄7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I的滤孔11和通孔10交替与底部端盖6的孔8对接,通过活塞2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所述进料口 12设置于所述筒体4上部的侧壁处;所述动力为液压机,安装在装置顶部并带动活塞2往复运动;所述筒体4和所述底部端盖6是通过法兰5连接的。参照附图2,所述脱水成型组件I由滤网和两块打孔滤板组成,滤板上孔的数量是底部端盖6上孔的2倍,所述孔的直径相等,且孔沿中心均匀分布,滤网固定在两块滤板之间,形成交叉分布的滤孔11和通孔10。通常情况下,活塞处于进料口上端,且污泥进入腔体的量应低于进料口,避免活塞工作时污泥从进料口被挤压出去。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手柄7旋转脱水成型组件I使滤孔11处于工作状态,当污泥通过进料口 12进入腔体后,活塞2以适当的压力对污泥进行压滤出水,当污泥含水率降低至符合要求后,再旋动手柄7使通孔10与底部端盖6上的孔8对应,活塞2进一步向下移动,污泥以均匀条状离开筒体。本技术的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相比较于现有装置,不但达到了污泥进一步脱水的目的,如果设计压力比较大时,污泥压饼体积大大缩小,大大降低了污泥的填埋、焚烧等后续处理费用,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而且使污泥成型,有利于后续污泥的综合利用实现污泥资源 化。权利要求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和活塞的筒体,所述进料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的脱水成型组件,所述脱水成型组件放置于底部端盖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所述手柄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的滤孔和通孔交替与底部端盖的孔对接,通过活塞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上部的侧壁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和所述底部端盖是通过法兰连接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为液压机,安装在装置顶部并带动活塞往复运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成型组件由滤网和两块打孔滤板组成,滤板上孔的数量是底部端盖上孔的2倍,所述孔的直径相等,且孔沿中心均匀·分布,滤网固定在两块滤板之间,形成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专利摘要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泥处理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和活塞的筒体,所述进料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的脱水成型组件,所述脱水成型组件放置于底部端盖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所述手柄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的滤孔和通孔交替与底部端盖的孔对接,通过活塞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本技术的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操作简单,不仅能大大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而且不需排料,直接将脱水后的污泥加工成条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前景广阔。文档编号B01D29/82GK203123645SQ201220591788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永德, 赵继红, 张 杰, 闫路兵, 陈冰 申请人:河南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及成型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进料口和活塞的筒体,所述进料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相接,所述活塞通过液压驱动;打孔的底部端盖,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形成腔体;带有手柄的脱水成型组件,所述脱水成型组件放置于底部端盖内,带有交叉分布的滤孔和通孔,所述手柄旋动,使脱水成型组件的滤孔和通孔交替与底部端盖的孔对接,通过活塞运动,依次快速地排水和成型出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德赵继红张杰闫路兵陈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