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1736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采用冬季修剪健康枝条做插穗资源或建母本园做穗条供给,种植一年的无籽刺梨果树,基部萌发4—5枝枝条,长势旺盛,大量枝条可做穗条扦插,去穗后,对穗条进行剪穗留芽,每穗节2个芽,确保至少扦插后一个芽受损,另一个芽成活,穗节在扦插前配置APD生根粉50PPM溶液浸根,将插基部浸入溶液中5分钟,浸后放置4—8h再扦插;扦插:管理:出圃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移栽成活率高,质量好,亩产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是。
技术介绍
无籽刺梨{Rosas teriIis.s.dshi )俗称搭钩刺梨,属蔷薇科攀援性多年生长绿灌木,形态学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它与普通刺梨之间差别很大,而与贵州缫丝花(.Roak-Weichaowensisyutku)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因其果面有刺,所以其“刺梨”名称一直沿用。根系与普通刺梨相似,属浅根性果树,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表土层10-70cm之间,当年栽植当年枝条抽生便可形成花序,萌芽生长,4月中旬开始形成胚珠,5月上旬开花盛期。枝的一年生枝和多年生枝都可以形成结果母枝,当年抽生新枝当年结果又可形成结果母枝,翌年抽生结果枝结果,结果枝具有连续结果的能力。10月中下旬果实生长成熟,单果重4-7g直径2-3cm,果肉1-2%有1-2粒种子,多为无籽,果皮黄褐色,外披小刺,成熟时小刺易脱落,果肉呈艳丽橙黄色,肥厚脆嫩,甜酸适宜,涩味极少。经测定分析,其含糖量较高是普通刺梨的6倍以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1018mg/100gFM,远远高于任何水果含量。无籽刺梨果树适应性强,耐干旱,耐贫脊,一般土壤土质均可种植生长,但现有育苗方法农户一般采用压条繁殖和分根移栽,其成活率较低,数量有限,质量差,栽培种植不修剪树枝条,技术不规范,种植产量低,亩产不到300公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移栽成活率高,质量好,亩产量高的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步骤:(O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 (2)整地开厢: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 (3)取穗条:一般采用冬季修剪健康枝条做插穗资源或建母本园做穗条供给,种植一年的无籽刺梨果树,基部萌发4一5枝枝条,长势旺盛,大量枝条可做穗条扦插,去穗后,对穗条进行剪穗留芽,每穗节2个芽,确保至少扦插后一个芽受损,另一个芽成活,穗节在扦插前配置APD生根粉50PPM溶液浸根,将插基部浸入溶液中5分钟,浸后放置4一8h再扦插; (4)扦插:扦插可采用苗床土扦插和营养本钵土扦插,苗床扦插密度按3cmX3cm见方扦插,每亩穴基本苗达到6万株;营养钵器每个扦插一株,营养钵苗可提前移栽,扦插成活后5个月便可移植,苗床扦插结束后用竹片起拱盖膜,膜边缘用土壤严实,不透风透气,保持膜内湿度; (5)管理:扦插冬季进行,苗木成活后到春季3月,气温开始回升,如出现气温28°C度以上高温要注意揭膜通风,同时开始炼苗;4月初气温明显升高,膜内不需保持高温,可揭开薄膜人工除草,施肥浇水,施肥可用清粪水施浇,可用每IOOkg水兑1.2kg尿素追施至秋季,追肥2— 3次,浇水苗床土壤现白缺水,注意观察适时浇水; (6)出圃:通过一年苗床时间生长管理,一年生苗高达45— 50cm,便可出圃移栽。上述的,其中还包括移栽后的栽培方法为: (1)整地挖坑:土丘、土坡种植要求整地,按照带状整地,栽植密度设计3mX3m每株,亩植 74 株,坑深 60cm X 60cm ; (2)定植:首先施入穴坑底肥,每株施底肥腐熟农家肥25—30kg,施入坑底,或每株施用复合肥2kg拌土作底肥,按栽植果树方法,填土 15cm隔离底肥,然后将栽植苗置于土壤中央,整理根系均匀分布,继续填土,边填土边踩压紧土壤,填完土,浇定根水保证成活。(3)生产管理:种植一年的果树可萌发生长出4一6枝主枝,树冠成形,高1.2—1.5m,三年生3 — 4m,栽植后第一年冬季开始修剪,修剪控留分散开张角度均匀的4个不同方向枝条作主枝干,其余萌发枝条从基部剪出,控留主枝条也要修剪,剪口位置为枝条弯弧下垂部位剪掉延伸枝条,培养直立枝和延伸枝,第二年、第三年不断修剪,构造角度均匀,二至三层纺缍树型生长,达到树型规范,结果枝产量提高;每年冬季修剪完后,及时追施基肥促进生长,无籽刺梨的根系无自然休眠期,冬季仍缓慢生长,施肥采用环状施肥或放射沟施肥方法避免损伤根系,每亩基肥施入农家肥1500kg,复合肥50kg,钙镁磷肥25kg。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无籽刺梨以抽生枝条为结果母枝,当年栽种当年结果,据2009年10月15日对大坝村示范点栽种当年挂果测产记录,每株结果产量平均2.1kg,亩产量155.4kg,平均单果重4.62g,对种植二年生园地示范点挂果产量进行测产,每株结果产量达7.11kg,亩产量达526.4kg,第三年亩产量测产达750kg。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售价50元计,产值效益较高,按推广大面积种植后普通市场基本价格每公斤20元售价计,栽植第一年亩产值效益可达1108元,第二年10528元,第三年15000元,鲜果品质优良、甜味香味可口,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一条推广种植前景广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快的高效产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特点。实施例1: ,包括如下步骤: (O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 (2)整地开厢: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 (3)取穗条:一般采用冬季修剪健康枝条做插穗资源,也可建母本园做穗条供给,种植一年的无籽刺梨果树 ,基部萌发4一5枝枝条,长势旺盛,大量枝条可做穗条扦插,去穗后,对穗条进行剪穗留芽,每穗节2个芽,确保至少扦插后一个芽受损,另一个芽成活,穗节在扦插前配置APD生根粉50PPM溶液浸根,将插基部浸入溶液中5分钟,浸后放置4一8h再扦插; (4)扦插:扦插可采用苗床土扦插和营养本钵土扦插,苗床扦插密度按3cmX3cm见方扦插,密度不能太稀,稀植幼苗基部易萌发枝条,分散植株生长,培植不出合格苗,太密培植苗不粗壮、细弱,每亩穴基本苗达到6万株;营养钵器每个扦插一株,营养钵苗可提前移栽,扦插成活后5个月便可移植,并且移栽成活率高。苗床扦插结束后用竹片起拱盖膜,膜边缘用土壤严实,不透风透气,保持膜内湿度; (5)管理:扦插冬季进行,苗木成活后到春季3月,气温开始回升,如出现气温28°C度以上高温要注意揭膜通风,同时开始炼苗;4月初气温明显升高,膜内不需保持高温,可揭开薄膜人工除草,施肥浇水,施肥可用清粪水施浇,可用每IOOkg水兑1.2kg尿素追施至秋季,追肥2— 3次,浇水苗床土壤现白缺水,注意观察适时浇水,检查植株是否有无病虫害,出现病虫害及时加强防治,一般植株无病斑和虫害,但管理不善也容易导致病害; (6)出圃:通过一年苗床时间生长管理,一年生苗高达45—50cm,便可出圃移栽。实施例2: ,包括如下步骤: (O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 (2)整地开厢: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 (3)取穗条: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2)整地开厢: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3)取穗条:采用冬季修剪健康枝条做插穗资源或建母本园做穗条供给,种植一年的无籽刺梨果树,基部萌发4—5枝枝条,长势旺盛,大量枝条可做穗条扦插,去穗后,对穗条进行剪穗留芽,每穗节2个芽,确保至少扦插后一个芽受损,另一个芽成活,穗节在扦插前配置APD生根粉50PPM溶液浸根,将插基部浸入溶液中5分钟,浸后放置4—8h再扦插;(4)扦插:扦插可采用苗床土扦插和营养本钵土扦插,苗床扦插密度按3cmX3cm见方扦插,每亩穴基本苗达到6万株;营养钵器每个扦插一株,营养钵苗可提前移栽,扦插成活后5个月便可移植,苗床扦插结束后用竹片起拱盖膜,膜边缘用土壤严实,不透风透气,保持膜内湿度;(5)管理:扦插冬季进行,苗木成活后到春季3月,气温开始回升,如出现气温28℃度以上高温要注意揭膜通风,同时开始炼苗;4月初气温明显升高,膜内不需保持高温,可揭开薄膜人工除草,施肥浇水,施肥可用清粪水施浇,可用每100kg水兑1.2kg尿素追施至秋季,追肥2—3次,浇水苗床土壤现白缺水,注意观察适时浇水;(6)出圃:通过一年苗床时间生长管理,一年生苗高达45—50cm,便可出圃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胜学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市西秀区胜学原生态种养植生态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