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机械臂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320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机械臂架的制造方法。目的是提供的方法应具有制造相对容易、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作业机械臂架的制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1)分别制作侧板、底板和顶板;2)箱体组对;3)内缝焊接;4)顶板组箱;5)包板成型;6)制作轴套;7)外缝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机械主干的制造方法,尤其是高空作业机械臂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式起重机等高空作业机械中的臂架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物料输送提供足够的高度以满足施工要求。通常高空作业机械有至少一节臂架,臂架的两端与设备的其它臂架或者部件铰接,以提升作业车高度或者按要求方向伸展至作业区域。混凝土输送泵车的臂架(如图1所示)为横截面类似矩形的长条形钢构件,通常长达十至数十米,横截面上的长度及宽度也有近I米;因而需要采用多个不同的钢构件(包括表面包覆焊接的钢板)焊接形成;由于各个钢构件的几何形状较大,对加工机械的要求较高,不仅给制造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制造成本也难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该方法应具有制造相对容易、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I)分别制作侧板、底板和顶板·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侧板大端和侧板小端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侧板;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底板前端、底板中端和底板后端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底板;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顶板前端、顶板中端和顶板小端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顶板;通过焊接,将多个经过预加工的零件焊接固定为一体化的内筋板组件;2)箱体组对将底板平放在底板定位工装上并调定位置,接着把内筋板组件放在底板上表面,然后把两个侧板左右对称地矗立在内筋板组件两侧,再进行点焊使侧板、底板与内筋板组件形成连为一体的半成品;3)内缝焊接在侧板、底板与内筋板之间两两相接的内侧缝隙处采用焊接固定;4)顶板组箱将顶板准确安放在完成步骤3)后的半成品顶部,然后采用电焊将顶板固定在半成品上;5)包板成型对顶板一端以及底板两端尚未与臂架端部包合的部位,通过高温及机械力使之沿着臂架端部的形状弯曲并包覆住臂架两端的大小端头,然后采用电焊焊接固定;6)制作轴套在臂架两端端部的侧板上切割轴套孔,然后在轴套孔中嵌入轴套,接着通过焊接固定轴套;7)外缝焊接对顶板、底板与侧板之间两两部件相接部位的外表面缝隙进行焊接;从而制作完成。所述步骤2)箱体组对时,两个侧板采用侧板定位工装实现定位。所述步骤2)箱体组对、步骤4)顶板组箱时,两个侧板、底板、筋板以及顶板均采用龙门吸盘吊机上料。所述步骤2)箱体组·对时,所述两个侧板均先在侧板定位工装上进行水平定位,并由侧板定位工装上的多个电磁铁吸合固定,然后两个侧板由侧板定位工装带动着相互对称转动90度,再由顶升小车抬升底板进行对接并且焊接固定。所述步骤3)内缝焊接时,先由变位机将箱体半成品翻转180度,而后进行人工电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侧板、底板以及顶板等各个部件采用采用多个较小的钢构件焊接形成,然后在各个步骤中进行精确定位组装,不仅显著降低了制造难度,保证了整个臂架的质量,而且制造过程可通过生产流水线实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板拼接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侧板拼接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底板拼接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底板、侧板以及筋板连为一体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板组装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板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板工装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底板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底板工装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侧板工装的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侧板定位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侧板定位工装的左视状态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升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顶升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变位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臂架,为横截面类似矩形的长条形钢构件,两端分别制作有用于铰接的轴套孔(铰接孔中安装有轴套)。其制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I)分别制作侧板2、底板3、顶板I由于侧板、底板以及顶板的长度达十至数十米,需要分别采用较小的钢构件拼接形成。其中的侧板由侧板大端2-1和侧板小端2-2拼接而成(也可采用2个以上的构件拼接形成);侧板大端和侧板小端均需要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如图3所示接缝对齐,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侧板。为保证侧板大端与侧板小端之间的拼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侧板工装12 (图12所示);图12显示了侧板工装的工作状态。 其中的底板3由底板前端3-2、底板中端3-1和底板后端3_3拼接形成(也可采用3个以上的构件拼接形成);底板前端、底板中端和底板后端均需要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如图4所示一一接缝对齐,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底板。为保证底板大端、底板中端与底板小端之间的拼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底板工装11 (图10所示);图11显示了底板工装的工作状态。其中的顶板I由顶板前端1-2、顶板中端1-1和顶板小端1-3拼接形成(也可采用3个以上的构件拼接形成);顶板大端、顶板中端和顶板小端均需要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如图2所示一一接缝对齐,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底板。为保证顶板大端、顶板中端与顶板小端之间的拼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顶板工装10 (图8所示);图9显示了顶板工装的工作状态。以上所述的机加工,包括等离子切割、折弯以及其它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的金属加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内筋板组件5 (图6所示),由多个经过预加工的零件焊接固定为一体;该内筋板组件通常由上游企业直接提供。2)箱体组对采用龙门吸盘吊机将底板平放在底板定位工装上的设定位置(由于底板是曲面,由多个平面相衔接后形成,需要底板定位工装(即顶升小车16)支撑以使底板各个部位形成不同高度,达到所需曲面形状的标准;接着由龙门吸盘吊机将内筋板吊装至底板上,然后把两个侧板左右对称地矗立在内筋板两侧并将内筋板左右夹紧(可采用侧板定位工装进行组箱,两个侧板分别由侧板定位工装定位,以保证侧板的曲面形状以及位置精度),最后点焊(推荐由机器人点焊)固定,使侧板、底板与内筋板形成连为一体的箱体半成品B (如图5所示;图15、图16中显示了顶升小车的工作状态);采用所述侧板定位工装16对侧板进行定位时,先把左右两个侧板放置在侧板定位工装上进行水平定位,并由侧板定位工装上的多个电磁铁吸合固定,然后两个侧板由侧板定位工装带动着相互对称转动90度(分别绕水平布置的轴线转动;该轴线与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成为图13、图14所示状态;再由顶升小车抬升底板进行对接并且焊接固定。3)内缝焊接在侧板、底板与内筋板之间两两相接的内侧缝隙处采用焊接固定,然后进行清渣油漆;其中内缝焊接时,先由两边的变位机分别夹持住箱体半成品的两端(图17所示),然后将箱体半成品翻转180度(即底板转动至最上端,而顶部的敞口完全朝下;以利于焊接员工作业,同时有利于清渣),而后进行人工电焊。4)顶板组箱焊接完成后的箱体半成品回转180度恢复至顶板往上位置;然后采用龙门吸盘吊机,将顶板准确安放在经过油漆的箱体半成品顶部,再采用点焊将顶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机械臂架的制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1)分别制作侧板(2)、底板(3)和顶板(1)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侧板大端(2?1)和侧板小端(2?2)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侧板;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底板前端(3?2)、底板中端(3?1)和底板后端(3?3)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底板;把经过预先冲制及机加工的顶板前端(1?2)、顶板中端(1?1)和顶板小端(1?3)拼接,再通过焊接形成连为一体的顶板;通过焊接,将多个经过预加工的零件焊接固定为一体化的内筋板组件;2)箱体组对将底板平放在底板定位工装上并调定位置,接着把内筋板组件(5)放在底板上表面,然后把两个侧板左右对称地矗立在内筋板组件两侧,再进行点焊使侧板、底板与内筋板组件形成连为一体的半成品;3)内缝焊接在侧板、底板与内筋板之间两两相接的内侧缝隙处采用焊接固定;4)顶板组箱将顶板准确安放在完成步骤3)后的半成品顶部,然后采用电焊将顶板固定在半成品上;5)包板成型对顶板一端以及底板两端尚未与臂架端部包合的部位,通过高温及机械力使之沿着臂架端部的形状弯曲并包覆住臂架两端的大小端头,然后采用电焊焊接固定;6)制作轴套在臂架两端端部的侧板上切割轴套孔(2?5),然后在轴套孔中嵌入轴套,接着通过焊接固定轴套;7)外缝焊接对顶板、底板与侧板之间两两部件相接部位的外表面缝隙进行焊接;从而制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润石王胜华魏秀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