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伺服阀、单向及双向加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3184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支撑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该伺服阀芯包括节流锥阀芯、内阀芯、随动阀,所述节流锥阀芯连接所述随动阀形成一刚体,所述内阀芯设于所述随动阀内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随动阀内面设有向外面凹陷的环形第一凹槽,所述内阀芯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第二凹槽。通过本伺服阀芯和伺服阀能够承受超高压液压,并且通过计算机的加入能够实现伺服控制加、卸载,而通过超高压液压技术设计制作的机器和工具,结构小巧、出力大、工作平稳、噪音低,解决了手动锥阀控制油路的开关和换向,降低出错率,减少事故发生。本伺服阀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结构小巧、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伺服阀、单向及双向加载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伺服阀、单向及双向加载系统。
技术介绍
当液压系统工作油压超过32Mpa时,通常称之为超高压液压系统,简称“超高压系统”。其实际工作油压63Mpa-125Mpa,甚至更高。在千斤顶行业中,超高压液压技术应用广泛:例如在大型桥梁、塔台、钢架结构件、发电机组、水利枢纽设备的安装、移位和维修中都离不了各种样式的千斤顶;交通事故中脱轨火车的复轨、汽车事故和自然灾害救援中,液压剪、拉拔、扩张、起升等众多的液压机具,都发挥了神奇的功效。实际上在冶金行业(轧钢、动、静压轴承)、材料行业(人造金刚石)、交通运输行业(桥梁、隧道建设、拉索张拉与锚固、起重等)、军事工业(坑道建设、有关军事装备)、航空航天、工程施工、机械工业、检测试验机行业(地下岩石渗透、有关试验机),使得超高压液压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超高压液压系统油压很高,但是流量较小,因此应尽量提高容积效率,减少系统和控制阀件(溢流阀、换向阀等)的泄露。其油泵技术已日臻成熟,控制阀件有些滞后。为了减少泄露,超高压阀件很少采用滑阀结构,一般都采用球阀或锥阀。这样使得阀口轴向力很大,如4MM通径的球阀在63Mpa油压情况下,其轴向力高达792N,而市售电磁铁最大推力55N,当用作电磁换向阀时,推力相差甚远,所以这种电磁换向阀的设计采用了杠杆力放大器,同时还采取了高压油平衡措施,使得阀的结构相对复杂、体积偏大。由于超高压技术的元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SOMpa以下的泵、阀、缸、高压胶管等元件系列产品。国内也只有少数几个厂家能生产部分元件,而电磁球阀的生产引进起步不久,从整体水平看,无论是阀的性能、结构、品种、规格和技术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控制阀件技术滞后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很多超压系统采用了手动锥阀控制油路的开关和换向,一套系统多个方位、多个程序手动控制,很容易出错、甚至造成事故。用超高压液压技术设计制作的及其和工具,结构小巧,出力大,工作平稳,噪音低。在试验机行业也有所应用(如钢绞线锚固试验机,数千吨的拉、压力试验机等)。但试验机对加载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是按变形(位移)、或应力(载荷力)控制加载,用手动阀控制是无法实现的,迫切需要一 种能承受超高压油压、并伺服控制加、卸载的伺服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旨在解决无法承受超高压液压、伺服控制加、卸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该伺服阀芯包括节流锥阀芯、内阀芯、随动阀,所述节流锥阀芯连接所述随动阀形成一刚体,所述内阀芯设于所述随动阀内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随动阀内面设有向外面凹陷的环形第一凹槽,所述内阀芯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第二凹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伺服阀芯还包括平衡弹簧、轴用斯特封及密封环,所述轴用斯特封套设于所述节流锥阀芯上,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内阀芯底端,所述随动阀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内各设有一所述平衡弹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环的内面设有向外面方向凹陷的第一环槽,所述密封环的外面设有向内面方向凹陷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设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先导控制油入口凹槽、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及第二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及第二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设于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凹槽两侧,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到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凹槽距离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凹槽到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凹槽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油路出入口凹槽及第二油路出入口凹槽,所述第一油路出入口凹槽及第二油路出入口凹槽被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凹槽对应所述内阀芯上的中心滑环隔开,以所述中心滑环为中位将所述内阀芯分为左右两端,所述内阀芯左端内设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一端连接所述随动阀的左端空腔,所述第一油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输入口凹槽通过多个圆孔连通,所述内阀芯右端内设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一端连接所述随动阀的右空腔,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出入口凹槽通过多个圆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随动阀上设有先导控制油入口、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及第二先导控制油出口,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及第二先导控制油出口设于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两侧,所述第一先导控制油出口与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距离与所述第二先导控制油出口与所述先导控制油入口距离相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伺服阀芯的伺服阀,该伺服阀还包括左端盖、主阀座、右端盖、滚珠丝杠及步进电机,所述伺服阀芯设于所述主阀座内,所述左端盖连接所述主阀座,所述主阀座连接所述右端盖,所述右端盖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滚珠丝杠连接所述伺服阀芯,所述滚珠丝杠设于所述右端盖内,所述主阀座上设有先导控制油输入油路、先导控制油 输出油路,超高压输入油路及超高压输出油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端盖设有超高压油路及节流锥阀密封座,所述超高压油路一端连接所述主阀座的超高压输入油路,所述超高压油路另一端连接所述主阀座的超高压输出油路,所述节流锥阀密封座连接所述节流锥阀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紧定螺钉连接所述滚珠丝杠,所述右端盖与所述内阀芯接触面设有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有一导向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伺服阀的单向加载系统,该单向加载系统还包括油泵机组、两位二通高压电磁球阀、柱塞缸、位移传感器、负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及溢流保护装置,所述油泵机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阀输入端及溢流保护装置,所述伺服阀输出端连接柱塞缸输入端,所述柱塞缸输出端连接所述两位二通高压电磁球阀输入端,所述两位二通高压电磁球阀输出端连接所述油泵机组的输入端,所述柱塞缸连接所述负载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所述负载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计算机输入端,所述控制计算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阀的步进电机输入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伺服阀的双向加载系统,该双向加载系统还包括油泵机组、第一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第二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活塞缸、位移传感器、负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及溢流保护装置,所述油泵机组连接所述溢流保护装置及伺服阀,所述伺服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第二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所述第一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第二两位三通高压电磁球阀分别连接所述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分别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及负载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位移传感器及负载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计算机输入端,所述控制计算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阀的步进电机输入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伺服阀芯和伺服阀能够承受超高压液压,并且通过计算机的加入能够实现伺服控制加、卸载,而通过超高压液压技术设计制作的机器和工具,结构小巧、出力大、工作平稳、噪音低,解决了手动锥阀控制油路的开关和换向,降低出错率,减少事故发生。本伺服阀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结构小巧、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压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压液压的伺服阀芯,其特征在于:该伺服阀芯包括节流锥阀芯、内阀芯、随动阀,所述节流锥阀芯连接所述随动阀形成一刚体,所述内阀芯设于所述随动阀内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随动阀内面设有向外面凹陷的环形第一凹槽,所述内阀芯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第二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亚军张郁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格尔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