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衍裕专利>正文

夹紧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9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夹紧工具,包括:一固定组件、一活动组件及一定位构件。借固定组件上环形移动槽内的移动组件在活动组件的抵推杆位于滑动孔中移动时可同步移动,并借定位构件限制移动组件移动,同时限制抵推杆移动及固定颚与活动颚的间距,使其具有无节距调整功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紧工具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夹紧工具,尤指一种可以无节距的调整固定颚与活动颚间距,并加以固定的夹紧工具。如图9所示,是现有的夹紧工具,其第一组件81上设有可供第二组件82的固定件83移动的第一滑槽84,并借固定件83偏转后其卡齿85与第一滑槽84的嵌合齿86相互卡住,使第一组件81与第二组件82的颚夹87可夹紧工作物。此种夹紧工具虽可产生夹住工作物力量,但是,固定件83的卡齿85与第一滑槽84的嵌合齿86皆有节距,亦使得二者相互卡住时具有节距,形成颚夹87夹紧位置的限制,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有一种如图10所示的钳子,其主要是在活动柄91枢接连杆92的一端,且连杆92另一端伸入固定柄93,并连接可在固定柄93中滑移的楔形块94,且于固定柄93内设具有斜阻挡面的阻挡块95。借由阻挡块95的位置以调整固定颚96与活动颚97的开口大小,并在握紧活动柄91时,活动颚97、活动柄91、连杆92及楔形块94三个枢接点成一直线,以形成肘节作用,借以夹紧固定颚96与活动颚97间的工作物。然而此种钳子的阻挡块95与固定柄93的内壁对抵紧的楔形块94形成反作用力,对活动柄91的施力产生阻力,造成使用时更费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夹紧工具,借固定组件上环形移动槽内的移动组件在活动组件的抵推杆位于滑动孔中移动时可同步移动,并借定位构件限制移动组件移动,同时限制抵推杆移动及固定颚与活动颚的间距,使其具有无节距调整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夹紧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的下端具有一固定手柄,而该固定组件的上端具有一固定颚,该固定颚与固定手柄之间以一中段连接,该中段的内部具有一呈长形环状的移动槽,该移动槽中设有至少一移动组件,该移动槽的上段二侧分别具有一长形且与中段同角度倾斜的滑动孔;一活动组件,其上端具有一可与固定组件的固定颚相抵靠的活动颚,该活动颚的底部具有一贯穿活动组件且供固定组件的中段穿过的穿透孔,该活动组件在穿透孔处具有一穿过中段的滑动孔,并结合于移动组件-->的抵推杆;另外,该活动组件的下段具有一活动手柄;一定位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移动槽一侧,可固定移动组件,并限制抵推杆移动,以固定固定颚与活动颚间的距离。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该固定组件是以一第一板及一第二板相对组成;而该活动组件则以二板体组成。该定位构件为一肘节机构,该肘节机构设于固定组件的固定手柄与固定组件的活动手柄之间,该肘节机构具有一第一杆,该第一杆的一端枢接于活动手柄,该第一杆的另一端则枢接于一第二杆上端及一第三杆的下端,该第二杆的下端则枢接于固定手柄,而该第三杆的上端结合一设于容纳部的抵紧件。该移动组件以多数个可移动的滚珠所组成,亦可为一环形的链条。该固定组件的移动槽的上段底部具有一向下延伸容纳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未打开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颚与活动颚夹住工作物,但肘节机构未固定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颚与活动颚夹住工作物,肘节机构固定时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VIII-VIII的剖视图。图9是习用夹紧工具的侧视图图10是习用钳子的结构剖视图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为一管钳,包括:一固定组件1,以一第一板11及一第二板12相对所组成,该固定组件1的下端具有一固定手柄13,该固定手柄13中间处具有一贯穿二侧面的调整孔131,而该固定组件1的上端具有一固定颚14。该固定颚14与固定手柄13之间以一中段15连接,该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在中段15的相对内侧面分别具有一凹陷且呈长形环状封闭的移动槽16。该移动槽16中设有一以多数个滚珠171组成的移动组件17,该移动槽16的上段二侧分别具有一长形且与中段15同角度倾斜的滑动孔18,且该移动槽16的上段底部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容纳部19。一活动组件2,以二板体所组成,该活动组件2的上端具有一可与固定组件1的固定颚14相抵靠的活动颚21,该活动颚21的底部具有一贯穿活动组件2且供固定组件1的中段15穿过的穿透孔22,该活动组件2在穿透孔22处具有一穿过中段15的滑动孔18,并在相邻二滚珠171间的抵推杆23。另外,该活动组件2的下段具有一活动手柄24。一定位构件,本实施例为一肘节机构3,设于固定组件1的固定手柄13与固定组件2的活动手柄24之间,该肘节机构3具有一第一杆31,该第一杆31的接近一端缘处枢接于活动手柄24,并于该端结合一弹簧39的上端,该弹簧39的下端则结合于活动手柄24上,该第一杆31的另一端则枢接于一第二杆32上端及一第三杆33的下端,该第二杆32的下端则连接一螺杆35,该螺杆35中设有一调整钮36,该调整钮36位于固定手柄13的调整孔131中,而该第三杆33的上端结合一设于容纳部19的抵紧件34。该肘节机构3在固定手柄13上与第一杆31的分离侧设有一凸轮37,该凸轮37结合一设于固定手柄13外侧的转钮38,且该凸轮37的偏心部可抵住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的枢接部位,使该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不致成一直线。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张开固定手柄13及活动手柄24,由于该活种组件2的抵推杆23可向下推动滚珠171,该多数个滚珠171即顺着移动槽16移动,使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顺利打开,若欲将工作物4夹紧时,使用者用手握住固定手柄13及活动手柄24,由于该弹簧39拉住肘节机构3的第一杆31,使握紧之初该第一杆31不直接抵住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如此该抵推杆23即往回推动滚珠171,并使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的间距缩小,并夹住工作物4。由于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此时夹住工作物4仍可被打开,使用者再用力压紧固定手柄13及活动手柄24,该活动手柄24即抵压肘节机构3的第一杆31,该第一杆31则抵推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使该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伸直,并使该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可产生向上的直线推力,该第三杆33顶端的抵紧件34,即可向上抵住移动槽16的滚珠171,使该移动槽16内的滚珠171可被抵紧,且无节距上的限制。该多数个滚珠171被抵紧后,并限制抵推杆23的移动,同时限制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的间距不能改变,以达到夹紧工作物4的目的。-->由于肘节机构3固定后,使用者不易以单手将固定手柄13与活动手柄24扳开。若欲以单手可轻易扳开时,须先转动转钮38,使凸轮37的偏心部位抵住第二杆32与第三杆33的枢接部位,并借弹簧39拉动第一杆31的拉力,使得使用者可以单手扳开固定手柄13与活动手柄24,即可拉开肘节机构3的第一杆31,并使第三杆33上的抵紧件34不再抵住滚珠171,故滚珠171即可在移动槽16中移动,该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的间距即可被打开。另外,上述的螺杆35被调整钮36调整移动,可改变肘节机构3抵紧移动组件17力量,并消除该多数个滚珠171的间隙,以调整固定颚14与活动颚21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的下端具有一固定手柄,而该固定组件的上端具有一固定颚,该固定颚与固定手柄之间以一中段连接,该中段的内部具有一呈长形环状的移动槽,该移动槽中设有至少一移动组件,该移动槽的上段二侧分别 具有一长形且与中段同角度倾斜的滑动孔;一活动组件,其上端具有一可与固定组件的固定颚相抵靠的活动颚,该活动颚的底部具有一贯穿活动组件且供固定组件的中段穿过的穿透孔,该活动组件在穿透孔处具有一穿过中段的滑动孔,并结合于移动组件的抵推杆;另外 ,该活动组件的下段具有一活动手柄;一定位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移动槽一侧,可固定移动组件,并限制抵推杆移动,以固定固定颚与活动颚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夹紧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的下端具有一固定手柄,而该固定组件的上端具有一固定颚,该固定颚与固定手柄之间以一中段连接,该中段的内部具有一呈长形环状的移动槽,该移动槽中设有至少一移动组件,该移动槽的上段二侧分别具有一长形且与中段同角度倾斜的滑动孔;一活动组件,其上端具有一可与固定组件的固定颚相抵靠的活动颚,该活动颚的底部具有一贯穿活动组件且供固定组件的中段穿过的穿透孔,该活动组件在穿透孔处具有一穿过中段的滑动孔,并结合于移动组件的抵推杆;另外,该活动组件的下段具有一活动手柄;一定位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移动槽一侧,可固定移动组件,并限制抵推杆移动,以固定固定颚与活动颚间的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工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裕
申请(专利权)人:王衍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