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1685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所述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中心处理器B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所述传感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太阳能电池。所述中心处理器A和中心处理器B均为单片机。所述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端的救生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可靠,方便易行,并且能够极大的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极大的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大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下救援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个游泳池、各个风景区中的湖泊、河流等地区,由于客流量大,游客众多,所以很容易出现游客落水等意外情况。针对这一类的情况,专职救生员就成为一种必须的设置。专职救生员为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专职救生员也存着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专职救生员无法实现全天候的救援,尤其是在夜间,光线差,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并且救生员在处理一些复杂情况时,还会危及自身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和人为因素制约、能够实现实时救援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 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所述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中心处理器B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处理器A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A,中心处理器B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A和无线通信模块B之间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感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连接驱动电机,并且太阳能电池电连接传感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处理器A和中心处理器B均为单片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端的救生气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探测落水人员,机体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直线到达现场。在机体到达落水人员的正下方时打开救生气囊,将落水人员托出水面,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落水人员送到安全位置,完成救援任务。本技术简单可靠,方便易行,并且能够极大的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极大的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大众。同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机器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驱动电机;2_中央处理器B ;3_机体;4_传感器;5_救生气囊;6-天线;7-太阳能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在本技术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处理器A通常采用的是单片机,传感器的位置一般是设置在水下相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3,机体3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4,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3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2,中心处理器B2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中心处理器B2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方式有许多种,考虑到实际情况,通常采用的是无线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处理器A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A,中心处理器B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A和无线通信模块B之间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连接。考虑到实际的需要,所述传感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I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太阳能电池7,太阳能电池7电连接驱动电机1,并且太阳能电池I电连接传感器4。另外,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的传感器也可以采用这种供电方式。所述中心处理器A和中心处理器B均为单片机。所述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端的救生气囊。在指定的水域中预设一个或几个机器人部分,并且根据水域范围的大小,设置若干固定在水域中的传感器,同时机器人部分携带有人体红外传感器,能够完成一定范围内红外目标源的搜索。当有人落水后,其产 生的红外辐射能够被机器人部分所携带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和固定在水中的传感器捕捉到,并且能够完成红外热源目标的定位。此时,机器人部分的中心处理器会接收到信号并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得出相应的实时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对机器人的机体进行驱动,使机器人以直线路线到达落水人员所在区域。当机器人到达落水人员位置的正下方时,打开救生气囊,将落水人员从下至上拖出水面,达到救援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使机器人拖动气囊致安全位置,完成救援任务。本技术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探测落水人员,机体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直线到达现场。在机体到达落水人员的正下方时打开救生气囊,将落水人员托出水面,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落水人员送到安全位置,完成救援任务。本技术简单可靠,方便易行,并且能够极大的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极大的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大众。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 所述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中心处理器B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A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A,中心处理器B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A和无线通信模块B之间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连接驱动电机,并且太阳能电池电连接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A和中心处理器B均为单片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 上端的救生气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所述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中心处理器B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所述传感器为人体红外感应器。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太阳能电池。所述中心处理器A和中心处理器B均为单片机。所述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端的救生气囊。本技术简单可靠,方便易行,并且能够极大的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极大的造福于社会和人民大众。文档编号B63C9/08GK203111476SQ201320100059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高有涛, 吴帆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下智能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机器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中心处理器A,中心处理器A电连接有若干传感器;所述机器人部分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救生装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并且在机体内设置有中心处理器B,中心处理器B与中心处理器A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有涛吴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